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5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87
 
《瑜伽师地论》,我们在开讲的时候,分六大段。第一是「叙所为,第二、彰所因,第三、明宗要,第四、显藏摄」,这四大段都讲过了。现在是第五段「解题目」。

 

韩清净<分别瑜伽品>

梵音瑜伽,此云相应。然此瑜伽依瑜伽释,两释不同。一云:通说三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这《瑜伽师地论》是这一部的总名。「梵音瑜伽,此云相应」,这个《瑜伽师地论记》里面有解题目的,但是那个文太广、太多了。

现在这里面是这个…现在我们影印这一部分是韩清净〈分别瑜伽品〉里面解释的,他解释的比《瑜伽师地论记》少一点。

这个「瑜伽」这个词不是中国话,是印度的梵文,翻成中国话嘛叫做「相应」。这「相应」怎么样解释呢?「然此瑜伽,依《瑜伽释》,两释不同」,这个「相应」这句话,也就是这个「瑜伽」,若根据《瑜伽师地论释》有两种解释,不一样。

第一种呢?「通说三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是「正取三乘观行,说明瑜伽」,这二种解释。第二个解释是别;第一个解释是通。就是通于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都有瑜伽的道理。这个三种佛法里面都有境、行、果、理这么多的事情,都是有的。这个「境行果理」,或者「境理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可以名之为瑜伽的。什么原因呢?

「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因为「境理行果等」,它们都具有方便善巧的道理。都有这种道理与之相应的,所以都可以名之为瑜伽。

这个「方便」这个字,就是智慧,「方便」就是「善巧」。「善巧」是赞叹智慧的一个词。方便就是善巧,善巧就是智慧。一切法它相应、不相应就是智慧的问题,有智慧就是相应,你没有智慧就是不相应。就是我们遇见一切境界的时候,你有智慧的时候,一切境界都是佛法,都是清净无染的;没有智慧的时候,就不是佛法了。这个大意就是这样子。

这下面就是解释「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解释这个道理。

 

境瑜伽者:谓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相随顺性、趣究竟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云瑜伽。

「境瑜伽者:谓一切境,无颠倒性」,说是境行果等都有相应义,那么境怎么叫做相应、怎么叫做瑜伽呢?「谓一切境」,这是说这个「境瑜伽」这个「境」,就是所有的一切的境界,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识乃至意识,这十八界,不管是佛的境界,乃至到地狱里的一切的境界,都没有颠倒性,这就叫做「相应」。

这个「没有颠倒性」怎么讲呢?就是我们没有得圣道的人,我们的这个识,就这一念灵明的心,接触一切境界的时候,都是颠倒的,就是贪瞋痴。这个识和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自然的这个贪瞋痴就出来活动,所以都是颠倒的境界。现在在佛教徒呢?这个识若与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没有这一切的颠倒,就是他能通达一切境界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它本身没有真实的体性,它是内心分别所现的一切的影像而已。如果内心里无分别的时候,一切境界都是没有的,这虚妄境界也不现了,这心也不可得了。你能这样子通达呢?叫做「境瑜伽」,就是「相应」了。「谓一切境无颠倒性」,没有颠倒的性。

所以若是我们学习佛法,这经律论在我们的内心里面来说,也是一种境界,我们经本子一打开,里面有字,白纸黑字,这是一种境界。若是我们在这里不能够「无颠倒性」,那也就不是瑜伽了。不要说一般的尘劳境界,就是经律论也是这样子。说是「谓一切境无颠倒性」。

所以这个天台智者大师解释这个「经」这个字的时候,《妙法莲华经》这个「经」这个字的时候,不是说是白纸黑字的这个《妙法莲华经》是经,所有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都是经,那就是因为「无颠倒性」的关系。你能通达这个无颠倒性,一切都是经、都是正法。

「不相违性」,前面是说这个境,它也有方便善巧义,这可见这个境也称之为瑜伽,就是因为有方便善巧的智慧,「向道上会」。向道上会,向道上去理会,所以叫做「境瑜伽」。

这个「不相违性」怎么讲呢?这个不相违性指「教」说的。就是佛说出来的随顺众生的根性,所宣扬出来的正法,语言文字的佛法。这语言文字的佛法,在佛说的时候就是个声音,是个语言、声音,把它纪录出来就是文字了。这样的文字的教法「不相违性」,与那个「一切境无颠倒性」,其实就是真理,与真理不相违背,是符合诸法的真理的。佛说的那个教与真理是相随顺的、是相契合的、没有矛盾的,它恰到好处的形容诸法的真实相,所以是不相违、没有冲突的。所以也是相应、也是瑜伽,教也是瑜伽。

「相随顺性」,这个「相随顺性」是什么意思呢?佛说与理相应的这个教,你能够这样去学习、去修行的时候,它就与第一义谛相随顺,而不是相冲突的。说我坐船想要到彼岸去,这个船是在水上走,这里不是彼岸。船也不是彼岸、水也不彼岸,但是是向彼岸去了。如果你这个方向不对了呢?与彼岸就是愈来愈远了,愈走愈远了,那就不是相随顺。说我们发心修行的时候,我们一开始是要凭借佛说的语言文字的佛法,是凭借这个。凭籍这个,它不是那个第一义谛,但是与第一义谛相随顺,它相随顺的,它不冲突,所以也是「相应」,所以也是「瑜伽」,就是「不相违性,相随顺性」。

「趣究竟性」,这个是果。佛说的这个教,我们随顺佛的教去修行,能向…这个「趣」就是进趣,向前进,到无上菩提那里去了、到大般涅槃那里去了、到第一义谛那里去了,所以与果也是相应的、与果也是没有冲突的。也有这个方便善巧相应之义,所以也叫做「瑜伽」,果也叫做瑜伽。

这样说呢,一个是境,「一切境无颠倒性」,一个是境。这里面有理,还有教、有行、有果。

「与正理教行果相应」,这是结束前面这几句话。这样说呢,这个「境」,它与正理、与佛的教法、与佛教徒的修行、所希望成就的果,都是相应的、都是相合的。「相应」也就是相合的意思。

「故云瑜伽」,所以境、理、教、行、果都名之为「瑜伽」。

 

此境瑜伽,虽通一切,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说观待等四种道理,如是乃至说蕴界处缘起谛等,皆名瑜伽。总具四性,顺四法故。

「此境瑜伽」,前面说这个境瑜伽,「虽通一切」,按照道理来说,是通于一切的境界的,没有不包括在内的。

「然诸经论」,可是在很多的修多罗里面,在很多的阿毗达磨论里面,它也会很明白的说出来,什么叫做「境」?什么叫做「境瑜伽」?它也会说出来的。

「就相随机」,这个「就相」,「相」就是法相。这个法相是什么呢?就是佛为我们说的这些语言文字的一切的佛法,叫做「法相」。因为文字一说出来的时候,在我们的心里面去思惟的时候,这都是「相」了。我们…其实一切法都是相,我们这些染污的事情也都是相。我们心里面有了贪心了,那贪也是相;起了瞋心,瞋心也是相;愚痴也是相,一切一切皆是相。现在说佛说的一切的正法,在我们心里,我们听见了、我们阅读了以后,在心里面也是相。那么这就是…就法来说,叫做「相」。

「随机」,这个「机」是众生的程度,众生的程度叫做「机」。这个「机」这个字是怎么讲呢?好像是在《易经》上说:「动之微,吉之先现」,叫做「机」,动摇,这个动力,一开始的时候是小小的动,叫做「微」,微小的动叫做「机」。「吉之先现」,就是一切如意的事情,最初开始的那个动力,就叫做「机」。

现在这里是说什么呢?就是我们众生开始发心的时候,这个内心的那一点诚意叫做「机」。最初学习佛法的时候,那一点点的诚心,叫做「机」。或者我们受苦了,哎呀,很苦啊,佛慈悲啊,消除我的苦恼。你这一念向佛有所求的那一点诚心,就叫做「机」。这「机」有利、有钝的不同,就是各式各样的差别。

那么就「相」来说,就是按照佛法来说,应该什么是「境瑜伽」?若按照众生的「机」来说,什么是「境瑜伽」?这句话是这样意思喔。

所以「种种异说」,若按照佛法来说,这个境瑜伽应该是什么、什么…;若按照众生的根性来说,是什么、什么、什么…,种种的不同的说法。这底下就指出来,究竟什么说法呢?

「或说观待等四种道理」,有观待的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这四种道理。这四种道理就是境瑜伽。

这个四种道理,是在《瑜伽师地论》的<第二十五卷‧第九页>。我把它影印出来。我们也在这里就…我们把它念一遍喔。这四种道理就是境瑜伽,这样讲。

 

《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五卷‧第九页:

云何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谓依四道理无倒观察。何等为四?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

「云何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这是先问,先问一句,怎么叫做「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呢?

其实这个「称量行相」就是权衡轻重叫做「称量」,其实也就是思惟的意思。对于这件事究竟是什么一种情形呢?心里面想一想,认识它,究竟是怎么回事?那就叫做「称量」。

这个「行相」,这个「行」是什么呢?「行」就是我们内心的活动,叫做「行」。心里面在活动,叫做「行」。也就是「称量」,「称量」就是内心在活动嘛。这样的相貌叫做「称量行相」。

怎么叫做「称量行相」?「依正道理」,就根据佛所说的道理,叫「依正道理」。去思惟观察色受想行识诸蕴,思惟这个诸蕴是怎么一回事。

「相应言教」,与诸蕴相应的言教。就是佛说这个色蕴、受想行识蕴是无常的、是苦的、是空的、是无我的,这样的佛说的正法,叫做「言教」。「诸蕴相应言教」,就是佛说的诸蕴相应言教。我现在听到了、我从经本上看见了,我就去思惟去,叫做「思惟诸蕴相应言教」。或者是思惟色声香味触法相应言教、思惟眼耳鼻舌身意相应言教、思惟十八界,各式各样的相应言教。现在这里说,「云何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

「谓依四道理无倒观察」,这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依据这四种道理,没有错误的观察,那就叫做「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

「何等为四?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就是这四种道理。

 

云何名为观待道理?谓略说有二种观待:一、生起观待;二、施设观待。生起观待者: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施设观待者: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此蕴施设要当观待名句文身。是名于蕴生起观待、施设观待。即此生起观待、施设观待,生起诸蕴、施设诸蕴,说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说为观待道理。

「云何名为观待道理?」怎么叫做「观待道理」?这「观待道理」怎么解释呢?「谓略说有二种观待」。简略的说有两种观待,那两种?

「一、生起观待」,第一个是生起观待。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此一法生起的时候,就有观待的道理。

这个「观」,是相对的意思。就是这个「相对」…这里是因果相对,因与果是相对的。或者是心与境相对,我们的心与境界相对。相对的时候,就是心去观察的意思。我们内心在观察这件事的时候,就是心与所观境相对、相面对的时候,去观察。当然你不观察,也不知道这件事,这叫做观。

这个「待」是凭借的意思,就是假藉的意思。你若没有这个因缘,这件事不成功。你一定要依赖它,那就叫做「待」,这个待有这样意思。

「二、施设观待」,头一个是「生起观待」,第二是「施设观待」。这个「生起观待」怎么讲呢?「生起观待者: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谓由诸因诸缘」,这个蕴的生起,它一定要假藉诸因,很多的因、很多的缘的势力。或者是因的力量,叫「势」;缘的力量,叫「力」。或者也不必这样分别,就是诸因诸缘的势力。这个因和缘啊,主要的力量是因,次要的力量是缘,或者这样分别。

譬如说是我们种的这个谷,这个谷的种子种在地下了。这个种子是因,其它的土、水、或者是肥料、或者是阳光、或者也有风,这些都是缘,就这样说喔。

现在这里是说「诸蕴」,就是我们的这个生命体的果报。这个果报的因缘呢?种子,也是种子是因,业力是缘。业力帮助这个名言种子成熟了,因缘和合了,这个色受想行识现起了,一剎那间色受想行识现起来,这叫「诸因诸缘」的「势力生起诸蕴」,生起了色受想行识的蕴。

「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蕴,它能够现起来,它一定要凭借诸因诸缘才可以。没有因缘的时候,色受想行识它不能现起。

譬如说是我们人,一剎那间我们投胎了。投胎了,这个色受想行识现出来了。为什么没有现出来天的色受想行识呢?没有因缘。没有那个因缘,所以不现起。也没有三恶道的色受想行识现起,就是没有那个因缘。也就是…或者你已经有,但是不发生作用。为什么人的因缘、这个蕴现起了?因为人的这个因缘发生作用了,所以叫做「要当观待诸因诸缘」。这个蕴的现起,这个蕴一定要观待诸因诸缘才能现起,这就叫做「生起观待」,不然它不能现出来。

从这里看出来呢?诸因诸缘是自性空,它本身没有体性。要现起,要凭借因缘才可以,凭借因缘才能现起。所以这样…你这样一观察呢?很多的佛法的智慧,从这里出来了。

这个怎么叫做「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就是这样思惟,第一个要思惟这个观待的道理,一切法都是具有观待的道理的。

说我们这个臂,这个臂为什么能屈伸呢?因为这里有个节。有个节,所以可以、能屈伸。所以屈伸要观待这个节。说我们为什么会走路?因为你有足;若没有足这件事不可以,你不能走路。所以一切法都是要观待因缘的。

「施设观待者」,这个生起的观待这样讲,这个施设的观待怎么讲呢?「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

「施设」实在就是安立的意思。没有这件事,我们把它安立出来。这里没有房子,没有房子把这个房子造出来,那么这叫做「施设」、叫做「安立」。说我们没有这个书桌,没有书桌我们摆上一个书桌子,这叫「施设」。那这指什么说的呢?

「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这个诸蕴有生起观待,也须要有施设观待,就要有名、要有名句文身才可以。

这个「文身」啊,「身」就是体的意思。这个「文」是什么?文就是字,一个字、一个字,我们文这个一块、一块这个字。这个文就是字。

这个「名」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字,用多少个字组织起来成为名。说「房」,这就是一个字,也就是一个名,也就是各式各样…或者「灯」、「光」,就是这些名。因字而有名,因名而有句,多少个名组织起来,称之为一句。多少句呢?就是成为一段了。很多、很多的段落,就是一篇文章了,或者一部书了。这叫做「施设」。

现在这个生起观待,生起了一件事,这件事叫什么名字呢?叫做「蕴」,名之为蕴。就是施设,用这个蕴来表示这件事。如果没有这个蕴的施设,你没有办法观。没有这个施设的观待,你没有办法去观察,你心不能动。因为没有名字的时候心不能动,心不能动就不能观察。所以有生起观待,还要有施设观待。所以这个观待有两种,生起观待、施设观待。

此蕴的施设,此蕴的安立,蕴的这个名字的安立,「要当观待名句文身」,要凭借名句文身。「是名于蕴生起观待、施设观待」,这是把前面这一段总结起来。

「即此生起观待、施设观待,生起诸蕴、施设诸蕴,说名道理」,这个生起观待、施设观待也就是表达了生起诸蕴、施设诸蕴的事情,这就叫做道理,就叫做观待道理。

这个【唯识】这个法门,不管是《摄大乘论》也好、《瑜伽师地论》也好、《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辩中边论》这些论,它说的法门,你若和其他的法门对比起来,它说得微细,它说得很微细的。你心一动就开始了,就从那里给你…就观察了、就开始了,和别的法门不同。加上玄奘法师是人,他的文好,他再懂得文,由文翻成文,我们和其他的这些翻译的法师对比起来,都感觉到玄奘法师翻得微细;稍微有一点曲折的地方,他能翻出来。你别的法师,你对照起来,就没有,看不见了。就是他一个有的时候有意的把它略去了,有的时候也因为对汉文的学习要再努力,这地方有点关系的。所以我认为玄奘法师他翻的这些经论,不管你是那一个学派,你不要有门户之见,你就是学习、学习,你会增长很多智慧。

「说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说为观待道理」,这是结束这段文。这个说明这个观待的道理,这是修瑜伽的方便。你想要修止观,你想要修行,这个「生起观待」是你修行的一个方便。你知道这件事了,你修行的时候会很顺的就相应了,你若明白这件事的话,「是故说为观待道理」。这观待道理这么样解释,但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另一个地方,还有很多解释的。

 

云何名为作用道理?谓诸蕴生已,由自缘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别。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甞味、身能觉触、意能了法。色为眼境、为眼所行,乃至法为意境、为意所行。或复所余如是等类,于彼彼法别别作用,当知亦尔。即此诸法各别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说名为作用道理。

「云何名为作用道理?谓诸蕴生已,由自缘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别。」这底下解释什么叫做作用道理呢?

「谓诸蕴生已」,谓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蕴,它已经因缘和合现起来了,由无而有了。

「由自缘故,有自作用」,由它本身的因缘。比如说色有色的因缘,受想行识有受想行识的因缘。这个色呢?包括眼耳鼻舌身,前五根都是色、都是色蕴。那么眼有眼的因缘,耳有耳的因缘,乃至身有身的因缘,都有它本身的作用。

「各各差别」,互相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因缘是不一样的。这底下就详细说出来。

「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这眼它的作用,它能见色。这个地方呢?见闻包括根和识,这个眼根它能够见这个色,见这一切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的这些形相,它的功能能把这个形相现出来,当然还要假藉光明现出来。但是能了别,了别这个色相,那是识的作用。但是若没有眼根,眼识也不行,所以这个眼能见色,有根、有识的合在一起的,都包括在内了。「耳能闻声」,这个耳有这样的作用,有闻声的作用。「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觉触、意能了法」,鼻有能够嗅这个香味的作用,或者是好香、或者是恶香。舌能够尝味。身能够感觉到触,或者是涩滑、或者是冷热。意能够了法,能了别各式各样的事情。

这个色声香味触也是法,是法里面的一部分。「意能了法」这个「法」字,包括了色声香味触,还有它没有包括的其他的一切法,所以这个法是通名,这范围很广大了,「意能了法」。这就是六根、六识有取境的作用。

「色为眼境、为眼所行」,那么色声香味触法有什么作用呢?色为眼的所缘境,那么这也是它的作用之一。「为眼所行」,为眼根所活动的境界。若没有色了,这个眼根所活动的地方没有了,「为眼所行」。

「乃至法为意境、为意所行」,有了声、声音是耳所活动的地方,乃至到第六这个法,过去、现在、未来;世间法、出世间法,这是意的所缘境,是「意所行」,所活动的地方,那么这也就是它的作用。

「或复所余如是等类,于彼彼法别别作用」,这个「所余」,所剩余的。前面这是说十二处,内六根、外六境,十二处。如果把六识也放在内,就是十八界了。那么十二处、十八界,或者是把第七识、第八识也加在内,各有各的境界,各有各的作用,所以叫做「所余」,所剩余的。

「如是等类」,就是一类一类的,眼识一类、耳识一类。眼只能在色的境界上活动,而不能在声音那上活动。耳识、耳根只能在声音那里活动,而不能在色上活动,所以是一类、一类的,一个范围、一个范围的。

「于彼彼法别别作用」,于这一法、这一法都是各别、各别的发生作用。所以眼有眼的作用、耳有耳的作用,乃至身有身的作用、意有意的作用。「当知亦尔」,你要知道也是这样子,每一法都有它的作用。

「即此诸法各别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说名为作用道理」,就是前面说这一切法,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法,都有各别的作用,这样的道理也是你修瑜伽的方便,你也须要明白这件事的,皆说名为作用道理,这样意思。

 

云何名为证成道理?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证验道理。

「云何名为证成道理?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证验道理」。这底下说这个「证成道理」,证明这件事成立了,是的,是有这样道理,那叫「证成道理」。

「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什么道理须要证成呢?「谓一切蕴皆是无常」,色受想行识都是有变化的,它不是不变的。不变名之为常,有变就是无常了。

因为什么它会变呢?「众缘所生」,因为它是很多的因缘才成就这件事。成就这件事,它本身就不真实了,所以它会变。这个众缘所生,这个缘本身也要变,所以众缘所生也非变不可。一变了的时候就苦了,人就会感觉到痛苦。

比如说这个快乐的事情,人不感觉苦。但是快乐的事情要变,若变的时候就苦了,所以称之为坏苦。这个原来是没有苦的,但是这个因缘一变就有苦了,所以一变就是无常,无常就是苦。因为苦的关系,就可以知道是空的,不是真实的,它不是真实的。原因啊,我们人的…就是因为执着有我,我要这样子就这样子,我要那样子就那样子。你说有苦,我可以把它消灭了它,叫它不要有。当然我欢喜这件事,我可以把它拿过来;不欢喜的,把它消灭了它。所以这个人有我的时候,会这样子安排这件事。但事实上做不到。做不到,就可以知道是没有我的,所以叫做空。

这个「执着我」有两种,就是「即蕴是我」、一个「离蕴」有一个我。即色受想行识是我,这是「即我」;第二个是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我,这个执着有我,分这么两类。

这个空呢?「即蕴无我」,叫做「空」;「离蕴无我」叫做「无我」,是这样意思喔。离蕴无我,那叫做「我空」;即蕴无我,叫做「法空」,因为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因缘有的、都是毕竟空的。色受想行识自性空,也是无我;「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我」这个我也没有,叫做无我。这样…可以这样分别。

这是说,为什么一切蕴是无常的呢?因为是众缘所生,所以是无常。无常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苦。因为苦,所以感觉到作不得主。苦若来的时候你不受还不行,此是苦逼迫性,你不能排斥的,你排不出去的,那么就可以知道是无我。无我就是空无我,就是空。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不相信佛教的人来说,也能知道世间上是无常。无常的道理能明白多少,但是对于苦的道理不太明白,对于苦的事情不是太明白。世间上为什么苦?我们一般人不知道,有智慧的人都未必知道,也未必知道是苦。

譬如说是我们举出一个道理,在《阿含经》里面说出个道理来。这《阿含经》应该学。我们学这个大乘经应该学,《阿含经》也应该学。《阿含经》说出个什么道理呢?佛有一天问诸比丘,说是远远的那个树林子里面,这个木生所出来那个枝叶,这个叶落下来了,有外边的人来了把这树叶子偷走了,把这树叶子偷走了,你心里面感觉什么?问诸比丘,你心里头感觉怎么样儿?说,我没有什么感觉。它偷走就偷走嘛,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好像照常的,一点影响也没有。佛说,是。如果你的衣服,你的衣、你的钵,或者你住的房子被人家破坏了,你的房子、玻璃窗户被人破坏了,把你的衣、钵都偷走了,你心里头…说这时候不舒服,我心里面会不舒服。说为什么呢?为什么你的衣钵、你的衣食住被人偷、被人盗取了、破坏了,你就会感觉到不舒服。那个树叶子被偷走了,你为什么就不感觉什么呢?说:这个我不懂,我不知道。佛说:就是因为你对树叶子,遥远的那些事情,你没有执着,你不执着,不执着是我我所,所以他偷走了我无所谓。你自己的生命有关系的事情,你执着是我、是我所了,所以他若把你的衣偷走了,你就不行。执我、我所换一句话就叫做爱,说我也是有爱,我所也是有爱,就是有爱的关系。所以这样说,这个不舒服的感觉就是苦的感觉,这痛苦的感觉从那儿来呢?从爱来的。这个佛…你看佛就是…说世间是苦,无常是苦,从你本身的生活上来开示这件事。

这件事在《阿含经》你看到这里,你想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我的哥哥、我的弟弟若死了,我心里会痛。我的姊姊、我的妹妹死了,也心里会痛。别人的哥哥、别人的弟弟死了,我心里不感觉什么。因为什么呢?没有我、我所,你对他没有爱的关系。自己的哥哥、弟弟、姊姊、妹妹死了,有爱。有爱就有苦。没有爱就没有苦。

所以是无常啊,我们人世间的人,思想稍微细腻一点的人,也能知道无常的道理,知道多少。但是这苦不一定知道,不一定明白。

原来是在佛的开示里面知道,因为什么是苦?也就是因为是爱。爱为什么是苦?爱无常了,所以是苦。但是我们人呢,还非要爱不可,所以就是非苦不可了。所以是苦。「众缘所生,苦、空、无我」。这件事啊,因为无常知道多少啊,可是从无常若变了的时候会生苦,我们还不大明白。所以严格的说,无常也不明白,也不明白什么叫做无常,也还是不明白。

我现在心里头想到梁武帝梁武帝的确我也认为很了不起,很了不起,能讲《大般涅槃经》、能讲《摩诃般若波罗密经》,有著作,你看有这么大的智慧,在佛法里面,他也是用过功了的人。但是若是作了一个梦,我好像说过,有人把这个土送给他,作梦醒了。醒了向他的大臣讲,大臣说:这表示你能统一中国。因为他还是半璧天下,只在金陵做皇帝,北魏这一大片土地还不属于他,这表示你要统一中国。啊,他的贪心就来了,派他的大儿子萧明(注:昭明太子萧统?)要统一中国。大儿子领了四十万军,一下子变成俘虏了,都叫北魏俘虏了,还有这种事情。你看学习佛法学到这么程度,结果是还有这一念贪心。这一念贪心,他从此就开始倒楣了,就是还是不知道苦啊!对这个「苦」字还是不太明白。这个我,要扩大我所,我、我所还要扩大这件事。

这个佛法的道理不是容易明白,所以要「证成」。为什么是无常、是苦、是空、是无我呢?要证成,要假藉因缘来证成一下,喔,是苦、是无常。问题在这里喔。

「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这个证成,怎么样证成法呢?有三种量,如实的观察,这就叫做「证成道理」。

这个「三量」,怎么叫做「三量」呢?「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这个「至教量」怎么讲呢?「至」就是极,至者,极也。到了极点了,不能够再向前进了,到了极点了,叫做「至」。指什么说的呢?就是这个教法,所说的道理。这个「教」,表示一种道理,达到极圆满的程度了,叫做「至教」。这个「量」字怎么讲呢?量是「正知」的意思(中正的正,知识的知),正确的知识,可以以之为准的。你合乎它,那就是正确的;你与它不合,不合,那就是不正确的。正确的知识,叫做「量」。这个至教量,当然我们佛教徒,我们尊敬佛,以佛说的教法,名之为「至教量」。佛是极圆满了的人,大圣人,我们对他是有信心的,可以相信的,他说的道理我们相信,所以叫做「至教量」。那么这个至教量,佛说了,「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所以我相信。符合至教量,所以这就叫做证量道理(注:应是证成道理。)。由佛说了,所以可以证明这件事,别人说的,别人说的那不一定,佛说的可以,我们可以信赖。所以「由至教量故」,所以相信这个道理,那么这就叫做「至教量」。

我们通常说这个「三法印」,就是佛说的这些经,修多罗,佛在世的时候佛说法,佛的弟子都听到,亲在佛前听佛说法,那么这些人又是成为圣人了,或者得无生法忍的这些大菩萨,得了阿罗汉的这些圣人,他们本身证悟了真理,又是听佛说法,所以他会知道这部经是「佛说」的、是「不是佛说」的,他知道。佛灭度以后的佛弟子,我们也没有看见佛,也没有听佛说法,我们怎么知道这一部经是佛说的、不是佛说的?我们凭什么可以知道?佛告诉我们,要符合三法印、符合一实相印,那么就可以相信,这么样讲。这也就是有至教量,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是这样意思。佛不是说一定像我们一般的,说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有什么东西证明说这一部是佛说的经,是佛说的,佛不这么说。佛说那一部书里面和佛说的道理是相契合的,那就是佛说的。佛这么讲,佛这样讲。所以这叫做「至教量」,这样意思。

「由现量故、由比量故」,这个就是另一个说法了,这个「现量」怎么讲呢?这个「现」就是现前、出现,出现在眼前,出现在我们心识之前。如果说是,我们现在这个窗户是玻璃窗,如果是用纸糊的或是一道墙隔住了,墙外面有什么事情,不现前,我没看见,就是不现前。那么中间有障碍,那就是不现前。那不现前的事情,不叫做「现量」。要现前,出现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之前、眼耳鼻舌身前五根之前,我们能得到正确的知识,我们从这里得到正确的知识,那就叫做「现量」。这「现量」的意思就是你没有…中间当然没有障碍,你没有迷乱,没有分别。

这个「迷乱」怎么讲呢?这个《因明入正理论》上讲,它说出个例子来,譬如在夜间,夜间的时候,有人把像我们在佛前烧的那个香,那香点着了,你在那拿着它,在那儿转一下,我们旁边看的人就是有一圈,一圈明,一圈的光明,叫做香…叫做「火轮」,一圈。其实只是一点点的火嘛,并不是一圈,这叫做「迷乱」。我们这个肉眼迟钝,所以就是看见是一圈。你若认为是一圈,那就是错了,所以叫做「迷乱」,要把这件不算数,这是一个简别。

第二件事呢?要无分别。就是你譬如说我们的眼识看见光的时候,看见光的时候,我们是心里面说「喔,这是光」,已经不是眼识了。这「光」就是有名字了,这是第六意识才有名字,眼识没有名字。眼识看见光,只是一个明…眼识在那里明了一下,但是它没有说话,眼识是不会说话的。它没有名字,所以不会说话,这个时候眼识所见的这个光是对的;若第六意识说出来的话,也可能是对、也可能错,就靠不住了,所以那就不叫做现量。所以「现量」的条件,就是不要分别,不要加以分别,而也没有一切迷乱的境界,它能够得到正确的知识,这时候叫做「现量」。

这个《因明》上说这个「现量」这个事情,用这个「现量」、「比量」,「宗因喻」,用这个同人辩论,辩论道理,也是一种方法。大家讨论道理的一个规则,不可以犯错误,也是可以喔。但是若是从佛法的观点来看,那我认为还不能说那就是正确的知识,还不能那么说。

我说出个道理你听喔,刚才说这个「观待道理」,一切法是因缘所生,都是虚妄不真实。你这种…知道一切法是因缘所生,不真实的这种智慧,要听佛说法,还要经过一番修行,你才能成就这种智慧。

譬如说我们这个眼识或者乃至到第六意识,不加分别的时候,你能看见诸法实相吗?我认为不能!因为你没成就佛这种无分别智、后得智,你都没有成就,你那里面还隐藏着执着的。虽然它没有说话,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也不行,那个执着心还在那里。

说那个小孩子天真无邪,啊,说他「哎呀,这个天真无邪很清净」,其实很多的垃圾都隐藏在那里。小孩子天真可爱,其实不是、不能那么解释。他的那一分…那个清净心里面很多的污浊都在那里头。等他的眼耳鼻舌…,成熟了,很多的东西都出来了,那怎么能算清净呢?他的知识是正确的?不能这么说!

所以这个《因明》上说这个道理,就是姑妄言之,我认为是姑妄言之。当然这个陈那菩萨也是大智慧人,他对这件事很有研究。当然那个时代,佛法在印度,这个外道很兴盛,常是同佛教徒辩论,所以须要立出个规则来,这也是对,也不能说不对。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4 问答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5 问答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须菩提(解空第一) 听故事长信心[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远离邪见[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81.第三只狐狸 The Third Fox[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一发大心,即胜小乘[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138.戒源和尚妙老示寂 Venerating Venerable Miao, source of ..[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坛经》小扎(谭毅)[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水果肖像[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功德毁坏四因[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七、观想不出来怎么办?[栏目:密宗五加行十七种疑难汇解]
 山水说(周讯)[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