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供曼茶罗(十)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这几天我们讲了供曼茶罗、修古萨里等积累资粮的方法,这些方法都非常殊胜。想成佛就要积累资粮,圆满资粮就要依靠这些方法。我们应该掌握这些内容,然后实实在在地去做。
一、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
积累资粮是指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尤其是智慧资粮。智慧资粮应该是无缘的,就是无我和空性的智慧。若没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就没有真正的智慧资粮。我们无论是供曼茶罗还是修古萨里,若是没有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没有无我和空性智慧的摄持,就是有漏的,都属于福德资粮,不是智慧资粮。是否是智慧资粮,就要看有没有三轮体空的摄持,有没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我们要获得法身佛的果位,就需要以智慧资粮作为因,福德资粮作为缘。真正有智慧资粮不容易,通过积累福德资粮,最后能证悟空性或无我,在这样智慧的摄持下,才能变成智慧资粮,智慧资粮是最根本的。真正证悟本性、佛性,心真正回归当初的时候,即彻底觉悟,才是获得法身佛的果位。
觉悟有一般的,也有圆满的。证悟佛性、本性这种觉性圆满的时候,才是获得了法身佛的果位。获得了法身佛的果位,才有色身佛。没有获得法身佛的果位,就没有色身佛,不能获得色身佛的果位。
是福德资粮还是智慧资粮,主要看你的内心,看你的心态。无论你修有相还是修无相,修有漏还是修无漏,二者在表面上没有区别,主要看心态。若是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摄持,就是智慧资粮;若是没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摄持,就是福德资粮。比如说六度的前五度,属于福德资粮,最后的智慧度才是智慧资粮。若是没有智慧的摄持,单独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等,都是福德资粮。若是有智慧的摄持,就是智慧资粮。
昨天讲的古萨里修法,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做布施,布施者自己,布施的身体,还有布施的对境,若是有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都能视为无我或空性,虽然它本身是布施度,但同时也成为了智慧资粮。
二、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地上
我们现在无论是消业还是积福,主要是调整这颗心。不管是好还是不好,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自己的心。包括这些鬼、魔,也都是心的显现。若是心里不乱,心里清净,这些外表上的显现自然就清净了,不会有什么不清净的。说什么:“是不是我身上有东西啊?是不是我家里有东西啊?”这个时候你应该多观自己的心,不应该去找外在的一些东西,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肯定是心不清净,心乱了,所以外面就有这样的显现。
好与不好也是这样。我们有时候觉得好,心里就舒服、高兴;有时候觉得不好,心里就伤心、难过,这也是自己的心。真的,这颗心非常可怕,心就是一个意念。若是心里想不通,看什么都不顺心、不顺眼,好像没有可以生存下去的空间一样。这也是心,就是一种想法,一种心念。当你把这个心念打开,这样的心念消失了,这种心态一放下,就变成另一个世界了。所以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地上。
我们讲的曼茶罗和古萨里,都是积福的方法。这些是上座专门修行时采用的方法。其实佛法不离世间,修行不离生活。若是自己真有智慧,真能转念,我们所有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可以运用起来,变成消业、积福的方法。否则,都变成造业的方法了。比如我们吃饭、穿衣服,若是不转为道用,而是以一些烦恼、恶念来吃来穿,都是造业。若是我们能转为道用,比如,自己的身体是一座圆满的坛城,为了供养坛城而吃,就是积福了。这就是转念。
比如磕头、供佛,这都是消业积福的方法。若你是为了能更多地获得世间一些暂时的利益,为了降伏敌人、战胜对方而拜佛、供佛,这就是以嗔恨心而做的;若是为了中奖、发财,或单位有调整,这个机会不愿意让给别人,为了自己能得到利益而拜佛、供佛,这就是以贪心而做的。也有这样的,每天在庙里、在经堂里拜佛、供佛,但是没有什么目的,只是跟着别人做。大家拜了,自己也跟着拜;大家供了,自己也跟着供。这就是无记的状态,也是一种愚痴的状态。以贪心、嗔恨心、愚痴的状态做都是恶。表面上是在拜佛、供佛、修法,实际上却造业了。
我们每天要吃饭、穿衣、睡觉。吃好的东西在表面上看是贪吃,穿漂亮的衣服在表面上看是造业,睡觉在表面上看也是一种贪心。但是,如果你心态转过来了,把身体看成是一座圆满的坛城,吃东西是供养坛城,穿衣服是庄严坛城,睡觉是保护坛城。这样吃东西,穿衣服,睡觉都是积累资粮,都是修行。这个境界比较高。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调伏这颗心,安住这颗心。衣食住行能不能积累资粮,主要看你的心态。如果心态没有转过来,都是造业。
我们无论是在上座的时候,还是在下座期间,都要观察这颗心,调整这颗心,这点非常重要。若是走形式,仅在表面上做,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真心想改变自己,想解脱,就把一切功夫下在心地上。我处处都在强调这点,因为这点至关重要。虽然我自己很多时候也做不到,但是最起码我现在发觉到了、明白了,可以说找到了这个最根本、最重要的关键之处了。
三、积累资粮也是一种心态
我们讲了曼茶罗、古萨里等积累资粮的方法,也许大家只是在表面上学一学、修一修,但没有什么感觉,这样就会失去信心,就不能受益。若是你修这些法的时候能够专心,能够用来对照、调伏这颗心,调整心态,改变心相续,不可能不受益,不可能得不到利益。
无论是供曼茶罗还是修除障法,若是自己没有得到利益,你去找原因的时候,就能找到,这不是法的问题。这些修持方法讲的不是行为而是心,讲的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内在的。这个时候你再进一步观察,就能找到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发心没有到位,自己没有降伏、对照这颗心,没有断除对世间的贪恋,没有断除自私自利。
什么是出离心?就是要断除对世间的贪恋。我经常讲,放下不是放弃。要放下什么?就是要放下心态!讲出离心的时候,要放下什么?要放下对世间的贪着和贪恋。对世间的贪恋是一种心态,就是要放下这样的心态,不是要放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责任和义务想放弃也很难,一旦你真的放弃了,结果会更严重,不可想象。现在很多人混淆了放下和放弃,一说放下就都放弃了,结果满脑子都是烦恼、冲突,这就是没有放下而是放弃的结果。
不是要放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讲出离心就都弄错了,认为不能再生活再工作了,然后家也不要了,事业也不要了。不是这样的,放下主要放的是心态,不能修偏了!你有没有放下对今生、对世间的贪恋与贪着?如果放下了,这叫出离心。
四外加行是放下的方法。若你彻底弄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些道理,对这些道理有甚深的感受和体会,内心深处真正生起定解,才能放下对今生、对世间的贪恋,之前是不可能的。
倘若没有打好基础,再往下修真的是错综复杂、寸步难行!很多学佛人非常盲目,根本没有入门,不知道没有按次第修行的危害。如果不按次第修行,修到一定的时候,根本无法再前行了。现在很多人都是这种“上不去、下不来”的状态,这种状态非常普遍。若是能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修也行,但是他放不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很难做到从基础开始修行。什么都是这样,一习惯,一串习,就很难放下,很难改变,很难转变了!
很多人刚刚接触佛法,就是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什么就显现什么,这样正好。大家不要再去东学西学,好好地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修。这些基本的道理,基础的修法,是最重要的。如同打地基一样,没有地基的建筑很难建起来,即使建起来了,也不可能稳固,很快也会倒塌的。这种没有打好基础的人很难修行,即使修了,遇到对境的时候一下子就会变回普通的凡夫。
要放下这种心态,要放下对今生、对世间的这种贪着、贪恋,很难哪!放下今生是什么意思?就是去考虑生生世世,去为生生世世做准备,今生今世自然就包括在里面,自然就有了。不只为今生,不去贪恋世间这些暂时的利益,这叫出离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要放下自私自利。我们现在连学佛修行都是自私自利的,什么都跟别人抢,没有把机会让给他人、让给同修道友。其实有些时候,把机会让给他人本身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就是一种修行。
我们这几天学金刚舞,别人也想学,若是他和你一样能学会,你就不应该抢这个名额,而应该把这个名额让给他人。你非常想学,你也非常想获得这样的加持,但是你看到身边有一个和你一样的人,他对这个法也特别有信心,也特别想学,特别想获得这样的加持和力量,你就要把名额、机会让给他。这样你一下子就能降伏很多的自私心,你的修行境界也有一个飞跃。
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做什么都是自私的,自私地念佛,自私地修行,这本身就是造业。所以真正想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要放下自私自利的心态。什么都是来去自然,缘来了,你躲也躲不掉;缘散了,你再勉强也留不住。所以,表面上、形式上随缘就可以了,心里不能自私,不能自利,不能为自己。不自私、不自利才有真正的、无伪的菩提心。希望大家明白。
积累资粮也是一种心态。若是没有提起恭敬心、信心,没有提起慈悲心、利他心,没有直接去降伏、对治对这些法的贪着,就不是积累资粮。
学修曼茶罗,就是把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珍贵稀有的物品都供养给诸佛菩萨。首先心里要提起正念,为什么要供养诸佛菩萨呢?就是要忆念诸佛菩萨的功德,对诸佛菩萨生起信心,同时对治对这些物品的贪着,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的贪着。
修施身法,首先要断除天魔,断除对身体的贪爱、执着,同时对众生发起慈悲心、利他心,让他们心满意足。心满意足就是使他们相续中的贪欲、吝啬、执着都消掉,否则债无法还清,这才是积累资粮。
大家要明白,都是心、心态。若是心没有到位,虽然每天都在念,都在修,但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没有多大意义。虽然有的人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修的时候,也许好一些,但回去后,还像水里的石头一样,看上去湿了、软了,可从水里拿出来了,还是那么干,那么硬。一接到电话说家里有事了,心就安不住了,然后就开始烦恼了,下山了,还是老样子。
表面上每天从早到晚都安排得满满的,都在学修,但实际上有没有真正地学佛?表面上上课了、上座了、闻法了、念咒了,这是否是真正的学佛修行,主要看自己的心态。快要下座时,应该观察一下,在这一座当中,自己有没有真正地学佛?有没有真正地修行?在下座后的生活与修行期间,吃饭与休息时间,也应该时时刻刻这样观察自己。若是做不到这些,最起码在每小时的时间里观察一遍,回顾一遍。这就是修行的方法,这就是修行。
在百日共修期间,大部分人都挺好,挺精进,挺有进步,挺有变化的,比我还强。我说的是实话,我只忙碌了,没怎么修行。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满足,要不满精进。不满精进就是永远都不满足,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进一步,再进一步,应该这样修行。
如果每时每刻都能观察、对照、调整这颗心是最好的。若是做不到,就分时间段落进行。为什么分这么多的时间段落?因为作为凡夫,尤其刚开始学的时候,做不到时时刻刻观察,也做不到每分钟观察,但是在每个小时里要做到观察、调整自己的心,然后去改变自己,这是必须的。所以早上醒来的时候、开始上座的时候、快要下座的时候,都应该观察心,调整心。这就是把功夫下到心地上,这样你才能受益,才能彻底转变,才能彻底解脱,最后才能成就。
大家想学就要把功夫下到心地上,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的时候,无论是积福还是消业,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自己家里,若是任何时候都能看住这颗心,以佛法对照心、调整心,这才是真正的学佛修行。否则就不是学佛,不是修行。大家都要记住,这是唯一的标准。
虽然有人念了很多遍咒语,看了很多书,但这不一定是学佛,不一定是修行。哪怕你只懂一句佛理,只懂一个简单的道理,然后用它对照心,对治、调整心,这就是学佛,就是修行。这是最重要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