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七八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7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七八卷)  2000/11/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378  
 
请掀开经本,主昼神第五句看起:
 
【普集妙药主昼神,得积集庄严普光明力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提示我们,「无法不悟,名普明力。旷劫修集,成智庄严」,这两句的开示非常之好。菩萨的德号,『普集妙药』,顾名思义,药是治病的,众生无量无边的病痛,而病痛的根源是迷失自性而生起的,所以彻悟的人就没有病痛。也许有人问,释迦牟尼佛也示现病痛,示现头痛,示现生病,维摩居士也生过病,这些要知道,那是示现的,那是教学。诸佛菩萨教化众生,身语意三轮教化都用上,为众生做种种示现,那都叫做「妙药」。
 
清凉给我们启示的这两句话,「无法不悟」。由此可知,佛法的修学最重要的是觉悟,佛家讲大彻大悟。不但佛法重视觉悟,从前儒家教学,也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悟性。由此可知,并不重视记诵,你记得多、背得多,不注重这些。但是记诵是方法、是手段,它确确实实能帮助你开悟。我们为什么不开悟?诸位同修都会答复:业障太重。什么叫业障?心里头妄念太多就是业障。记诵这个方法可以把妄念止住,所以它是方法、是手段。你每天常常读经,读经的时候妄念就少了,为什么?你整个精神意志集中在书本上,这读书。读到能够背诵了,就是不看经本也能背,背得一个字都不错,心里面在背诵经典也不会起妄想,所以这是修禅定的方法,把我们心里头妄想打掉。你要是不念佛、不念经,不去思惟经里面的义理,一定打妄想,你没有办法控制妄想不生,你做不到。如果你能做到,那你是圣人,你不是凡夫,凡夫就是自己没有能力止住自己的妄念。所以佛教我们种种方便,读诵就是一切方便里面最常用的。为什么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其义自见」就是开悟,经里头意思都明白了,千遍心定了,定心就生智慧,智慧才是目的。没有智慧,不能办事;没有智慧,世出世法都不能成就。
 
今天的社会,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普遍重视利,争利。在古时候孟子去拜访梁惠王,梁惠王跟他一见面,头一句话就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于吾国乎?」他存的是什么心?这个话要用现在的话讲,「老先生,你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你对我国家带来了什么利益?」就这个话,总不忘记利。两千多年那个时候的人把利看得这么重,现在把利看的分量比过去人要超过千倍万倍。孟夫子答的话里头最重要有一句,提醒梁惠王,「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上」是国王,「下」是百姓,大家都拼命争利,诸位要晓得,争利到最后就会斗争、就会战争,你的社会不会安定,国家就危险了。今天我们看这个世界,全世界都在争利,套孟夫子的话,「世界危矣」,所以世界有末日。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都讲世界末日,回教也讲世界末日,世界末日有没有可能?我们今天仔细观察有可能。什么原因?「上下交征利」。这还得了吗?
 
孟夫子一生教人是以仁义,「仁爱、道义」,他老人家一生教人是这四个字。仁爱,仁是推己及人,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别人;义是尽义务,不求报酬,我们只有付出,绝不求报酬,这是圣人。人人能接受这个教育,如是存心行事,社会才会安定,世界才有和平,社会才有繁荣,人民才有幸福。如果大家都争利,这个不得了,这个现象太可怕了,我们不能不知道。
 
中国古圣先贤确实是充满了智慧,为我们制造这些文字,这文字都是智慧的符号。大家都要想钱,那个「钱」字的写法,这一边是个「金」,那一边是两个人都拿刀在战,都在夺取,你看看这个意思,都为钱拼个死活。这些文字叫你一看,你就晓得这个不是好东西,应当要舍弃。不为自己,为众生,好事情,你得到社会尊敬;你这个钱财要专门利益自己,每一个人目标都向着你,都要跟你斗争。所以文字里头含义很深。结婚,「婚」字怎么写法?见到女人头就昏了。中国文字让你一看就生智慧,一看就警觉到,马上提醒自己,昏迷状况之下就造极重的罪业。外国那些古人就没有这种智慧。所以中国文字是世界上独有的智慧的符号,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帮助我们觉悟。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教学,点点滴滴都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所以我们尊称他作佛陀。佛陀是梵语,意思是觉者,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觉悟的反面是迷惑,我们凡夫迷惑,他是觉悟。觉悟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家、为自己的团体,被人尊称为民族英雄的是为自己的国家。佛不是这样的,佛是为一切众生,不是全世界,全世界太小了,佛为的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我们今天讲无量无边的星球,他统统都包括了。所以经里面讲佛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个量周遍恒河沙数的世界。佛经里面讲的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我们常讲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那叫一佛土,叫一个世界。像这样的世界恒河沙数、无量无边,佛起心动念全面都照顾到,这叫真平等。
 
经上这个「普」字,普就是平等,稍稍有一点私心就不平等、就不普。一丝毫私心都没有,佛告诉我们,这个心量是我们自己本来的心量。佛不是说,只有他有,别人没有,不是的,佛说一切众生个个都是这样的。现在为什么我们的心量变成这么小?迷了,迷了自性,迷了真心,我们今天起心动念是用妄心,真心不见了。这个真心不见,是真心你没有办法体会得到,真心在不在?在。妄由真起,没有真,哪来妄?真好比说我们人身,妄好比是影子,我们在灯光下面有个影子,影子能离身吗?没有身,哪来的影子?真心好比身体,妄心好比影子。我们是迷失了真心,迷失了自性,自性真心永远不灭。
 
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所以要学佛菩萨,这叫真学佛。真学佛的人,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不是真学,可以说你就没有成就;纵然学得很好,成就也不过是三界六道里面有漏的福报,你只能修成这些,果报你得不到;果报是超越六道轮回,才算是果报。果报最低的是阿罗汉,这是真实果报,永远不再受轮回。他可以到轮回来,他来是帮助众生、教化众生,他不是业报,他是乘愿再来。这些阿罗汉、菩萨、诸佛如来,到世间来应化,是乘愿再来的,不是业力来的。他们来得自在,来也自在,去也自在。不像我们,我们受业力,来也不自在,去也不自在。
 
经论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天既然得人身,又闻佛法,这个机缘无比的殊胜。你要是能把这个殊胜的机缘抓紧,你这一生就成就了。成败关键就在你能不能放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你把这十六个字放下,你就决定成就,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这十六个字当中,有一个字还放不下,你就出不了三界。可是首先你要能够仔细去观察,看清楚轮回苦。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了,那叫看破。你看出轮回真苦,你才会下定决心舍弃它。
 
自私自利苦,名闻利养苦,世间多少人争权夺利,争多苦!争来之后,他能不能享乐?没有,更苦。印光大师答复卫锦洲的那封信,他举例子,举曹操,曹操一生多苦,没有过一天安乐的日子。苦从哪里来的?自己找来的。争名争利,只要去竞争,没有一样不苦。今天全世界人提倡竞争,这怎么得了!我们要在旁边,冷眼旁观看清楚,真看清楚、看明白了,人家争、我不争,别人想取的、我不取,就得自在安乐。佛菩萨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随缘自在,攀缘是有心要去做,这个错了。佛教我们有愿,不能有心。有愿要看机缘,现在人讲机会,有机会我们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没有机会我们努力修养自己,充实自己的智慧,充实自己的德能,等待机缘。不要到时候机会有了,自己没有能力,那要怪你自己。这就是古人所讲的,「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进退都把自己向上提升,决定不与人争。
 
如果像现在人提倡的争权夺利,试问问孔老夫子有没有能力争?他真有能力,他有智慧,而且他还真有本钱,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各个本事都了不起,人家不争。释迦牟尼佛就更不必说,现成机会得到,他放弃。这些地方我们要多想想,他为什么这样作法?孔夫子绝不给后世留一个不好的榜样,他也想争,但是他决定是合法的,决定不做非法的,给后世留一个好样子。释迦牟尼佛做得比孔老夫子更积极,孔老夫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是希望求得一官半职,来实现他的抱负、实现他的理想。结果当时列国的诸侯对他很尊敬,都怕他,为什么?本事太大了,底下人才太多,没有一个人敢用他,都赞叹他,没有一个人敢用他,回家去教书。释迦牟尼佛有这个机会,放弃了,从事于社会教育工作。这是为什么?这是真正慈悲,真正的爱护一切众生。
 
我们从他的表现细心去体会,我们也能够得到一个结论,社会的动乱、众生的苦难,政治解决不了,所以他放弃政治这条路子。军事、武力也不能解决,这个东西只有结下深仇大恨,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他也放弃。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释迦牟尼佛年轻时武艺高强,比武都是拿第一的,放弃了,他可以作统帅、可以作将军,他知道这一条路行不通。现在讲的科技、经济,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解决不了问题。什么能解决问题?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选择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一生从事于这个工作。所谓多元文化,不分国家,这个心量大,不分族类、不分宗教,一律平等的教导。只有这个方法才能达到,才能够落实大慈大悲。其他宗教里面都说「神爱世人」,佛家讲慈悲,众神讲爱,意思都是相同的,慈悲、爱如何能落实?落实在教学。所以不仅仅佛教是社会教育,我们仔细观察,每一个宗教都是社会教育,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这一点我们看清楚了,没有看错,所以我们对于一切宗教尊敬,对于一切众神也尊敬,这一切众神创立许许多多的宗教,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
 
今天的社会问题非常严重,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也不讲人文了,伦理道德都不讲;社会教育,大家天天接触到的,你们看看报纸、看看杂志、看看电视广播、现在的网路,你就晓得现在社会是教你什么。宗教教育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流于迷信。上一个礼拜,我在广州住了两天,在海南住了三天,遇到这些佛教朋友,他们都很热心建寺庙、建道场、造大佛像,我跟他们谈谈话,给他们浇凉水,我告诉他,今天建道场、造佛像全无功德。
 
你要晓得这个世间,就是在中国内陆地区,我五月去过重庆、成都,李木源居士去过内蒙、边远山区里面,李木源看到哭,流眼泪。一家人只有三条裤子,哪个人外出哪个人穿,一家人只有一条被子,去看看那边的教育,小孩没有地方念书,学校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人民币七十块,他流眼泪。回来之后告诉我,他说:法师,以后大陆上再找我去盖庙,我一分钱不拿了,我要去救济这些苦难众生。对了!菩萨大慈大悲,舍身救苦。造一尊大佛像、造一个寺庙,要花几千万,要花几亿,你在那里办多少学校?边远地区一所学校、一所小学,李居士这次告诉我,人民币只要十二万到十五万,就建一所小学,这所小学校舍至少可以使用五十年。不要说多,这所小学收两百个学生,五十年里你教多少人?这是我们应当要做的,真实功德。
 
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过道场,他老人家树下一宿、日中一食,给我们做下好榜样,我们要细细去想这个道理。诸佛菩萨,大家都晓得救苦救难,救苦救难怎样落实?不是盖个大庙、造个大佛像就是救苦救难,怎么样去改善穷苦人民的生活。现在有不少慈善家发心,没得吃的送粮食,没得穿的送衣服,救一时之急。这不是根本办法,根本办法一定要提升他教育的水平。他受过教育,他有智慧,他有能力,他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他也能帮助社会、帮助这个地方、帮助国家,往繁荣兴旺提升。都在教育!每一个行业,你要想出人头地,你要想做得尽善尽美,除了教育之外,你还有什么方法?
 
佛法教一切众生断恶修善,你能够改造你的命运,再教导你破迷开悟,升华你的理念,帮助你转凡成圣,达到究竟圆满,那不教学怎么行?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四十九年天天在跟大家上课。我们在经典上看到,世尊当年跟大家上课是每天八个小时,普通人做不到,又何况是个义务教学,没有钟点费的。现在学校里面老师上课都有钟点费,都要拿报酬,释迦牟尼佛没有,完全是义务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他老人家所作所为,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是什么身分?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他是这个身分。他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一生作义工,我们有没有能够看出来?有没有能够想到?这是我们的根本老师。我们接受佛陀的教育,就要向老师学习,老师教学不舍一个众生,这是佛家常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只要他肯学,佛就会认真去教导他。这是慈悲到极处,慈悲真正落实。
 
建道场,我看了都很伤心,为什么?那么多钱埋在地下,几个人去享受?看到亿万苦难的人,我们束手无策,没有法子帮助他。中国现在政策开发大西北,这个政策是正确的,大西北里面需要用钱、需要援助的太多太多了,诸位要做真实功德,你要知道到哪里去做。我们是走教学的道路,我们选择这么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是佛陀教育,我们在我们自己本位上,全心全力的奉献,建学校。我们在西北边远地区建学校,现在已经建立十几所,全心全力去做。原先我答应是建一百所学校,李居士回来一谈,一百所不够,我说:我们用全部的力量建得愈多愈好,不局限于一百所。
 
在佛教里面,过去朴老讲过,佛教最重要的,第一个是人才,第二个是人才,第三个还是人才。佛法如果后继无人,道场再多也是空的,古人所谓「有庙无道,不能兴教」。建庙太容易了,人才太难得了,到哪里去找人?所以佛门今天讲,第一殊胜功德是培养人才。五年前,我到这边来讲经,李木源居士邀请我的,谈到佛法人才这一方面,他非常感慨,所以发心办培训班,来找我。我说:你要是办培训班,我就不能不来。为什么?这是我们佛门第一桩大事,比讲经还要殊胜。你请我讲经,我未必会答应你,你办培训班,我一定来。哪个地方请我讲经说法,我都放下,为什么?这个重要,这是第一优先,第一重要,希望佛教后继有人,我会尽一点绵薄力量来帮助。
 
今天弘法,这个我讲了几十年,决定不是在寺院,时代在改变,寺院教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教学要用高科技,今天什么是道场?卫星电视台是道场。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法师,都还没有认识到这一层。我们这么一个小小的净宗学会,我们的讲堂不大,但是我们利用这些科技设备,我们每堂课都向全世界播放,所以我们在此地讲经,听众不只这几个人,全世界在网路上看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全世界都看到,这是今天的道场。我们现在能力还不够,如果能力够,自己建一个卫星电视台,有自己的频道,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播放,我们的目的才达到。这是要财力,可是佛教不是没有钱,钱都埋在地下,可惜了,都不起作用。我们遵守佛陀的教诲,绝不攀缘,绝不巴结人,所以我们一生没有伸手问人家要过一分钱,没有向人家募捐过一分钱。有一些同修明白了,他自动送过来。钱多我们多做,钱少就少做,没钱就不做,我们做得很自在,身心一丝毫压力都没有,我们往生才有把握。如果活得身心都有压力,那就不自在了。我们守住佛陀教诲,随缘而不攀缘。
 
去年在香港讲了一年,一个月讲三天,讲一年。今年那边同修发心送一个道场,我们组织一个「香港佛陀教育协会」。香港的房地跟新加坡一样,寸土寸金,在最热闹的地区,九龙的尖沙咀,我们得到三千呎这么大的一个场所,在香港来说这是很大的。我把它做成一个摄影棚,里面的设备比我们这里进步,跟电视台的摄影棚完全一样。这里面佛像都没有,所以人家一去的时候,那是一个电视摄影棚,不是道场。我们也有一个供桌,后面是一块白的银幕,我搜集中国大陆许多道场里面的佛像,制成了幻灯片,要什么佛像马上打过去,佛像就在上面,这个多好,活的!我们讲《地藏经》,九华山地藏菩萨像就现前;讲《华严经》,峨嵋山的普贤菩萨就现前;这个好,都在机器里头,不在形式,我想出这个方法。我们地方小,地方小可是神众无量无边,都在那里,你要看什么佛菩萨像,马上就现给你看。所以佛法要走上高科技,时代整个改变了,不能再供泥塑木雕的像供一大堆,占好大的地方,不可以,我们用大银幕来投影,这样就好。所以不讲经的时候,做念佛堂,我们把西方三圣打在银幕上,你们可以拜佛,也可以绕佛,也可以念佛,这多好,千变万化。
 
这个摄影棚我们要尽量去使用它,因为设备可以说是现在第一流的设备,最新的机器。从明年起,实在讲下个月,十二月,我们就正式启用。从明年一月起,我每一个月去一个星期,去录像。我是预定每天录三个小时,七天至少可以录二十个小时,这些东西提供给一些电视台去广播,我们做这个工作。还有多余的时间,我们也要利用。昨天下午我去看梦参老法师,他这几天在新加坡弘法,我跟他没见过面,昨天我们第一次见面,一见如故。这个法师是学《华严》的,所以我要跟他接洽,希望他能到香港住一段时期,利用我的摄影棚,我给他做录像带,请他在那边讲几部经,流通全世界。接着到明年,我们培训班的同学,我也希望你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月都能到香港去讲一个星期,你们只要每天讲一个小时,一次可以同时去三个人。每天我们这个摄影棚里头,至少要工作三个小时才不会冤枉,这么好的设备才不可惜掉。至少要工作三个小时,三个同学去,每一个同学讲一个小时,三个人是一个小组。要利用高科技,我们不要寺庙,我们不要道场,我们要摄影棚,我们要电视台,我们要网路,把佛法传遍全世界,送到每一个人家里。
 
现在科学技术进步真的是一日千里,你们看看现在广告里头,有行动电话,电话的画面可以能看到对方的人,传真。所以我的想法,五年之后,这个电视萤幕会在你手掌上,你手掌心里面,这个萤幕可以收到全世界的广播。我们的佛法要藉这个工具,要把佛法送到每一个人手掌心里头,随时随地,他都可以听经,他都可以闻法;甚至于发展的时候,他有问题,可以跟我们在网路上交谈。我们从这个方向发展,人力、物力、财力,要用在这方面。假如我们现在还不想到,还不做充分准备,再过几年你全落伍了,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昨天我见梦参老和尚,他大我一轮,今年八十六岁,身体好。八十六岁,好象跟茗山法师同年,比茗山法师小一岁,可是茗山法师身体不如他,他的精神气色都好,谈笑风生,实在是难得。这个老和尚一生没有道场,跟我一样,我们找到一个同志,一生没有道场,住别人的地方,自在!有道场就有累赘,许许多多操心的事情,这是我们应当要舍弃的。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道场,所以他不要操这个心,不要为这些事情烦恼,你想想这里头是什么道理?
 
烦恼就障碍智慧,障碍禅定,你要想离烦恼,把所有会生烦恼的那些事情都把它丢掉。钱是烦恼,大烦恼,这个东西不能要,把它丢掉;丢掉之后,一身的轻快。世间人不懂这个道理,钻在钱眼里面出不来。从前古人做的铜钱,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当中有个方方的洞,那个形状像什么东西?古时候的刑具,枷;你看那个样子是枷,刑具。都是提醒你,这不是好东西,枷锁。犯罪,杀头,戴这个枷。不能够不觉悟,「无法不悟」,这叫「普明」,明是智慧、是光明。首先要觉悟,悟后起修。这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教化众生,你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基本的原理原则。三十七道品,一开端四念处,四念处是看破、是智慧;四正勤、四如意足,这才起修;后面都是修,前面是慧。你不看破,你修什么?
 
清凉大师在此地这四句话,前面两句是慧观、是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起修,「旷劫修集」,修学的时间长,绝对不是短时间。我们在大经里面读到,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勇猛精进,这人才能成就,决定不是有期限的。现在修学在机缘上讲,比从前方便,从前没有这些科技设备,必须要亲近善知识,这个机率就很低。现在科技发达,不必要亲近善知识,我在网路上可以学到,我在电视上可以学到,机会多了。马来西亚李金友居士,你们同学们大家都认识他,都知道他跟我的因缘是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他到那边去是参加一个展览,住在旅馆,电视里面看到我讲经,这个缘从这里结的。看了之后,他欢喜,回到马来西亚就打听,来找我。打听了一年,才知道我住在新加坡,住这么近,这才来找我,从电视结的缘。从网路结的缘就更多了。从电视结的缘不只他一个,还有好几个来找我的,都是在美国电视上看到的,跑到这儿来找我。
 
要学习,这个方法行,还是要遵守古大德教我们的方法,「一门深入,专修专弘」,你就会有成就。在美国洛杉矶,赵立本居士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得到我讲经的两套录像带,一套是《六祖坛经》,一套《金刚经》,他非常喜欢,他来告诉我:「我就学这两部,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行不行?」我说:可以,行!他把这两部经听了二十六遍,来跟我讲。我告诉他,二十六遍还不够,每一部经至少要听一百遍到两百遍。他很听话,他真干,现在在美国到处接受邀请讲经,熟透了就变成自己的,不需要参加培训班。你只懂得这个道理,你拿到一套录音带,或者录像带,你把它从头到尾很认真听个一百遍、两百遍,你就会讲了。
 
讲经绝不掺杂自己的意见,这是非常非常重要。你能不能学得出来,就看你能不能守住这个原则,决定不可以加自己意思,加自己意思就错了。也不能夹杂别的,其他经论里头加进去,不可以,老老实实覆讲。这个办法要知道,阿难尊者传下来的。阿难集结经藏是覆讲,决不能加自己一个意思。所以这个方法代代相传,传到今天,我们还是用这个方法覆讲。到什么时候可以加自己意思?开悟了,你见性了。你开悟了、见性了,你的看法、想法、说法,决定跟佛菩萨一样,这才可以;没有见性之前,不可以。这是佛法,两、三千年传下来的老规矩。
 
我们再想想,近代,从民国初年就有很多佛学院,佛学院里面为什么出不了像古时候那一种的大德?它教学的方法改变了,采取西方学校的方法,完了,这个方法不行,这个方法出不了人才。为什么?决定不能见性,把佛法变成世间法了。如果是说求佛教的一些知识、常识,佛学院行;要想修行证果,不行,它决定做不到。这个道理不难体会,也许你们同学们有不少都念过佛学院的,你在念佛学院的时候,你的心能清净吗?你的心能平等吗?清净平等才会觉悟,不清净、不平等只生烦恼,不会生智慧。
 
佛教教学的目的是生智慧,烦恼轻、智慧长,这是佛教教育。它的目标跟世间法不相同,它的手段当然就不一样。佛法教学的手段,决定会帮助你得定。得定之后,你自然就开慧;你的定功深,你的智慧也深也广;你的定功浅,你智慧就比较小;智慧的大小深浅,跟定功决定成正比例。定功在净宗来讲就是清净心,《无量寿经》的经题上讲「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才会觉悟,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但是如何修清净平等?一门深入,决定没有杂念。天天读一部经,想经里面的道理,想经里面的教诲,把理想通了,里面所讲的教训,完全落实在自己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的心、愿、解、行与经典完全相应,与经典相应就是与佛菩萨相应,这叫学佛,这样才能契入佛菩萨的境界,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生活是真实智慧的生活,是自在解脱的生活,如果你体会都体会不到,你怎么肯学习?你又怎么能够得到?真正体会到了,你才会认真努力,始终不懈。
 
「成智庄严」,就是成就你高度智慧的生活。方东美先生过去常讲,「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此地讲的「成智庄严」,你是要真干。修是断恶,集是修善,要把我们所有的过失一桩一桩修正过来,一切的善行要集成功德。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有一段最重要的开示,这是佛法修行的基本法,不论大乘小乘,不论显教密教,也不论宗门教下,人人必须遵守。「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这两句话很能诱惑人。一切诸恶道苦,不只是六道,还包括四圣法界。菩萨有一个方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这什么法?昼夜常念善法,他讲的善法就是十善业道。常念善法,昼夜是不间断,就是此地讲的「旷劫修集」,心善,养成自己纯善的心。思惟善法,常常想善,不要去想恶。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想恶,恶的境界会现前,想善,善的境界会现前。我们生生世世,在轮回里所受的,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你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不想善,何必去想恶?想善你享福,想恶你受罪,两种迥然不同的果报,所以教我们思惟善法。观察善法,看善的、听善的、做善的。换句话说,我们昼夜永远没有间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与十善业道相应,你就永离一切诸恶道苦。这是基本法,在其他宗教里面讲爱心,充分发挥你的爱心,爱别人、爱一切众生,你的心境多美、多善。爱心轻,往上提升;瞋恨沉重,往下坠落;所以我们应当消除瞋恚,培养爱心。
 
今年眼看着又接近年关了,居士林现在在筹备要印请帖,今年我们的世界和平祈祷,我们九大宗教在一起主办,有一个温馨晚会,预计会有一万人参加。所以我这几天想想送礼物,我也跟你们讲,我在准备礼物。到时候你们参加,你们就知道,我送什么礼物给你们。好,今天这一段经文就讲到此地。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七九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七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七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八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二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五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0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0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八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0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三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九一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栏目:帕奥禅师]
 学期新要求——在九二年下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栏目:了法法师]
 浅谈——怪、慢、俗(长清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通过考试的老师(李家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士现形—衣蒲童子[栏目:文殊菩萨的故事]
 如何理解菩提道次第中的三士道?[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善用想像力,你的生命会有很大很大的突破[栏目:净界法师]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三章•传译 第四节•译人[栏目: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福报从哪里来?[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四、金刚乘修证的开端——共四加行与不共四加行[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