[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三节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五性各别」说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1
  第三节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五性各别」说
  瑜伽行派排斥如来藏说,主张阿赖耶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众生的本性也由阿赖耶识生起,并提出了五种种性的说法,成为佛教心性论的新论说。下面拟通过五性成立的根源,即五性与阿赖耶识种子的关系,五性说成立的经过及其与佛性思想的关联问题的论述,来阐明「五性各别」说。
一、种性与阿赖耶识种子
  种性又作种姓。种性是梵语gotra的译文,本义是种子姓类、种属或族姓。《瑜伽师地论》卷20载:「问:此种姓名有何差别?答:或名为种子,或名为界,或名为性。」〔注释:《大正藏》第30卷,395页下。〕「种子」是产生、生长万物的因种,「界」是因的意思,「性」是体性、不改的意思,种姓与种子、界、性是同义异名。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卷9末说:「性者体也,姓者类也,谓本性来住此菩萨种子姓类差别。」〔注释:《大正藏》第43卷,556页上。〕认为性与姓是有区别的,本性决定姓类的差别。属于某种姓的人必具有某种姓的性质,种性和种性是相通的。译成汉语,种姓和种性,由于义近、形似、音同,因此常写作种性。我们是在种性与种姓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的。
  瑜伽行派通常把种性的形成分为先天具有和后天修持而得两种,《瑜伽师地论》卷35载:
  云何种性?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本性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性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义意二种皆取。〔注释:《大正藏》第30卷,478页下。〕
  种性有「本性住种性」,略称「性种性」,即本有种子;「习所成种性」,略称「习种性」,即新熏种子。这两种种性都是证得涅槃的无漏〔注释:漏,意为流注漏泄,有缺失,是染污、烦恼的异称。无漏,即无烦恼。〕种子——断除烦恼的殊胜种子,这种无漏种子作为一种潜势力,遇到殊胜因缘,就能证得涅槃。
  众生为什么有五种种性的差别呢?为什么有成佛不成佛的分野呢?瑜伽行派根据众生无漏种子的种别及其有无等理论来论证说明。《瑜伽师地论》卷52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集中地阐述了这些问题:
  复次,我当略说安立种子。云何略说安立种子?谓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诸法遍计自性,妄执习气,是名安立种子。然此习气是实物有,则世俗有,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犹如真如,即此亦名遍行粗重。问:「若此习气摄一切种子,复名遍行粗重者,诸出世间法从何种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种子生,不应道理。」答:「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问:「若非习气积集种子所生者,何因缘故建立三种般涅槃法种性差别补特伽罗,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缘缘故。」答:「由有障无障差别故。若于通达真如所缘缘中,有毕竟障种子者,建立为不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若不尔者,建立为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若有毕竟所知障种子布在所依,非烦恼障种子者,于彼一分建立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一分建立独觉种性补特伽罗,若不尔者,建立如来种性补特伽罗,是故无过。若出世间诸法生已即便随转,当知由转依力所任持故。然此转依与阿赖耶识互相违反,对治阿赖耶识,名无漏界,离诸戏论。」〔注释:《大正藏》第30卷,589页上、中。〕
  「安立」,谓用语言名相加以区别。「遍计自性」,也作「遍计所执性」,指普遍分别计度心外另有实体存在的妄执性。「习气」,此指含藏于阿赖耶识中的习性、气分,具有产生思想、行为等的能力,也即种子的异名。「遍行」,指认识作用发生时具有普遍性的心理活动。「粗重」,指习气「已习成果」的存续状态。「所缘缘」,即所缘的缘。前一缘是认识,后一缘是条件。所缘是认识作用和功能,所缘缘即指认识对象。对象也是认识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故称「缘」。「般涅槃」,「般」,梵语音译,「般涅槃」即完全的涅槃,意为完全的寂灭。「障」,障碍,烦恼的异名。有烦恼障与所知障两大类。「转依」,转舍染法,依止净法。这段话有四层意思:一是立阿赖耶识为「种子识」,谓种子是阿赖耶识普遍计度一切事物为实有后所形成的粗重习气。二是说明一切从生死烦恼中解脱出来的修持法门,都非上述习气种子所生,而是真如种子所生。三是由上一层意思派生出来的问题——既然出世间法都由真如种子所生,为什还有不同涅槃种性的差别,甚至还有缺少涅槃性的众生呢?回答是由于有无烦恼障碍种子而形成的:若在心理上有极端严重的迷执,且始终依附于阿赖耶识,有这种障碍碍解脱的烦恼种子,是不能证涅槃的种性;若没有烦恼障种子,只有在知解上迷执的所知障种子,是声闻种性和独觉种性;若所知障种子也没有,则如来种性。四是说修行一切从生死烦恼中解脱出来的法门,都具有转舍染法,依止净法的作用,是和阿赖耶识相反的。总之,这四层意思的中心思想是强调阿赖耶识种子和真如种子在染净性质上的根本对立;认定种子的类别、真如种子的有无,以及烦恼、所知两障的有无与存断,是形成众生种性差异的根源。
二、五种性说
  在叙述瑜伽行派的五种性说之前,我们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和《法华经》的有关异说。《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593,把有情类分为「声闻乘性决定者」、「独觉乘性决定者」、「无上乘性决定者」以及「虽未已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性不定者」〔注释:《大正藏》第7卷,1066页上、中。〕「无上乘性」,相当于如来种性。其余的三乘决定者与不定者两大类共有四性,连同无性者共为五性。《法华经》卷3《药草喻品》以草木的大小比喻众生根性的不同,文说:
  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名为大树。〔注释:《大正藏》第9卷,20页上、中。〕
  这是著名的「三草二木」比喻,以小草喻人天二乘,以中草喻声闻、缘觉二乘,以大(上)草、小树、大树喻菩萨乘。以此喻区别三乘五乘,意在说明「一乘教」。经云:「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注释:《大正藏》第9卷,20页中。〕佛教化众生,如同雨水滋润三草二木而得成长一样,佛以智慧方便演说一相一味的佛法(如一味雨),平等地化润众生,众生因其根性所受不同,而得不同的道果。《法华经》由此进而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注释:《方便品》,《法华经》卷1,《大正藏》第9卷,8页上。〕「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注释:《大正藏》第9卷,9页中。〕佛虽设三乘五乘以教化众生,但佛也以同一法雨润益众生,佛的教说是究极的真理(一乘)。因真理遍在,故佛性也遍在。这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这是真实的教说。这种强调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真实教说,称为一乘教。
  瑜伽行派的代表性典籍《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对种性都有明确的论述,《解深密经》卷2《无自性相品》云:「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注释:《大正藏》第16卷,695页上。〕这是说,声闻、独觉、菩萨三乘都是不执着万物,不以万物为实有,即合乎「妙清净道」,故说唯有一乘,但并非说有情众生没有种性的差别。此经把声闻分为二种:一向趣寂声闻和回向菩提声闻。一向趣寂是追求个人的灰身灭智,归于空无,被认为是定性的声闻。回向菩提声闻是已解脱烦恼障,进而转向菩提,求得解脱所知障,其实现要视因缘条件而定,即带有不确定性,称为不定性的声闻。总之,此经认为除无性者以外,分为三乘决定者与不定者四性。《瑜伽师地论》卷37载文:「谓所成熟补特伽罗略有四种:一者住声闻种姓,于声闻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二者住独觉种性,于独觉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三者住佛种姓,于无上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四者住无种性,于住善趣应可成熟补特伽罗。」〔注释:《大正藏》第30卷,496页上。〕这是把众生的种性分为三乘与无性者四性。
  把五性——决定性的三乘、不定性与无性汇集起来说的经论有《楞伽经》、《佛地经论》和《庄严经论》。如《入楞伽经》卷2称五种性为: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和无种性。〔注释:详见《大正藏》第16卷,525页下~527页中。〕《佛地经论》卷2也说:
  无始时来,一切有情有五种性:一声闻种性,二独觉种性,三如来种性,四不定种性,五无有出世功德种性。如余经论广说其相,分别建立前四种性,虽无时限,然有毕竟得灭度期,诸佛慈悲巧方便故。第五种性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毕竟无有得灭度期。〔注释:同上书,298页上。〕
  这是说,前四种性都有出世的功德因,都能获得灭度,进入不同的涅槃境界,而第五种性则没有出世功德因,不得灭度,不得解脱。具体说,五种性的区别是:
  声闻种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为声闻。声闻具有可证阿罗汉果的没有烦恼所污的无漏种子;又只专门修习声闻因,只断烦恼障,观我空之理,求证阿罗汉果,而不是进一步追求佛道,故名声闻种性。
  独觉种性,也称缘觉种性。由于独自观察佛教十二因缘的道理而悟道,名为独觉或缘觉。独觉具有无始自悟、可证辟支佛〔注释:辟支佛,梵语音译,原义为「孤独的佛」,汉译作独觉、缘觉。〕果的无漏种子;又只专门修习独觉因,只断烦恼障,观我空之理,求证独觉果,不进求佛道,故名独觉种性。
  如来种性,即如来乘种性,又因如来乘也名菩萨乘,故还称菩萨乘种性。菩萨具有可证佛果的无漏种子,断烦恼、所知二障,证我法二空妙理,悲智双运,冤亲等观,自利利他,从而定能证得菩萨乘或佛果。
  不定种性,也称三乘不定性。不像上述三乘种性,具有一定的种子,而是具有声闻、独觉、菩萨三乘的无漏种子,且又修行不定,没有三乘的确定类别。他们是因若近声闻,就修习声闻法;若近独觉,则修习独觉法;若近菩萨,又修行菩萨法,究竟达到何种果位,尚不能确定,故名不定种性。
  无种性,即无有出世功德种性,简称无性。「无种」指无善根种子,即缺三乘无漏种子。此种性不具无漏种子,不信佛法,不受化度,不断烦恼、所知二障,不求解脱,甘溺生死轮回,虽能修习世间的善业,证得人或天的有漏果报,但永远不能成佛,故名无种性,也名一阐提,又称为无性阐提或人天乘性。
  在瑜伽行派看来,声闻种性和独觉种性是出于深厌个人生死之苦,而修习自我解脱之道,这只是独善其身而不是拯救众生。此两种性都不具佛种,不能成佛,称为「二乘定性」。声闻乘、独觉乘和菩萨乘合称为「三乘」,因此三乘定能相应地达到罗汉、辟支佛、菩萨(或佛)的果位,称为「三乘定性」。五种性之中,定性声闻、定性独觉和无性三者,都因无佛种,不能成佛,称为「三无」。定性菩萨和不定性中具有佛种者,因有佛种而定能成佛,称为「二有」。也就是说,三乘种性是先天决定了的,不定种性是在变化之中,而无性则是既非已定又非不定,而是确定了的无出世功德种性。在五种性中,相对于无种性而言,前四性称为有种性。又,具有佛性而能成就佛果的,是只有如来种性和不定种性中一部分具有佛种者两类,只有这两类才有佛性,基他则均无佛性,不能成佛。
  瑜伽行派典籍还把阐提加以分类,通常区分为大悲阐提与无性阐提两类。所谓大悲阐提是指,有的众生立下大悲的宏愿,要使一切众生都成佛,由此投身于永恒的救度事业,而自己有意不入涅槃,不成佛。所谓无性阐提是指不具无漏种子,唯具有漏种子的无佛性者。10卷本《入楞伽经》卷2关于有性阐提又分为二〔注释:详见《大正藏》第16卷,527页中。〕:断善阐提,即断除善根的众生难以成佛,但若得佛的威力和加被,发菩提心,也能达到涅槃解脱境界;再是大悲阐提,具有菩萨的种子,怜悯一切众生,发愿要帮助一切众生进入涅槃,一切众生不入涅槃,自己也不入涅槃,这一类实是菩萨定性或不定种性。
  瑜伽行派不赞成如来藏一系的「一性皆成」说,主张「五性各别」说,后人概括为「一性五性异」,这是印度大乘佛教内部在心性学说上的重大分歧。从人性论的视角看,「一性皆成」说肯定人类的本性相同,都有佛性,都能成佛,这是高扬人的善良、尊严,体现了对人类的博爱、尊重。这种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如果加以正确的发扬,必将有助于培养人们相互尊重、敬爱、团结、合作的精神,推动人们共同提升人生价值和人格境界。如果说,「一性皆成」说是肯定人类的统一善良本性而颇富理想主义色彩的话,那么,「五性各别」说则直面现实,观察人类,强调人与人的外在差异,进而肯定人类的本性差异,由此而更加突出了修行实践,改造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性。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四节 如来藏说与阿赖耶识说的调和
下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二节 大乘佛教如来成长系的「一性皆成」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小结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九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第四节 文字禅、看..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三..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四节 中国佛教因果报..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第三节 即心即佛与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三节 「神」的意蕴与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节 南北朝..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 第五节 自心为不动..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第四节 天台宗的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七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一节 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更深的意思?[栏目:蔡礼旭老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第七册[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9 善知识[栏目:没时间老]
 相应81经 巴利雷雅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霸道的野鸡[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宇宙万有本体论(12)[栏目:慧律法师]
 相应21经 女人经[栏目:相应部 17.利得恭敬相应]
 What good do they do to the community?[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高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课 净土宗 (一)[栏目:高级佛学教本]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二十七)[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