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返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25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经文】“须菩提,于意何云?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fǒu)?”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译语】第十九章 福德无实性 希求不可得

      “须菩提,你的意见怎样呢?若是有人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珍宝,用来布施于人,此人因布施的因缘,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①

      “是这样的,世尊啊!此人有这样多的布施因缘,所得的福德一定很多。”

      “须菩提,如果这个福德是实际存在的话,[属住相布施,为因缘所生法,成有漏善因,获人天福报②,]如来不会说所得福德多的,因为福德是没实性的缘故,[只有忘我地布施,所得的福报才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如来才会说所得福德多呢。”

      【注释】①福德是指种植布施等各种善因所得的善果,分出世无漏善因与世间有漏善因两种。凡离一切相,不住六尘境界布施,三轮体空,是清净行,此为无漏善因,凡作诸善行,而有所求的,此为有漏善因。总言之,都是反映过去及现在所作一切善业而得的果报。

      ②福报亦称福德。是指住相布施,或行持五戒十善所得到的人天善果,此名有漏善因。[有尽期的,不能久住]。据《大乘义章》及《百论》中云:“依智起福,依福起报”,“福报尽时,离所乐事,生大忧苦。”其义是:世人修善所祈求之福,皆以荣华富贵,金银财宝满足自身欢乐的享受,认为是福,实不知此乃受苦之前因,佛经称谓“三界俗福”,一旦享尽,诸苦现前,倍感其苦。因其此身在恣意享受欢乐之时忘却前因,必造不善之业因,有因必有果。故此世人享受前福时,须继续种植善因,布施作福。否则必受新业之苦报。

      参阔第六章(4),第八章注(3),第十一章注(3)。


{返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下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法会因由分第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妙行无往分第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正信希有分第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无得无说分第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依法出生分第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35经 沙门法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五)共同前行的重要性[栏目:圣者言教]
 印祖故事 32、蔚如拜师法雨寺,印老指示皈谛公[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菩提眷属 和乐家庭——佛化婚礼的意义[栏目:宽运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一○六二)[栏目:杂阿含经]
 饮一口法乳——快乐的生活2[栏目:佛法生活·嘎玛仁波切]
 问38:尊者,如果没有足以证悟道果的心智天赋(菠萝蜜)我们应该坚持禅修吗?[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把一切视为实有的过患[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我的心平静了[栏目:铁窗下的醒悟]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