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灵锁钥 后记
 
{返回 冯学成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2

后记 

  日历天天翻新,岁月代谢不息,几十个春秋转瞬即逝,未来尚未来临,属于自己的、永远如影随身的只有这个“现在”。过去的许多事情早已沉入脑海,现在对它只是一片空白,但一经提示,过去的一切,总会得到或明或暗的回忆。未来的一切尚未来临,现在对于未来仍然是一片空白,当必须对未来的事作出一番抉择时,心中总会有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盘算和规划。既非过去,又非未来,就是现在,总有事情供“现在”去忙碌。哪怕是无事可作,“现在”也必须面对这个“无事”进行一番应酬。

  人们对于自己的心灵,永远是一种不花钱的消费,许多人对这个心灵则是浪费——真是可叹可息。一些人用心灵来思考事物,一些人用心灵来改造事物,只有少数人用心灵来认识心灵、感受心灵。人们能给自己的世界带来什么呢?能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什么呢? ……

  张中行先生在其《禅外说禅》的大作中,提出了一个“禅内禅外”的问题,的确高明老到。就佛教而言,没有披袈裟的人,很难说他在“内”,但披上袈裟的人,同样难说他在“内”。历代高僧大德,如玄奘、慧能到憨山、莲池这样原本就如凤毛麟角。居士中如维摩、庞蕴的又多为传说。再如香山、东坡等也说不清他们到底是在“内”还是在“外”。只有唐代李通玄居士,可能没有人怀疑他在“外”。

  把佛教唯识学作一些系统和通俗性的介绍比禅宗还要艰难。因为禅宗本来就是平民化、生活化、艺术化而且中国化的佛教。尽管如此,“禅内禅外”也不是游戏之事,开不得玩笑。作为古印度的唯识学,虽然玄奘大师的翻译极为精炼准确,历代大师也多有阐述,毕竟是学术中最为艰深的部分 ——这一完整精严的、与修行合为一体的、凡圣并融的精神王国的庞大体系,决非笔者目前所能完全消化的。四川省社科院和四川人民出版社交给笔者这一课题,半年来的确使人消瘦不少,也只做成一碗“夹生饭”。

  关心我的几位朋友帮我校完全稿,认为具有“填鸭”的效应,笔者没有办法,因为对六根六尘十八界,对五位百法,仅作辞典式的条目介绍都会把篇幅占完,哪里还有余地去发挥——尽管笔者也尽力而为了。同时,佛教的体系就是人们的精神体系,佛教内的各宗各派对这个精神体系都有自己的发挥。唯识学在理论体系上所作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而中国佛教,如天台、华严,特别是禅宗,则在实践的方法上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贡献。结合唯识学加一些漫谈,对佛教修行中的一些精神现象,或对精神现象本身无疑也是必要和有益的。

  儒释道三教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体,并互通互融。在最后的章节里结合佛教简单提示一下儒道的思想和行为结构,是必要的,这样才会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也才会对中国佛教的实质和意义有完整的认识。当然,这仅是笔者个人的意愿,未必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日后有机会自当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就本书而言,也有一个“内外”的问题,既然在写这样的题目,就不能说超然于“外”;自己尚“诚惶诚恐”,也就不能说深入其“内”。有时心到意到笔不到,有时笔到而心意不到,那就只好非内非外,任人评说了。

  早在上山下乡时期,海灯法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们怕苦怕累,好逸恶劳,处处生心,还谈什么佛法!”——那种新奇感,的确是在读《坛经》时所没有感受到的。本光法师要学生们泡在“五乘共教”中,对孔孟老庄杨墨申韩到程朱陆王,对道教寇葛吕陈邱张等直到西方古希腊、文艺复兴及爱因斯坦都要,“一览而尽”,然后再参“向上一着”——当时的茫然,至今仍心有余悸。当贾老——贾题稻老先生要我们在“父母未生前”速道速道时,那一身的冷汗的确湿透了衣裳。向杨老——杨光岱先生请教时,得到的总是摇头和“不是不是”。向离欲老和尚求教时,那老和尚却从不说“这个”……

  没有办法?说不清楚,总之现在这l5万字的稿子总算交出手了。

  笔 者

  l994年12月于成都庶矣斋


{返回 冯学成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心灵锁钥 第五章:中国圣贤心性观与佛教(二)弃圣绝知,无欲无为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下(481-500)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四 第一则 圣谛第一义之下
 漫谈《信心铭》 第十五讲、《信心铭》让我们信什么
 心灵锁钥 第五章:中国圣贤心性观与佛教(一)克己复礼,止于至善..
 云门说宝镜 之六 密不透风的曹洞纲宗
 漫谈《信心铭》 第二讲、心地法门的关键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十三 第六则 日日是好日之下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中(221-240)
 中峰明本禅师传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廿一 第十三则 巴陵银碗盛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flavor of lightness and ease is infinitely won..[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夫妇没法再相处,应否分开?[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如果不学佛,就要受命运的支配[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六十六、逆来顺受[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一[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11 他已谢过了[栏目:没时间老]
 人断气后火化要停放几天火化?[栏目:助念往生·净空法师问答]
 第一部 唤醒治疗能量[栏目:西藏医心术]
 入世第一课 The First Lesson Of Entering The Secular Wor..[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大家谈谈坚持忍耐[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