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戒律与世俗的戒律有什么不同?
 
{返回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84
佛教的戒律与世俗的戒律有什么不同?

答:以佛法看,戒有世戒与佛戒——第一义戒的不同。除了佛制的戒,一切都是世戒。佛教的戒律与世俗戒有四点不同:一,佛教的戒律之所以不同于世俗戒,就是出发点与目的不一样。其它各宗教,守戒是为了遵循神的意志,如不遵守,便是违背了神的意志。佛教则不然,佛戒虽有佛制,但是遵守在与各人,佛陀制戒也是根据众生的意志而来,佛陀绝对不会勉强任何人,守戒不是为佛而守,而是为了各人的自由意志而守。就好象吃饭是各人自己的事情,吃了自己饱,不吃自己饿,与他人无关系。不过佛陀以其大智大悲的胸襟,他虽然不能代表众生吃饭,他却会劝导愚蠢挨饿的众生去吃饭——守戒。这是佛教戒律与世俗戒的,第一点不同。二,一般的世俗戒,多半是片面的。比喻别的宗教,是为了求得神的欢喜,他们守戒的目的,不为造成人间的幸福和快乐,而是为了达到生天的意欲,所以是偏重于形而上的,往往为了升天的理由而否定人间的快乐。再比喻儒教,对于伦理纲常的遵守是为了造成人间的幸福和快乐,所以是偏重于形而下的。唯有佛教弟子的遵守佛教戒律,既为造福人间,也是为了追求出世的境界。这是佛教戒律与世俗戒律的第二点不同。三,一般的世俗戒律,只有形式的遵守,并没有戒体的纳受,所以也就没有戒罪与性罪的区别。别的宗教的戒律,并不是单纯为其教徒所有,那是神给予人类的制约,不管你信与不信,都在其制约的范围之内,信了的人固然要守,不信的人,也不能不守,要是不守,其罪过是同等的。佛教戒律则不然,佛戒是由佛制,佛弟子的受戒,必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惟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或者证悟。受了佛戒而再破戒,等于破了佛的法身,所以罪过很大。没有受戒,虽然作恶,不为破戒。作恶的本身,虽然即是罪过,其罪过的程度,却没有受戒破戒的大和重。这就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作恶的性罪,加上破戒的戒罪。在佛法而言,破是破了佛的法身,所以戒罪的程度,远比性罪为大。这是佛教戒律与世俗戒律的第三点不同。四,一般的世俗戒律,只是教人戒除应该戒的行为,并不能形成一套理论的体系,佛教戒律被列为佛教的三藏之一,并以专门的律藏为佛法住世的枢纽,所以有其整套的体系。比喻我们佛教将戒的构成,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大科目,如果缺少一科,便不能称为持戒。如果不具备这四个条件,虽然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只算是守了世俗戒律而并非佛教戒律,守持世俗的戒律功德是有限的,也是不究竟的,这是佛教戒律与世俗戒律的第四个不同。

{返回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戒法?
下一篇:佛教五戒与儒家五常是如何匹配的?
 什么是不坐高广大床?
 杀戒难道真能开吗?
 求受菩萨戒有什么条件?
 学佛要想解脱是否一定要持戒?
 什么是吉祥卧?
 为什么要常请礼拜法师?
 在家人如何修行?
 在家人的戒有哪些?
 造怎样的罪业而感八难的苦报?
 怎样才能让信众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固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把衣食住行都变成修行[栏目:达真堪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栏目:行政法规]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七、公案 — 理事体用 4.一箭双鵰[栏目:善祥法师]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三[栏目: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楞伽经疏[栏目:月溪法师]
 鹰的成长[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摄类学 第十四章 相违与相属[栏目:摄类学·善慧法师]
 佛陀不是神[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健康平安是修来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吃葱、蒜、肉等如何净口以便念佛?[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