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弟子为什么要互相团结互相尊重?
 
{返回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43
佛教弟子为什么要互相团结互相尊重?

答:佛教的四众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都是三宝门中的人,也就是说大家都是善友法侣,在三宝的威德加被及戒法的防护身心之下,不断的熏修,以增进自己的功德,以趣求出世的胜果,以完成学佛的目的。因此我们在三宝门中,理应尽自己的力量,护持三宝以住持如来的正法,使佛法永远的住在人间,利益广大的众生。但是要做到这点,三宝弟子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赞叹、彼此策励、自他增上,以生众生信心。反之,如果你说我的过失,我说你的罪恶,彼此互说其短,各自揭其伤疤,不但有违自己学佛的初心,而且有背三宝慈悲的恩德,罪恶是很大的。特别严重的事,初次发心的善信听到这些,会退失道心,认为佛教都是不干净的,学佛是为了投个清净,希望得到一点佛法来滋润自己心田的,那知进入佛门,还有这么多是非,那我们干什么还要学佛信佛呢?

{返回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经中说:“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呢?
下一篇:为什么不能说四众过?
 什么是五净肉?
 是不是《菩萨优婆塞戒经》是最难受得的?
 为什么受《菩萨优婆塞戒经》要如此严格呢?
 妄语具备几个条件成重罪?
 佛教为什么要有羯磨法?
 为什么说戒行对“做人”很重要?
 师父每次走我都哭,很想师父对吗?
 经中经常讲“大人相报”,是什么?
 归依后要多长时间才可受五戒?
 什么是藏教的菩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命的意义[栏目:拈花说禅]
 佛教之中国民族英雄史[栏目:太虚法师]
 旅路[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一、明四缘依十五处立十因[栏目:韩镜清教授]
 平时还是很容易生气...我应该怎么办?[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前行讲记 第三十二讲 普贤上师言教-六垢之内收疲厌[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学书》与陶闿士书(四则)[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中观因果论蠡测(悟实)[栏目:中观宗文集]
 为佛法、为众生,这个福报就大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