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佛法将智慧分为两种,一为真实智慧,就是对究竟佛法的理解与接受;二是方便智慧,也叫权巧智慧,就是将佛法圆融地落实于生活中,修行中。学佛人若能二者具足,方才为真有智慧,也才能解决学佛与生活的矛盾。佛陀制戒,目的不在“戒律”,而在于“戒律”背后的精神。守持戒律是重要的,掌握戒律的精神则更为重要。佛陀反对弟子们“同流合污”,却不反对弟子们“和光同尘”。但“和”与“同”的区别在刹那心念间,如何恒顺众生,是要无比谨慎的。
下面附录本人拙作《慧灯无尽》第四章“六度”的一段内容,以为参考:
戒律的来源与重要性
佛陀在菩提树下刚刚证取无上正觉,成就佛道的时候,是没有戒律的;佛陀初转*轮度五比丘,开始有佛教僧团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戒律;在度化第一个居士团体的时候,依然没有戒律。那么大家可能会问: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戒律,这些戒律是哪里来的呢?从天而降还是无中生有冒出来的?都不是的。佛法讲因缘,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没有因缘成就不了任何事情。那么戒律的制定也有其一定的因缘。
没有戒律不是大家都不要戒律,曾经有弟子向佛陀提出:“作为一个修学出世大道的团体,应该像世间的王制一样,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以便用来防非止恶。”当时佛陀说:“如果没有人触犯与佛道不相应的恶法,就不能制定戒律。”
后来,有比丘和居士在修学或行事当中,有一些与佛法乃至世间法律不相应的地方。他们与佛法的相违并非故意所为,而是无知觉的,按道理应该是“不知者不为罪”。但毕竟是恶法,为了防止再次重犯、别人效仿和世人的讥嫌,于是佛陀开始制定戒律。从戒律来源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对学佛来说,戒律很重要,但戒律也是我们学佛道路上的一种工具,持戒不是目的,也不能代表解脱。持戒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我们由此而契入佛法的正道,由佛法正道达到这种境界从而契入如来的清凉、自在、欢喜、智慧境界,即依戒生定,依定发慧,这就是佛陀为我们制定戒律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切不要对戒律生起错误的认识。
说到戒律的本源,话题讲长些。其实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追本溯源,探讨一下原因所在。要找出事物的本相,不要被事物流传过程中失去了本来面目的外表现象蒙蔽。就像现在大家所穿的衣服,大家都知道,原始社会没有衣服,人们最初把树叶树皮连缀起来穿在身上不是为了遮羞,只是为了遮风挡雨。夏天为了遮雨,冬天为了挡寒。随着人类的发展,渐渐有了文明和伦理出现,人们又用衣服来遮羞。不管是为了遮雨、挡寒还是为了遮羞,这应该是人类衣服最初的作用。可是,发展到今天,多少人为衣服所累啊!人们把大量的金钱投入到服装上,就是为了穿得漂亮一点儿。但是,再漂亮又当如何呢?能为人增加一点道德吗?能为人增加一点内涵吗?能摆脱生老病死苦吗?不可能。所以,对外界东西的追求,我们要有所节制。
戒律制定了出来,它对我们学佛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性呢?
《涅槃经》中说:“戒是一切善法之梯蹬,亦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如地,悉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也。”这是说戒法是通向一切善法的阶梯,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就像大地是一切生命的根本所依之处一样。所以,戒律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佛教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三学涵盖了一切佛法。为什么戒、定、慧三学的次序是由戒到定、再由定到慧,而不是慧、定、戒或定、戒、慧呢?可以分为两点来解释。
第一点,三学的顺序是一个次第的过程。好比上大学,必须要有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个过程——即便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没有取得正式文凭,也需要具有相应的实质内涵——否则大学不可能真正读得下去,即便再利的根器,也依然不行。再作一个譬喻,就像我们乘车,如果不先把车的发动机发动起来,车就跑不起来。一样的道理,学佛不从戒法的守持开始,就不能进入到清静的禅定,没有定力,慧力的获得就更不用提了,简直是不可能的。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这也是一个次第的过程,不能随便倒置的。
第二点,戒律是佛法的规范与保障。没有戒律,就不能获得真正的佛法修学道路,所以三学之中以戒为先。
“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止”的意思。什么叫“止”?“制止”、“停止”,“不能做”称为 “止”,也就是说,制止一些事情不让做的行为规范叫做 “戒”。戒法为什么要制止一些事情不让做呢?因为世间有些事情我们确实不能做,做了就会产生恶业,损人不利己。比如说,杀人就不能做。杀了人非但违背因果,而且触犯法律,即便没有人用戒律来约束你,法律也不会宽恕你。既然不能做,我们就要把它制止掉。怎么制止呢?制定一些行为的规范进行守持。在佛门中,所有规定的止持和作持,即什么要做、什么不要做的行为规范,统称为“戒律”。
有些人认为,学佛就学佛,为什么要制订那么多的自我约束呢?太不自由了!其实,这是不明了戒律精神而带来的误解。不要说是作为学佛人要有戒法的约束,世间哪个国家能没有法律的约束呢?社会是一个无数人共同生活的大集体,既然是共同生活的集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需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典章制度,做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有了法律法规,即便非学佛人也要受一定约束,有些事情能做,有些则不能做。
所以大家在学佛的过程当中,面对戒律不要诧异,不要惊奇,也不要恼悔。按道理,越学佛,人的心地越善良,越学生命越柔和,越学层次越高,应该戒律越来越少才对。为什么学佛时间越长,增加给我的戒律越多呢?为什么境界越高,给我的束缚越大呢?
这是因为,学佛是一种生命品质的自我升华的过程。你想比一般人清静智慧,自然要比他们所受的限制多一些;你想生命有更大层次的提升,必然比在社会上受到的约束相对要多一点。就像宇宙卫船,飞得越远,技术要求越高,材料限制越多。再比如,学生在上小学时,每天上午下午各上两节课;到读中学时,就变成上三节课,而且还增加了晚自习;等到上了大学,不仅有课堂的理论课,还增加了社会实践的内容。这就是层次越高,限制越多,要求越严,目的不外乎使你进步更大。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惧怕戒律,也不要害怕在学佛的过程中戒律的不断增加。
佛陀对戒律的重视是贯穿始终的。就像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儒家思想“一以贯之”的是忠、恕的精神,而佛法“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则是戒律。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每一法都是建立在戒律的前提下。所以,他在临入涅槃之前还教诫他的弟子们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这是出自《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中的几句话,意思是说,你们这些比丘弟子啊,我的色身入灭之后,你们应当特别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就是戒。如果你们能够以戒为师从的规范,就像在黑夜中遇到了明灯,就像贫穷的人得到宝贝。戒律就是你们的老师,见到戒律就像见到我一样。从佛陀临寂灭的谆谆教导中可以看出,戒律真的是很重要。
戒律是佛法住世的根本,戒律是我们居士与僧团清静和合的保证。戒律也是我们得到定力、智慧、解脱的基础。卫星失去了轨道,就不能够在天上正常的运行,也就不能发挥它的一切作用。如果没有戒律,就不能收摄我们身口意三业;不能收摄三业,就不能进入到甚深的定力当中;进入不了定力,如何开发自己的心性,如何启发自己的智慧呢?没有智慧,谈何清静、谈何自在、谈何解脱呢?一切无从谈起,所以戒律是一切善法的基础,是学佛路上正确方向的保证。
……
不杀生戒
不杀生,就是不要故意杀害世间一切有生命的众生,懂得苦乐、疼痛、有感觉的所有有情生命都不要去杀害它。
人的手上划破了一个小口,就会感觉很疼,就会大声喊叫,因为痛苦难受。想想,当你拿起刀、枪等各种工具去杀戮众生的时候,它们疼不疼呢?一样的疼呀。走在路上,无缘无故,你拿石头砸前面一个人,那人不回头揍你才怪,因为你无端地招惹他。同样,无缘无故,端掉一个鸟窝,折断一条虫腿,踩死一只蚂蚁,诸如此类的伤杀无辜众生,它们不恨你才怪。
你伤害了它,虽然它现在没有能力来报复你,但它会在你不注意或者有能力胜过你的时候报复你。古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它们又不是学佛人,嗔恨心极强,记仇的本领可大了,可以几年几十年,甚至用几生几世的时间等待报复你对它的伤害。俗话说“一命偿一命”,《三世因果经》中说“怨怨相报何时了”,一旦结下仇恨,想解开真是不容易的,不要说学佛人,即便平常人,也不可以随便杀生。所以,从宽泛的伦理意义来说,不杀生其实并非只是佛教徒应有的行为规范,它应当是全世界公民共同遵循的法则。
受持了五戒的居士们,守持不杀生戒最主要是把握住它的精神,单单不杀生只是消极层面的守持,护生救生才是积极意义的“不杀生”守持法。
在持戒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要减少乃至避免杀生的因缘。有益的与无害的畜生、鸟雀、昆虫类固然不要去杀害;吃肉食类食物时也不要买活物,最好是三净肉——当然,成年人如果能少吃肉还是少吃肉,这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就是有害的虫类也尽量使用非死亡的方法除去,而且最好是提前预防,不给他们成长的环境,这样你就避免了持戒与生活的冲突。比如蟑螂,它一般生于垃圾堆之类的环境,如果你家里又乱又脏,肯定它也会来寄生;而你勤于打扫,时常消毒,它就不可能到你家来了,也就不用为它烦恼了。
另外,社会发展到今天,许多人意识到,其实非但动物,就是植物也具有一定的情感活动。因此,我们尽量也不要破坏、伤损花草树木,要善待自然,爱护植物。说到这里,想起一个问题。最近常有一些人,主要是高学历的年轻人问我:“佛教反对杀生,主张素食,可是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为什么动物不能吃,植物就能吃呢?”照他们的推理,学佛者要么什么都不应该吃,要么什么都能够吃。其实,这是一种钻牛角尖的想法,有点极端了。佛教的不杀生与食素,重在培养人的慈悲精神与护生情怀,期望建立一个和乐的人间世界。善待自然不等于不要人的生活,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吃了,还怎么养护色身肉体,怎么借假修真呢?如果为持戒而死于非命,佛教与印度的极端外道岂不是没有任何区别了吗?再者说,连素食都不吃的话,也不符合佛教的中道思想。学佛千万不能钻牛角尖,不能死抠枝末而忽略根本。
还有,佛教戒律每一条都有开、遮、持、犯的区别情况,学戒、持戒不要教条化。如果生活中无意中伤杀了生命,也大可不必过于自责。比如扫地时无意中把一个虫子扫死了,罪不在你,只是过错而已,为它念几遍往生咒,心里好好忏悔一下也就行了,不要因此而失魂落魄。常见有的居士为这样的事情痛不欲生,茶饭不思,这是有点教条主义了。在不杀生的防护下,能培养一颗慈悲爱物的心灵,培养一个仁人爱物的精神,这就达到了圣人制戒的目的。(顾问团:体恒法师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