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一、明四缘依十五处立十因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9
【论文】
 
八‧一 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差别故,立为十因。云何此依十五处立?
 
 
 
【疏翼】
 
  第一辨前缘法广第十八颂前三句中,第二傍乘义明十五处等。
 
 
 
【述记‧卷四十五】
 
  就答缘中有二,上来、已辨四种能生分别缘已;自下、傍乘辨缘依处建立十因。
 
  此中有三︰第一、总标[1]「如是四缘依十五处」等,显前四缘依十五处说为十因问起下文,第二、正答,第三、总结「傍论已了,应辨正论」。此即初也。
 
  显四缘摄法尽,义别,更立[2]。
 
【论文】
 
八‧二 一、语依处:谓法,名想所起语性。
 
 
 
【疏翼】
 
  第二、正答。
 
 
 
【述记‧卷四十五】
 
  下、答中,有四︰第一、明十五处立其十因[3]。二、辨十因与二因相摄。三、明四缘依处等[4]建立,与十因二因相摄。四、明因[5]缘依处等得果多少。
 
  又解︰今此标宗,言四缘义别依十五处立果多少。自下释中,初、依十五处立为[6]十因,次、明[7]四缘依何处立等,后、辨得果。其十因二因相摄,但是因明十因傍义,故非别门。
 
  出依处体。
 
  言「依处[8]」者,非是语[9]与因别体。语[10]即依处,是持业释[11]。下皆如是与因一体。然「依」者,于义,俱第七啭声。即于语体上,立随说等因义也。
 
  如《大论》第五[12]、三十八[13]、《显扬》十八[14]、《对法》第四[15]、《中边》[16]俱辨此因。
 
  然《大论》三十八,但有三种十因[17],及五果体,无依处摄[18]。《对法》唯有六[19]因之名[20],亦非周悉。《显扬》十八,初有十因[21],后辨因依处。《大论》第五,辨因依处[22],不别明因[23]。三十八及《显扬》云︰随一切法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是彼诸法随说因。彼论文势,似取诠一切法之名、想、语三法,为因体[24]。
 
  然今此文正解彼意,但取法,及名、想三法,所起语,是此因体。所以者何?但言依语依处立此因,故唯语为自性。不尔,即应言依「名、想、语[25]依处」立此因也。
 
  此中即以诸法为果[26],以名、想、言[27]说为所依因,言说正是诠诸法因也。言说是语性,语性总言,即通三性语业为体。唯佛是善,余皆无记;然有表示故,语可言善、恶。然实二性[28],  名虽即语之差别,无表示故,不如其语;语是业性。以[29]除佛外,名皆无记。或可大乘,离声无体,故名即通三性[30]。但以三相及得例难[31],同所依故[32]。不可言三[33]相是共有因,不同于名[34]。大乘共有因,义皆通故[35]。
 
 
 
【论文】
 
八‧三 即依此处,立随说因。
 
 
 
 
 
【疏翼】
 
  第一出语依处及建立因中,第二建立因。于中分三︰一、建立说因,二、释立所以,三、望所为因。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五】
 
  此显「说因」依「语依」立,不是异体,依体立义也。
 
 
 
【论文】
 
八‧四 谓依此语,随见闻等,说诸义故。
 
 
 
【疏翼】
 
  第一出语依处及建立因中,第二释立所以。
 
 
 
【述记‧卷四十五】
 
  此、释依「语」立「说因」义。谓诠一切法,起名,想[36]取其相状,方有言说起。即依此语随见、闻、觉、知后,或随彼所见等事,说诸义故,依语立因。
 
 
 
【论文】
 
八‧五 此即能说为所说因。
 
 
 
【疏翼】
 
  第一出语依处及建立因中,第三望所为因。
 
 
 
【述记‧卷四十五】
 
  此、释因义。
 
  对何为因?
 
  「此即[37]能说」之语,「为所说」一切法因。古师云:所说一切法是此因体者,不然。若尔,即以言说为果故。
 
  其见、闻等[38],如九十三[39]及《对法》第一[40],《枢要》[41]等会[42]。
 
  言「随」者,是随逐义。即随所见、闻等事,起语言说。《大论[43]》等并同此文[44]。然有漏无记随说因,果通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法,是持业义,以无记即因故。既以无记为果,诠无记事之言[45]说,说与无记为因,即依士释。
 
  若前解,因唯有漏无记。后解,即通有漏无漏三性所摄。其染净此因,准此可解。
 
 
 
【疏翼】
 
  以上第一出语依处及建立因中,第二建立因讫。
 
 
 
【论文】
 
八‧六 有论说:此是名、想、见,由如名字,取相执着,随起说故。
 
 
 
【疏翼】
 
  第一出语依处及建立因中,第三会违。于中分二︰一、举《集论》违文,二、会何以违。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五】
 
  此、会相违[46]。
 
  「是名、想、见」者,《集论》中说[47]。「由如名」等,是彼[48]释文。此因「名、想、见」三法以为自体,谓「想、见」二法如能诠「名」字,而「取」境「相」及兴[49]执着。「想」,能「取相」,「执着」由「见」。「如名字」起「取相执着」已,「随起说故」,即以三法为因,所生之言[50]说,是其果也[51]。
 
 
 
【论文】
 
八‧七 若依彼说,便显此因,是语依处。
 
 
 
【疏翼】
 
  第三会违中,第二会何以违。
 
 
 
【述记‧卷四十五】
 
  若依彼文,「因[52]」性是三法。三法与「语」为「依处」,名「语依处」。语之依处,亦依士释。若依此解,即显此名、想、见因,是语之依处,三法为因体故。
 
  问︰有[53]何所[54]以,二论相违?
 
  答︰二论意别。论虽无会,今意释言。若《大论》等,以一切法为果,以说为因。约所诠是能诠之果,即能、所二诠解因、果。《对法》无着以生起为因果。即依名、想、见,起言说故,亦不相违,各据一义。故《对法》云「随说能作」。「随说」者,语也;随说之能作者[55],名、想、见也。
 
  又《大论》约贯通诸法诠境,以说为因,《对法》唯依染分相生,以说为果,不相违也。
 
 
 
【疏翼】
 
  以上第一明依十五处立十因中,第一出语依体及建立因讫。
 
 
 
【论文】
 
八‧八 二、领受依处:谓所观待,能、所受性。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二出领受依处及建立因。于中分二︰一、出体,二、立因。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五】
 
  「观」者,对也;「待」者,藉也[56]。即是此因通能、所受。然所假藉能、所之[57]受方是,余非。
 
  然有人云[58]:唯三受为体者,不然。亦待食等,而求啖等,即以所待食为欲因。若待情欲方求饮食,即[59]以受为食因。然领受处通能、所受。不可言欲。欲不遍故,非受性故。即观于此,随是能所受,领彼所、能受果。或生[60]、住[61]、成[62]、得[63],此所待与所生等为因也。
 
  然《大论》等[64],皆言︰待此,若求,若取[65];即所待受,为所求等因。
 
  三十八等云︰观待足故[66],足为因故,有往来业[67]。未必以受为因,所待非受故。
 
  又此论云:通所受故。然此所待,若能所受,皆此因摄。有以能受为因,能受为果,如待苦为乐;有以能受为因,所受为果;有以所受为因,所受为果;有以所受为因,能受为果;四句别也。所领受法,亦名领受故[68]。
 
  今于能受,唯取受数。一、常遍诸心,二、五受[69]分位别。别境等法,不常偏诸心。作意等四,无五分位故[70]。触虽有尔,然于所受非领属己,不如于受,所以不取。
 
  其所受中,通一切法,但除自[71]种子因缘之法。此因疏故,唯疏相待,方是此因。如种望芽,内种望现,皆非此因。不尔者[72],下应言得等流果,以不得故,唯疏相待者得,即亲所待皆是引发,牵引等摄。
 
  问︰何故说因缘是牵引生起摄故,亦是定摄等摄?说待因是观待,复是牵引等摄,竟有何失?
 
  答曰︰以名远故。名「观待」者,即要非亲、定异等因,名相通故。
 
  又解︰若亲相待,亦是此因。下此果中但据疏远,不言亲者,故不说得等流果等也。此解为胜。
 
  又解︰观待情欲是观待[73]义,要境待情、情待境方是,即能、所受性。以种望芽,非情能、所[74]观待,故非此因。
 
  问︰若尔,何故言「足为因故,有往来业」?
 
  答︰亦是内法,情所待故。因缘芽等法,非情所待,情所待时,非因缘故。前说正义,既所受中以所待为因,芽待于种,亦可此因。且无记之因,若无记即因,唯有漏无记性,果通漏无漏三性等法。若果是无记,与[75]无记为因,即因通三性漏、无漏,果唯无记[76]。余染等,皆准此知[77]。
 
 
 
 
 
【论文】
 
八‧九 即依此处,立观待因。谓观待此,令彼诸事或生,或住,或成,或得,此是彼观待因。
 
 
 
【疏翼】
 
  第二出领受依处及建立因中,第二立因。
 
 
 
【述记‧卷四十五】
 
  此、显依处,依之立因。
 
  《大论》等意势,与此同[78]。
 
  此显观待因果于四处[79]转,但除亲因缘[80]。
 
 
 
【疏翼】
 
  以上第一明依十五处立十因中,第二出领受依处及建立因讫。
 
 
 
【论文】
 
八‧一○ 三、习气依处:谓内、外种未成熟位。即依此处,立牵引因,谓能牵引远自果故。
 
 
 
【疏翼】
 
  第一明十五处立十因中,第三出习气依处及建立因。
 
 
 
【述记‧卷四十五】
 
  谓「内、外种未成熟位」:谓有漏、无漏种子──内、外种子,一切未为善友力等所润、贪爱等所润、水土等所润──皆名习气依。以未为润时,但能牵引远自果故。不问同异,性相称故,名为「自果」[81]。且净因中,与能证涅槃清净之法为远因。勿见《大论》等言此因证得涅槃为清净因[82],便言此果是无为法。无为疏远,非因生故,论不说得离系果故。 
 
  今此因亲,此三性之因、果随因性,因缘亲生增上生故,能引等流增上果故[83]。或染因中,亦与果异性︰谓异熟因,果唯无记,因通善、恶也[84]。若无记即因,果唯无记[85]。若无漏即因,果唯无漏。善、不善即因,果通三性。若无记之因,因通三性,果唯无记,如理应思。《大论》[86]等同。
 
 
 
【论文】
 
八‧一一 四、有润种子依处:谓内、外种已成熟位。即依此处,立生起因,谓能生起近自果故。
 
 
 
【疏翼】
 
  第一明十五处立十因中,第四出有润种子依处及建立因。
 
 
 
【述记‧卷四十五】
 
  即前种子为善友等力润已去,名有润依。以能生起近果,如净因与近菩提为因缘者是[87]。此中但与前所润、未润别,更无别体,果性等并与前同。《大论》[88]等亦同。
 
 
 
【论文】
 
八‧一二 五、无间灭依处:谓心、心所,等无间缘。
 
 
 
【疏翼】
 
  第一明十五处立十因中,第五出无间灭依处。
 
 
 
【述记‧卷四十五】
 
  即心、心所法之等无间缘,以心、心所法为果也。
 
  此缘如前辨[89]。因随何性,果通三性[90]。各唯自识[91],唯以心、心所为体故[92]。
 
 
 
【论文】
 
八‧一三 六、境界依处:谓心、心所,所缘缘。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六出境界依处。
 
【述记‧卷四十五】
 
  体通一切法,果唯心、心所。有漏、无漏等,并通因果。若以未来为因,果非现在,非因前而果后者,今亦不然。相分现在,义似未来,无实未来。故所缘缘,无不有果[93]。此三十八说此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所[94]故[95]。
 
 
 
【论文】
 
八‧一四 七、根依处:谓心、心所,所依六根。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七出根依处。
 
 
 
【述记‧卷四十五】
 
  体是六根,即通八识[96];五根为体,果唯是心、心所。此[97]前三[98]果,果性皆同,因准可知。
 
  然无间缘谓现在时为缘,非在过去。过去无故,即现在有力能,用[99]开导法令未来生故。入过去时,其用方显,果现前故,处所空故。
 
 
 
【论文】
 
八‧一五 八、作用依处:谓于所作业、作具、作用,即除种子,余助现缘。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八出作用依处。
 
 
 
【述记‧卷四十五】
 
  谓于「所作业」、「作具」之作用。如釿、斧等,有斫、伐等用。
 
  「即除种子,余助现缘」者,谓除内、外种生现,种生种,现生种,及亲助缘,余一切法疏助缘,皆是。
 
 
 
【论文】
 
八‧一六 九、士用依处:谓于所作业、作者、作用,即除种子,余作现缘。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九出士用依处。
 
 
 
【述记‧卷四十五】
 
  谓于所作业,能作者之作用。即取前所除中,正作之士用亲助缘者。其果宽狭,同前作用。「作用」、「士用」必同「所作」故[100]。不取亲者,非因缘故。此二果通漏、无漏,三性因亦尔。
 
  然此二及前五[101]无记即因。除无间缘及根依处,余依处果通漏、无漏,彼二果唯有漏。有漏二因,是无记故,不生无漏也。此依六识作法。若七、八识有漏[102]无间缘,无记即因,果通无漏。七有漏根,六无漏故,依[103]无记为因。
 
  除无间缘及根,余[104]因通漏、无漏三性,此依六识为论。若依第七识,无漏无间,有漏可生[105]。无记之因,其无间缘,因亦通无漏。根中应分别色根、意根,各有异故[106]。
 
  然此中士用、作用,唯约有情士夫用等说,故下言唯得士用果[107],不言得离系等果故[108]。今亦通取,非但内有情也。
 
  然作用、士用,皆第三啭声。梵云「羯剌拏」[109],是作具作用;「羯剌多」[110],是士夫作用;故二别也[111]。然《大论》三十八说唯除种子,所余诸缘,名摄受故。此乃助成摄[112]。
 
  若依《瑜伽》三十八,无记因中于法[113]有士用[114],以地、水等为士用[115];日及锄治,为作用。
 
 
 
【论文】
 
八‧一七 十、真实见依处:谓无漏见,除引自种,于无漏法能助引证。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十出真实见依处及总建立因。文分为二︰一、出依处,二、总依六处建立摄受因。此即初文。
 
 
 
【述记‧卷四十五】
 
  谓一切无漏见与一切无为有为法为因。除见因缘[116]自熏成种以外,望余皆是此因。以因缘引发[117],是引发因中摄。于无漏有为俱生法,「能助」令同所作,或令增长故。于后有为无漏,「能引」,前引后法也;「能证」,即与无为为因也。此显胜果。
 
 
 
【论文】
 
八‧一八 总依此六,立摄受因,谓摄受五,办有漏法;具摄受六,办无漏故。
 
 
 
【疏翼】
 
  第十出真实见依处及总建立一因中,第二总依六处建立摄受因。
 
 
 
【述记‧卷四十五】
 
  前六依处[118],是「摄受因」体。以前五依,疏所摄受故,成办三界有漏诸法。若六合,疏所摄受,办无漏法,即第六依不通有漏也。助成因缘,名为摄受[119],故除因缘亲能生法。故《对法》言︰如田、水、粪等,望谷生芽[120]等。虽自种所生,然增彼力,名摄受因[121]。
 
  然随所应,有五,有六。非诸有漏,皆具五等。心、心所生,皆具五依,非心、心所即便无故。
 
  此中前五,通无记因,后一非也。随其所应,三性应思。
 
 
 
【疏翼】
 
  以上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十出真实见依处讫。
 
 
 
【论文】
 
八‧一九 十一、随顺依处:谓无记、染、善现、种诸行,能随顺同类胜品诸法。即依此处,立引发因,谓能引起同类胜行,及能引得无为法故。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十一出随顺依处及建立因。
 
 
 
【述记‧卷四十五】
 
  谓三性法,通无漏也。
 
  「现种诸行,能随顺同类胜品诸法」,「同类」言,简异类为因,唯望自性。然「胜品」言,简自同类与下品为因。《大论》第五等云:无记与善染为因,谓本识中各别[122]自种[123]。然望现行,亦性同也[124]。即与涅槃亦为因也[125]。同《大论》[126]等现行[127]引种、种引现、现引现、种引种,皆是此因。
 
  此以性论之,则狭[128];以果论之,则宽;随其所应。《显扬》[129]等论云:欲界法与三界无漏[130]为因;色界与色界、无色界、无漏法为因;无色与无色,及无漏为因;无漏与无漏为因。不言与下法[131]为因也。果望自类,其性必同,界系有异[132]。
 
 
 
【论文】
 
八‧二○ 十二、差别功能依处:谓有为法,各于自果,有能起证差别势力。即依此处,立定异因,谓各能生自界等果,及各能得自乘果故。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十二出差别功能依处及建立因。
 
 
 
【述记‧卷四十五】
 
  此唯自性,设他性,唯相称。谓善业定引人天第八识,非恶趣。以相称故,故非别性不相称为因──谓自界法与自界为因;自界中自性,与自性为因;自性中色,与色为因;色中内,与内为因;内中长养,与长养为因……如是等[133];故云「如是等」也。及自乘种子望自乘有为无为果各尔,即净因也。以界论之,则狭;以性论之,则宽。其《大论》[134]等同[135]。
 
  果易故,不说。谓于有为因能起果;若于无为因,能证彼果。「差别势力[136]」自性相称,名「定」。不共他,故名「异」也。
 
【论文】
 
八‧二一 十三、和合依处:谓从领受,乃至差别功能依处,于所生、住、成、得果中,有和合力。即依此处,立同事因,谓从观待,乃至定异,皆同生等一事业故。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十三出和合依处及建立因。
 
 
 
【述记‧卷四十五】
 
  以前六因[137]为性[138]。
 
  不取言说,以疏远故。言说与法不相和合,势疏远故,不取为性[139];因既即前[140],其果亦尔。于生等果,约一事业也。因通漏、无漏,一准于前[141]。
 
【论文】
 
八‧二二 十四、障碍依处:谓于生、住、成、得事中,能障碍法。即依此处,立相违因,谓彼能违生等事故。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十四出障碍依处及建立因。
 
 
 
【述记‧卷四十五】
 
  此相违、不相违中,因通漏、无漏,果亦尔。令[142]有为无漏不生,无为不显故[143]。
 
  然领受[144]及此后三因[145]皆[146]同《瑜伽》第五[147]言于生住等果[148],不言余者,余因狭故。此四宽故。
 
  然《大论》[149]、《显扬》[150],但于有后三有于生等之一果言[151],观待中无[152]。此中观待宽[153];彼论[154]唯望情欲[155]作法,其性狭故,三十八唯依于生以明障碍据胜显故。六相违中,唯此胜故[156],亦不违也。
 
  此中无记、染、善,皆应准知[157]。
 
  大乘灭相虽不待因,相违因与后后法为生因,与前前[158]法相违,名相违因,非与前法灭为因也[159]。
 
 
 
【论文】
 
八‧二三 十五、不障碍依处:谓于生、住、成、得事中,不障碍法。即依此处,立不相违因,谓彼不违生等事故。
 
 
 
【疏翼】
 
  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十五出不障碍依处及建立因。
 
 
 
【述记‧卷四十五】
 
  翻于上障碍依处,其相可知。
 
 
 
 
 
【疏翼】
 
  以上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中,第一明十五依处立十因讫。
 
 
 
 
 
 
 
 
--------------------------------------------------------------------------------
 
[1] 「总标」二字,《金藏》有,余无。
 
[2] 《瑜伽》卷五云︰
 
十因者,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藏文作「'phen pa/」﹞因,四、生起﹝藏文作「mvon par 'grub pa/」﹞因,五、摄受﹝藏文作「yovs su 'dzin pa/」﹞因,六、引发﹝藏文作「'dren pa/」﹞因,七、定异﹝藏文作「so sor ves pa/」﹞因,八、同事﹝藏文作「lhan cig byed pa/」﹞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藏文作「mi mthun pa med pa/」﹞因。
 
 又云︰
 
因等依处者,谓十五种︰一、语﹝藏文作「tshig/」﹞,二、领受﹝藏文作「myov ba/」﹞,三、习气﹝藏文作「bag chags/」﹞,四、有润种子﹝藏文作「rlan dav bcas ba'i sa bon/」﹞,五、无间灭﹝藏文作「phrad nas 'gag pa/」﹞,六、境界,七、根,八、作用﹝藏文作「byed pa/」﹞,九、士用﹝藏文作「skyes bu'i byed pa/」﹞,十、真实见﹝藏文作「de kho na la lta ba/」﹞,十一、随顺﹝藏文作「mthun pa/」﹞,十二、差别功能﹝藏文作「mthu sna tshogs/」﹞,十三、和合﹝藏文作「tshogs pa/」﹞,十四、障碍,十五、无障碍﹝藏文作「ba du gcod pa ma yin pa/」﹞。
 
 本论卷四中云︰
 
依,谓一切有生灭法仗因托缘而得生住。诸所仗托,皆说为依。
 
[3] 初中分为十五,依次一一出依处体及建立因。此初文中分三︰一、
 
 出依处体,二、建立因,三、会违。此即第一出语依处体也。
 
[4] 「等」字,《金藏》无。
 
[5] 《金藏》作「因」,余作「四」。
 
[6] 「为」字,《金藏》有,余无。
 
[7] 「明」字,《金藏》有,余无。
 
[8] 「依处」,藏文作「gnas/」。
 
[9] 「语」字,《金藏》有,余无。
 
[10] 「语」,藏文作「tshig/」。
 
[11] 持业释:梵文中构成复合词六种方法之一,前后两词同诠一义。
 
[12] 如《瑜伽》卷五云︰
 
因等﹝藏文作「因、缘及果」﹞建立者,谓依语因依处﹝藏文作「rgyu'i gnas tshig la/」﹞施设随说因﹝藏文作「rjes su tha sbad 'dogs pa'i rgyu/」﹞。所以者何?由于欲界系法、色无色界系法及不系法,施设﹝藏文作「rnam par gźag pa/」﹞名为先故想转,想为先故语转。由语故,随见、闻、觉﹝藏文作「bye brag byed pa/」﹞、知﹝藏文作「rnam par wes pa/」﹞起诸言说,是故依语依处施设随说因。
 
[13] 如《瑜伽》卷三十八云︰
 
谓一切法,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是名彼诸法随说因。
 
[14] 如《显扬》卷十八云︰
 
此中随一切法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是谓彼诸法随说因。
 
[15] 《对法》卷四说能作因﹝藏文作「byed pa'i rguy/」﹞差别二十种中,
 
 第十一「随说能作」:
 
谓名、想﹝藏文作「mtshan ma/」﹞、见﹝藏文作「mthov ba/」﹞,由如名字取相﹝藏文作「miv ji lta ba bźin du 'dzin par mvon par źen pas/」﹞,随起说故。
 
[16] 《辩中边论》卷一〈辩障品〉「十能作」中,无「随说能作」。而有:
 
八、信解能作﹝藏文作「yid ches sa'i byed rgyu/」﹞:如烟等于火等。九、显了能作﹝藏文等亦同第八﹞:如因于宗。
 
 《辩中边论述记》卷上云︰
 
虽「火」与「宗」无别,「如烟」于因不殊,然烟望生解火之智。故名「信解能作」。以「因」望所成之义,故名「显了能作」。虽二义齐,以所差别,分二因也。
 
[17] 如《瑜伽》卷三十八云︰
 
如是十因,云何能令一切世间种种事转?何能令杂染事转?云何能令清净事转?谓于世间种种稼穑,堕诸榖﹝藏文作「'bras/」﹞数,世资生物所有名、想、言说﹝藏文作「tshig tu brjod pa/」﹞,谓大麦、小麦、稻、谷、胡麻、大小豆等。即此望彼种种稼穑,为随说因。如大麦持去、持来、若磨、若置。如是等类,种种随说,如说大麦,余小麦等,当知亦尔。
 
……又于一切杂染缘起所有种种名、想、言说,谓无明、行、识、名色,广说乃至老死、愁、悲、忧、苦、扰、恼。即此望彼诸杂染法,为随说因。
 
……又于一切清净品法及灭、涅槃﹝藏文作「'gog pa mya van las 'das pa la/」﹞所有种种﹝藏文作「涅槃之」﹞名、想、言说。即此望彼诸清净法,为随说因。如言念位、正断,乃至八圣道支,无明灭故行灭,广说乃至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等类种种随说﹝藏文有「之因」二字﹞。
 
[18] 「及五果体,无依处摄」八字,《疏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19] 「六」,本论《述记》原作「十」,今改。
 
[20] 《对法》卷四有六因之说,如云︰
 
又自性故、差别故、助伴故、等行﹝藏文作「mthun par rtogs pa/」﹞故、增益﹝藏文作「rgyas pa」﹞故、障碍故、摄益﹝藏文作「yovs su 'dzin pas/」﹞故,是因缘相。当知此中以自性等六种因相,显因缘义。谓自性、差别两句,建立能作因。余句如其次第建立俱有、相应、同类、遍行、异熟因。
 
[21] 《显扬》卷十八,初十因,次有四缘,次有五果,后辨因依处。
 
[22] 《瑜伽》卷五亦初有十因,次有四缘,次有五果。
 
[23] 谓不别明三种十因。
 
[24] 「因体」,藏文语意更明显,如「chos thams cad kyi miv/」等。
 
[25] 《金藏》作「语」,余作「说」。
 
[26] 谓所诠之果。
 
[27] 《金藏》作「言」,余作「与」。
 
[28]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十五〈十因章〉云︰
 
若萨婆多,声通三性,以是业性。即大乘宗,声唯无记,以是报故。若依表业性,假名善、恶也。即以此不善声为性。
 
 灵泰《抄》云︰
 
若约假者,语声能表善恶,故假名善恶,故说语声通三性。第二约实义者,语声通二性。若在佛,依语声,即是无漏善性。若一切异生、十地以来菩萨语声,皆是无记性。
 
[29] 「以」字,《金藏》无。
 
[30] 〈十因章〉云︰
 
以大乘中声非善恶性。若从表故,假得通善恶性。……若杂染即随说因者,因体通三性,唯有漏唯有为。果法通一切,皆得。若据展转义,亦得缘真如故。
 
[31] 此意:得例名,为难于小乘。
 
[32] 道邑《义蕴》云︰
 
谓小乘但许三相及得,随所依法通三性,不许名随声,故为例也。
 
[33] 「三」字,《金藏》有,余无。
 
[34] 道邑《义蕴》云︰
 
彼救云︰相等通诸法,是共有因故,随所依通三性。名但依声,非共有故,不通三性。
 
[35] 道邑《义蕴》云︰
 
大乘名亦依光明、妙香、味等,故是共有因。与三相得同,于相﹝疑「法」﹞通三性也。
 
 智周《演秘》云︰
 
问︰因本质声,可唯无记,以因第八唯无记故。若仗他变相分之声,其性是何?答︰可通于善。如以善心听佛说法,本质既善,能听所变声善无失。因声无记,据本质说,相分名等,随所依声亦通善也。
 
[36] 「想」字,《金藏》有,余无。
 
[37] 「此即」,《金藏》作「即此」。
 
[38] 「等」,取觉、知。
 
[39] 如《瑜伽》卷九十三云︰
 
又即依止四种言说,应知一切所依三量︰若见、若知二种言说,是依现量;若觉言说,是依比量;若闻言说,依圣教量。
 
 又《瑜伽》卷二云︰
 
依见言说者,谓依眼故,现见外色,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见言说。依闻言说者,谓从他闻,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闻言说。依觉言说者,谓不见、不闻,但自思惟﹝藏文作「bsams wiv/」﹞、称量﹝藏文作「gźal la/」﹞、观察﹝藏文作「be bar brtags nas/」﹞,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觉言说。依知言说者,谓各别于内所受﹝藏文作「nav so sor rav gis rig pa/」﹞、所证﹝藏文作「rtogs pa/」﹞、所触、所得﹝藏文「mvon sum du byas nas/」﹞,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知言说。
 
[40] 如《对法》卷一云︰
 
见、闻、觉、知义者,眼所受,是见义;耳所受,是闻义;自然思构应如是如是,是觉义;自内所受﹝藏文作「so so rav gis myov ba'o/」﹞,是知义。
 
[41] 「枢要」,应作「《对法抄》卷三」。
 
[42] 如《对法抄》卷三云︰
 
九十三说︰见、知二种现量所摄;觉,谓比量;闻,圣言量;准此,即说眼根名见﹝指根识﹞。意,因耳生,缘教名闻。通缘一切名、句、文三。屈曲生故。陈那说︰彼圣言量者,比量所摄﹝亲光等本教法从真如等流而出,应别论自共相﹞。故闻是意,因耳闻声,故耳称闻。耳实不能缘名等故,非比量故。缘非圣言,亦此闻摄,论多依彼圣言说故。
 
觉者,即是不依见等,独生意识及第七识。《瑜伽》但说为比量者,依意识说。末那亦能起构画故,亦不曾瞋,不曾尝、触,不曾知证,但起思惟、筹量、观察,亦是觉收。论中但举不曾见闻,举胜说故。随五识后所起意识比非量者,亦此觉收。但取独头,彰胜用故。不尔,便缺此之意识。
 
知者,即是﹝眼﹞、耳、鼻、舌、身、五俱意识,第八心品及诸定心。《瑜伽》﹝卷二及《对法》﹞别说自内所受、所证等故,﹝九十三﹞又说此知现量摄故。即显见、知通有漏、无漏,闻、觉唯有漏。诸无漏心缘教生者,知所摄故,非比量故﹝合二量故﹞。
 
或说︰此四摄识不尽。缘非教声有非、比量,闻不摄故。末那构画,非量所摄,觉不摄故。
 
或四,但据六识作论。七识不能分明了境,起言说故。
 
又《显扬论》第十八说︰「在﹝原作「谓」﹞欲界中具四﹝种﹞言说。色界无觉,不﹝原作「无」﹞推度故。无色﹝界中,一切﹞全﹝原作「皆」﹞无。」故知此四摄法不尽。此义不然,圣、非圣言,通依四故;依﹝第﹞七起言,无处摄故;色界意识染心等后所起言说,无处摄故。然彼地心多无构画而起言说,非彼全无觉言说也。说无色界无四言说,岂彼界中知亦非有?外道邪见,觉亦无耶?由此,色界具四,无色有觉、知,而无言说。故知如前所说为善。
 
 此为〈四言说章〉二种义门中,第一出体讫。此下第二义门废立中
 
主立知与觉二者即可。
 
[43] 见《瑜伽》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卷十八。
 
[44] 〈十因章〉云︰
 
若「随」是所随,是见闻等,「说」是能说,即是随之说名「随说因」者,依主释。若「随」亦是能随者,即是亦随亦说,名「随说」者,持业释也。
 
[45] 「言」字,《金藏》有,余无。
 
[46] 即《瑜伽》与《集论》二论相违。
 
[47] 能作因二十种差别中,第「十一、随说能作:谓名、想、见」。《杂
 
 集论》卷四解云「由如名字,取相执着,随起说故」。
 
[48] 「彼」,谓《对法》。
 
[49] 「兴」字,《金藏》作「与」。
 
[50] 「言」字,《金藏》有,余无。
 
[51] 《金藏》衍「即依两家论不同者,立法不过三件︰初法,名想;次,
 
语;后,所说义。若依《大论》,取后二件能说因果。若依《对法》,取前二件生起因果。此说其果也」。
 
 此五十三字,绝非《疏》文,谅为后人杂入。
 
[52] 「因」字,《金藏》有,余无。
 
[53] 「有」字,《金藏》无。
 
[54] 「所」字,《金藏》无。
 
[55] 「者」,《金藏》有,余无。
 
[56] 「『观』者,对也;『待』者,藉也」,藏文总作「ltos pa/」。
 
[57] 「之」字,《金藏》无。
 
[58] 「云」字,《疏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59] 「即」字,《金藏》有,余无。
 
[60] 「生」字,藏文作「skye ba/」。
 
[61] 「住」字,藏文作「gnas pa/」。
 
[62] 「成」字,藏文作「grub par 'gyur ba/」。
 
[63] 「得」字,藏文作「'thob pa/」。
 
[64] 即《瑜伽》卷三十八、卷五。
 
[65] 《瑜伽》卷三十八原作:
 
观待此故,此为因故,于彼彼事,若求、若取﹝藏文作「'dod pa dav len par gyur pa/」﹞。
 
 卷五云︰
 
依领受因依处﹝藏文作「rgyu'i gnas myov ba/」﹞,施设观待因﹝藏文作「ltos pa'i rgyu/」﹞。所以者何?由诸有情﹝藏文无此三字﹞诸有欲求﹝藏文作「'dod pa/」﹞,欲系乐者彼观待此,于诸欲具﹝藏文作「'dod pa rnams/」﹞或为求得﹝藏文作「rbed pa'am/」﹞,或为积集﹝藏文作「kun sogs pa'am/」﹞,或为受用﹝藏文作「so sor bstan pa yovs su tshol ba/」﹞。诸有欲求色、无色系乐者,彼观待此,于彼诸缘﹝藏文作「de'i rkyen/」﹞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诸有欲求不系乐者,彼观待此,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诸有不欲苦者彼观待此,于彼生﹝藏文作「de'i rkyen rnams sam/」﹞缘,于彼断缘﹝藏文作「de spov ba'i rkyen/」﹞,或为远离﹝藏文作「spov ba'am/」﹞,或为求得,或为受用。是故依领受依处施设观待因。
 
[66] 「故」字下,《金藏》衍「有往来以」四字。
 
[67] 此处略引原文:
 
观待节故,节为因故,有屈伸业。观待饥渴故,饥渴为因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随如是等无量道理﹝藏文作「yul dav ldan pa/」﹞,应当了知观待因相。
 
[68] 〈十因章〉三性观待因依能、所受分别,各有四句,应详。
 
[69] 「受」字,《金藏》有,余无。
 
[70] 「别境等法,不常偏诸心。作意等四,无五分位故」,原《疏翼》
 
 无,依《大正藏》增。
 
[71] 「自」字,《金藏》有,余无。
 
[72] 「者」字,《金藏》有,余无。
 
[73] 「待」字,《金藏》、金陵本作「视」。
 
[74] 「所」字,《金藏》作「所能」。
 
[75] 「与」字,应作「及」。
 
[76] 〈十因章〉云︰
 
若无记之观待因,因体宽,果性狭。若无记即观待者,因性狭,果即宽也。
 
 此前亦有四句分别。
 
[77] 灵泰《抄》举实例,明三性观待因。
 
[78] 见《瑜伽》卷五云:
 
因等相者,谓若由此为先﹝藏文作「sva na yod pa/」﹞;此为建立﹝藏文作「gav la brten nas/」﹞;此和合故﹝藏文作「gav dav phrad na/」﹞;彼法生,或得,或成﹝藏文作「'grub par 'gyur ba'am/」﹞,或办﹝藏文作「grub pa'am/」。藏文作「gnas pa'am」,「或住」﹞,或用﹝藏文作「byed par 'gyur ba/」﹞,说此为彼因。
 
 卷五又云: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生耶?
 
答︰自种子为先;除种子依,所余﹝藏文作「de las gźan pa'i gnas/」﹞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为建立;助伴、所缘为和合故;随其所应欲系、色系、无色系,及不系诸法生。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得何法耶?
 
答︰声闻、独觉、如来种姓为先;内分力﹝藏文作「nav gi yan lag gi stobs la/」﹞为建立;外分﹝藏文作「phyi rol gyi/」﹞力为和合故;烦恼离系,证得涅槃。内分力者,谓如理作意,少欲知足﹝藏文作「'dod pa chuv ba/」﹞等内分善法,及得人身、生在圣处、诸根无缺、无事业障﹝藏文作「las kyi mtha' ma log pa/」﹞,于其善处﹝藏文作「gnas la/」﹞深生净信,如是等法,名内分力。外分力者,谓诸佛兴世、宣说妙法、教法﹝藏文作「chos bstan pa rnams/」﹞犹存、住正法者随顺而转、具悲信者以为施主﹝藏文作「gźan dag sbiv brtse ba/」﹞,如是等法,名外分力。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成耶?
 
答︰所知胜解﹝藏文作「wes bya la mos wiv/」﹞、爱乐﹝藏文作「'dod pa/」﹞为先;宗、因、譬喻为建立;不相违众﹝藏文作「mi mthun pa med pa'i 'khor/」﹞、善抗论者﹝藏文作「phyir rgol ba/」﹞为和合故,所立义成。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办耶?
 
答︰工巧智﹝藏文作「bzo wes pa/」﹞为先;随彼勤劬﹝藏文作「de dav mthun pa'i brtson pa/」﹞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藏文作「bzo'i las kyi gnas la bu'i cha spyad yo byad/」﹞为和合故;工巧业处办﹝﹝藏文作「'grub par 'gyur ro」。胜友解云「工巧业处者,谓随应唯为先已生起,而非先未曾生,而令能生。因此显示『办』声,而非『生』声」。藏文有「以谁为先?谁和合故?何法住耶」﹞。
 
 原文续云:
 
又﹝藏文无﹞爱为先;由食住者依止﹝藏文作「zas la brten pa'i lus la/」﹞、为建立;四食为和合故;受生有情﹝藏文作「sems can byuv ba rnams/」﹞安住、充办﹝藏文作「gnas wiv 'tsho la brtas par 'gyur ro/」。胜友解云「谓能使先已受生安住为因。此亦有成立性︰言『安住』者,谓恒相续。二言『充办』者,即解说。『充』者,谓无害积集;『办』者谓有益积集」﹞。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用﹝藏文作「byed par 'gyur/」﹞耶?答︰即自种子为先;如此生为建立﹝藏文作「skye ba la brten nas/」﹞;即此生缘为和合故﹝藏文作「skye ba'i rkyen dav phrad na/」﹞,自业诸法作用﹝藏文作「rav rav gi chos kyi rav gi byed pa yod civ rav gi las byed de/」。胜友解云「言『诸法作用』,即由所谓『自业』能解/」﹞。
 
何等名为自业作用﹝藏文无此问句﹞?谓眼以见为业﹝胜友解云「言『眼以见为业』中,有说︰眼识生起时,即眼与显明(藏文作「rab tu gsal ba」)俱起,此显明者,即说眼识生起。因此,业用即说为见之因。有说︰即此相同之眼亦即是见。即此虽亦是作用,而与彼等相同之眼,说为行于彼上。若尔,不应说行于彼上!如是行,即是用,行境非彼之业用。事体与依体(藏文为「gźi」)二者相杂成过故」﹞,如是,余根各自业用应知。又地能持﹝藏文作「rton par byed/」﹞,水能烂﹝藏文作「slan par byed/」﹞,火能烧,风能燥﹝藏文作「skem par byed/」﹞,如是等类,当知外分﹝藏文作「phyi rol gyi dvos po/」﹞自业差别。 
 
[79] 即生、住、成、得。《瑜伽》则于生、得、成、办、住、用,六处
 
 转。「成」与「办」可合一,「用」与「生」可合一。
 
[80] 四缘中取三缘。
 
[81] 道邑《义蕴》云︰
 
同性,谓名言种。异性,谓业种。问︰业种因、果异性,何名「相称」?答︰善业招善趣,恶业感三涂,亦名相称也。
 
[82] 《瑜伽》卷三十八云︰
 
安住种姓补特伽罗,种姓具足﹝藏文作「rigs dav ldan pa/」﹞能为上首,证﹝藏文作「'thob pa'i svon du 'gro ba/」﹞有余依及无余依二涅槃界。彼望清净,为牵引﹝藏文作「'phen pa'i/」﹞因。
 
[83] 〈十因章〉云︰
 
言牵引、生起二因唯得清净法,即牵引、生起因,因果性等︰唯有为相,无无为;唯无漏、唯善性,无有不善及无记。若据有为无漏,远望摄无为果。彼既是疏,此因亲,不取也。
 
 又说「杂染法」云︰
 
其牵引、生起二因俱是持业释也,因果性同故。
 
[84] 〈十因章〉云︰
 
若据业能引识等五果起,少有杂染法牵引因。因体通三性,唯有为有漏;果唯无记,唯有漏有为也。
 
[85] 〈十因章〉云︰
 
其牵引、生起二因,唯得有无记法即因,以取外麦等种子假故也。
 
[86] 见《瑜伽》卷三十八。
 
[87] 灵泰《抄》云︰
 
此《疏》中,且约欲成佛时无漏种子与金刚定为因缘也,不约以前见道等种也。
 
[88] 即《瑜伽》卷三十八,引文均已见前。
 
[89] 见本论卷七末四缘中第二等无间缘,如云︰
 
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
 
[90] 本论卷七云︰
 
阿陀那识三界、九地,皆容互作等无间缘。下、上,死、生,相开导故。有漏无间有无漏生,无漏定无生有漏者,镜智起已,必无断故。善与无记,相望亦然。……第七转识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无间缘。随第八识生处系故,有漏、无漏容互相生,十地位中得相引故。善与无记,相望亦然。于无记中,染与不染亦相开导,生空智果前后位中得相引故。……第六意识三界、九地,有漏、无漏,善、不善等,各容互作等无间缘。润生位等,更相引故。……眼、耳、身识,二界、二地;鼻、舌两识,一界、一地;自类互作等无间缘。善等相望,应知亦尔。……有义:无漏、有漏后起,非无漏后容起有漏。无漏五识,非佛无故。彼五色根,定有漏故,是异熟识相分摄故。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发无漏识理不相应故,此二于境明昧异故。
 
[91] 本论卷七云︰
 
由斯,八识非互为缘。
 
[92] 本论卷七云︰
 
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异,故得互作等无间缘。
 
[93] 本论卷七末云︰
 
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离内所虑托,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离外所虑托,必不生故。
 
[94] 「心所」,原作「法说」。
 
[95] 《瑜伽》卷三十八续云︰
 
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开导所摄受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是故当知等无间缘及所缘缘,摄受﹝藏文作「yovs su 'dzin pa/」﹞因摄。
 
[96] 本论卷七末云︰
 
意根以八识为性。
 
[97] 「此」字,《金藏》有,余无。
 
[98] 无间灭依处、境界依处、根依处。
 
[99] 《金藏》作「能,用」,余作「用,能」。
 
[100] 灵泰《抄》云︰
 
若作用、士用,皆同得士用果、增上果。其中亲疏不同︰如斫树时处,名为所作处,即人功气力最亲作用,名为士用。余斧等,名作具作用,即疏。即人士用及斧等作用,同于所作斫树等﹝业﹞故也。
 
[101] 谓习气、有润种子、无间灭、境界,及根。
 
[102] 「有漏」二字,《金藏》有,余无。
 
[103] 泰《抄》释文作「依」,余作「与」。
 
[104] 语、领受、作用、士用、习气、有润种子、境界七依处。
 
[105] 灵泰《抄》云︰
 
十地菩萨位从平等性智为因,引生无记第七识,即是前念无漏为因,引生后念有漏无记果。
 
[106] 本论卷七末云︰
 
前五色根,以本识等所变眼等净色为性。……意根总以八识为性。
 
 卷四中云︰
 
第六转识决定恒有一俱有依,谓第七识。
 
 卷五中云︰
 
眼识云何?谓依眼根了别诸色。广说乃至意识云何?谓依意根了别诸法。
 
 道邑《义蕴》云︰
 
若果是无记,色根为因,必非无漏。意根可尔,第八果无记,第七为根,许无漏故。余识不尔,故「应分别」。
 
[107] 如本论卷八云︰
 
士用处言,显诸依处招士用果一切功能。
 
[108] 《顺正理论》卷十八初云︰
 
若法因彼势力所生,即说此法名士用果。此有四种︰俱生、无间、隔越、不生,如前已说。
 
言「俱生」者,谓同一时更互为因力所生起。言「无间」者,谓次后时,由前念因力所生起,如世第一法生苦法智忍。言「隔越」者,谓隔远时,展转为因力所生起,如农夫等于谷麦等。言「不生」者,所谓涅槃,由无间道力所得故。此既不生,如何可说彼力生故,名士用果?现见于得,亦说「生」名。如说「我财生」是我得财义。
 
 此前文云︰
 
此中士用、士力、士能、士之势分,义皆无别。诸法功能,如士用故,名为士用。如勇健人,似师子故,名为师子。
 
[109] 「羯剌拏」,梵文「karana」;藏文作「byed pa/」。
 
[110] 「羯刺多」,梵文为「karitra」;藏文为「skyes bu'i byed pa/」。
 
[111] 「别抄」﹝编按:未详「别抄」为何疏本﹞卷三云︰
 
以士夫望芽生等为士用依,水、土等望芽生等为作用依。疏无力故,此约无记故。
 
 胜友解云︰
 
言作用者,谓眼等行境。一切眼境界不能生起识故,言士用者,谓为证得境故,能发动。
 
[112] 「然《大论》……」以下一段文,《疏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113] 《金藏》作「于法」,余作「皆」。
 
[114] 余有「皆」字,《金藏》无。
 
[115] 如《瑜伽》卷三十八云︰
 
地、雨等缘,能生于芽,为摄受因。
 
 《枢要》卷下云︰
 
三十八既说无记摄士用,即田水等,故知外法亦名士用。不尔,无记应无此因,六种依处俱说无记故﹝如云「从观待因至定别因(前七因中,除第一随说因),同为稼穑而得成熟(藏文作「成就」应从),名同事因﹞。既知作用、士用依处,即田水等,明知士用果不唯假者得。
 
[116] 《金藏》作「缘」,余作「果」。
 
[117] 「引发」,藏文作「'phen pa/」。
 
[118] 即无间灭、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实见。
 
[119] 「摄受」,藏文作「yovs su 'dzin pa/」。
 
[120] 「芽」字,《对法》原无。
 
[121] 《对法》卷三原作:
 
十五、摄作能作:谓所余缘,如田、水、粪等,望谷生等。虽自种所生,然增彼力故,名摄受因。
 
 胜友解云︰
 
言摄受因者,谓由彼等所摄受故,从自种生果。彼等既是能摄受,又即是依处。如前说。
 
[122] 「别」字,《金藏》无。
 
[123] 《瑜伽》卷五原文为:
 
依随顺因依处施设引发因。所以者何?由欲系善法,能引欲系诸胜﹝胜友解云「言诸胜者,谓由中等及恶劣自然转故,非是胜因」﹞善法。如是欲系善法能引色、无色系,及不系善法。由随顺彼故﹝胜友解云「有说为相续作意思惟。若于彼有所畏惧时,如是分别思量︰抑如毗婆沙师,由观察四种长远,而说畏惧耶?抑如上座部,由观察欲界善法无间引生无色界系法,而畏惧耶?又何故不作相续思惟耶?由如是故,余部则说熏习随行见,且观待大乘本母,并依此串习之瑜伽师,欲界加行心,无间无色等至起」﹞。如欲系善法如是,色系善法能引色系诸胜善法,及无色系善法、不系善法。如色系善法如是,无色系善法能引无色系诸胜善法,及不系善法。如无色系善法如是,不系善法能引不系诸胜善法,及能引发无为作证﹝藏文作「'dus ma byas pa mvon sum du byas pa yav 'dren to/」﹞。
 
又不善法能引诸胜不善法︰谓欲贪﹝藏文作「'dod pa'i 'dod chags/」﹞能引瞋、痴、慢、见、疑、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如欲贪,如是瞋、痴、慢、见、疑,随其所应尽当知。如是无记法能引善、不善、无记法︰如善、不善、无记种子阿赖耶识﹝所引。藏文有此二字,应增﹞。又无记法能引无记胜法︰如段食能引受生有情﹝藏文作「sems can byuv ba rnams/」﹞令住、令安﹝藏文作「gnas pa dav 'tsho bar byed pa/」﹞、势力增长﹝藏文作「mdavs dav stobs dav brtas pa 'dren te/」﹞。由随顺彼故,是故依随顺依处施设﹝藏文作「'dogs so/」﹞引发因。
 
[124] 道邑《义蕴》云︰
 
他会相违也。彼论约种子与本识同性,言「无记」。所生现行,不随本识,故通善、染。由此说「无记与善、染为因」。此论约种随现,故言「同类」也。
 
[125] 意云:即无漏种子与涅槃离系果亦为因也。
 
[126] 见《瑜伽》卷五。
 
[127] 「行」字,《金藏》有,余无。
 
[128] 道邑《义蕴》云︰
 
此因,唯有等流种子,无异熟因;下不说得异熟果也。
 
[129] 见《显扬》卷十八、《大论》卷五。
 
[130] 即不系法。
 
[131] 即非胜法。
 
[132] 《枢要》卷下云︰
 
六十六明有因法﹝藏文作「rgyu dav bcas pa'i chos/」﹞云︰又先所作诸业烦恼于三界中异熟果熟,此异熟果由业烦恼引发因﹝藏文作「'dren pa'i rgyur gyur pa/」﹞故,名有因法」者,此非十因中第六引发因。引发因论﹝卷五、卷三十八﹞不说得异熟果故。此是定别因等,随其所应。异熟因者,对满别果假立引发因名。疏相引发故,对满果满因说故。
 
 或引发﹝梵文为「netra」;藏文为「'dren pa/」﹞义有不同︰一为感招义,
 
 一为胜进义。
 
[133] 灵泰《抄》云︰
 
内者,扶根尘。即扶根尘与扶根尘为因;内中长养色与长养色为因;异熟色与异熟色为因;等流色与等流色为因。
 
[134] 见《瑜伽》卷五、《显扬》卷十八。
 
[135] 「同」字,《金藏》作「因」。
 
 《对法》卷四云︰
 
十七、定别能作:谓差别缘,如五趣缘望五趣果,由差别自性招别别果故。
 
[136] 「差别势力」,藏文作「mthu/」。
 
[137] 即观待、牵引、生起、摄受、引发、定异。
 
[138] 即「领受」、习气、有润种子、无间灭、境界、根、作用、士用、
 
 真实见、随顺、「差别功能」十一依处为依。
 
[139] 意即不取随说因为性。
 
[140] 意即不取语依处为依,因既即前六,其果亦尔。
 
[141]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十五〈十因章〉第三义门三性互辨因果宽
 
狭,今依六因三性次第分引如下,以资比较。六因中,先列清净,次列杂染,后列无记。
 
 一、
 
观待因者,若清净法之观待因,因体通三性、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也。果唯无漏,通有为、无为,唯善性也。若善清净即观待因,因体通有为、无为,唯无漏,定是善性也。果法通三性、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于中四句︰若待所受有所受者,如待前理有后理,起因、果、性等。若待能受有能受,如待见道有修道者,因、果、性同也;若待所受有能受者,如缘真如理,果、因、性等,因唯无为;若待能受有所受者,依现行见方得此理,因是有为,果皆无为。余同也。
 
 又云︰
 
观待因者,若杂染法之观待因,因体通三性、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果体通三性,唯有漏,唯有为也。若杂染即观待因,因体通三性,唯有漏,唯有为。果体通一切,皆得。此是总说。
 
若别说者,此有四句︰若待所受有能受,因体通一切,果法唯有为有漏,通三性;若待能受有所受,因体通三性,唯有漏有为也,果法通一切,皆得也;若以能受待能受者,因、果、性同也。其中有别,如理应思﹝智周《记》云「即是苦受待乐受等。虽总名受,苦乐等别」﹞。大乘中既无不善色等,即无所受待所受也。若据表业,始从足骨得踝骨等,因果性通,于理何失﹝智周《记》云「何妨果因俱通善等之首等」﹞?
 
 又云︰
 
言观待者,于中有四句︰若所受待所受者,即所待为因,能待为果。果、因、性等。以因显形待水等﹝智周《记》云「是影像色也」﹞,形等为因果故。若能受待能受者,即因果等,性亦同故。以俱受数为观待因。若依此义,外法无此句也。若依待所受有能受者,所受是因,是无记法。即因体唯无记,唯有为有漏。果性通三性,唯有为,非无为,通有无漏。唯心、心所法触受数也。若待能受有所受者,因体有为,通有漏无漏,有三性。果性唯无记、唯有漏有为。唯色法也。若无记之观待因,因体宽,果性狭。若无记即观待者,因性狭,果即宽也。
 
 二及三:
 
言牵引、生起二因唯得清净法,即牵引生起因因、果、性等,唯有为相,无无为,唯无漏,唯善性,无有不善及无记。若据有为无漏,远望摄无为果;彼既是疏,此因亲,不取也。
 
 又云︰
 
其牵引、生起二因,俱是持业也。因、果、性同故。若据业能引识等五果起,少有杂染法牵引因﹝智周《记》云「据业牵引边,有少分杂染牵引因体与果性可别也,非一切故,故言『少有』」﹞。因体通二性,唯有为有漏。果唯无记,唯有漏有为也。
 
 又云︰
 
其牵引、生起二因,唯得有无记法即因,以取外麦等种子假故也﹝智周《记》云「据实,因种上无记,如名言种子亦是无记即因」﹞。
 
 四、
 
摄受因者,若清净之摄受因,因体通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有三性。果体唯无漏,非有漏,通有无为,唯善性也。若清净即摄受因,因体通有为无为,唯无漏,唯善性也。果性唯无漏,通有为无为,唯善性也。若据观察智引摄起染污末那,何妨果法亦通有漏,有三性也﹝智周《记》云「其摄受因摄六依处。妙观察智与染第七为无间缘,第七为果,观察为因。据此义边,故果得通有漏三性。且举末那,余准思之」﹞。
 
 又云︰
 
言摄受因者,若杂染法之摄受因,因体通三性、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也。果法性同前﹝智周《记》云「同前清净之摄受,因唯清净,此之摄受果亦唯杂染」﹞。若杂染即摄受者,因体通三性,唯有漏有为也。果性通一切也。
 
 又云︰
 
言摄受因者,若无记法之摄受因,唯得有二依︰谓作用、士用,因通三性,唯有为有漏。果唯无记,唯有为有漏也。若无记法即摄受因者,因、果、性同也。
 
 五、
 
言引发因者,若清净之引发因,因体通有漏无漏,唯有为,唯善性。以论﹝「随顺依处」﹞言「同类胜品」引故。既言于胜品亦得为因,何妨三性俱能引耶?果法唯无漏,通有无为,定唯善性。若清净法即引发因,因唯有为无漏,善性。果唯无漏,有为无为,唯善性也。
 
 又云︰
 
言引发者,若杂染法之引发因,因体通三性,唯有漏,唯有为,非无为也。果性同前﹝摄受因﹞也。亦可无此释也﹝即只有下释﹞。若杂染法即引发因者,因体通三性,唯有为有漏。果法通三性、有漏无漏,唯有为也,若据因有漏善法,断证离系果,何妨果法通无为也?
 
 又云︰
 
其引发因者,唯有无记法即引发因,因、果,性同。
 
 六、
 
言定异因者,若清净法即定异因,因体唯有为无漏、善性,果通有为无为等。若清净法之定异因,因唯有为,果是无为。
 
 又云︰
 
言定异因者,若杂染法之定异因,当须分别︰若据无记为果,果法唯无记,但有为有漏。因体通善恶二性,唯有为有漏。若三性为果者,杂染法即定异因。因、果俱通三性,唯有为有漏也。
 
 又云︰
 
言定异因者,亦只得有无记法即定异。果、因体等。
 
 《瑜伽》卷五云︰
 
依和合因依处﹝胜友解云「言和合(藏文作「tshogs pa」)者,唯说诸缘,而非说因」﹞,施设同事因﹝胜友解云「如是与因共同能作事业故,说名同事因。现在尚未显示摄受因与此差别,是故同事因者,谓以如所说一切因和合成为自性。展转施力能作为故,说言『同事』。是故显示即此同事因为生起和合及证得和合等。除此中所说为如余说所有义。彼等与此同类故。诸余说云︰先前诸因多为生因。即显示此之同事因为生起及证得等。理应如诸余说云︰虽有如是义但由彼等无有和合义故,是故不说」﹞。所以者何?由获得自生和合故﹝藏文作「rav skye ba'i tshogs dav phrad/」﹞,欲系法生。如欲系法,如是色、无色系,及不系法,亦尔。如生和合,如是得、成﹝藏文作「grub par 'gyur ba'i/」﹞、办﹝藏文作「'grub pa'i/」﹞、住﹝藏文有作「gnas pa'i」;汉译无。应增﹞、用和合,应尔。是故依和合依处施设同事因。
 
 〈十因章〉云︰
 
同事因者,若清净法之同事因,因体通三性、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也。果法唯无漏,通有为无为,唯是善性也。若清净法即同事因,因体唯无漏,通有为无为,唯善性也。果法唯无漏,通有为无为,唯善性。若能同办,相得末那识起,果法何妨通三性也﹝智周《记》云「谓从观待通至差别,并名同事。即妙观等与第七识为等无间,名办末那。与摄义亦相似」﹞。
 
 又云︰
 
言同事因者,若杂染法之同事因,因体通三性、有为无为、有漏无漏。果法通三性,唯有为有漏也。若杂染即同事因,因体狭,果性宽也。
 
 又云︰
 
言同事因者,若无记法之同事因,因宽、果狭,准前可解。若无记法,即同事因,因狭,果宽。
 
[142] 「令」字,《金藏》作「今」。
 
[143] 〈十因章〉云︰
 
言相违因者,唯得有清净之相违因,不得有持业释也。因体通二性。不善、有覆无记故。若总言之,何妨亦通三性耶?唯有为,非无为,唯有漏性也。果法通有为、无为,唯无漏,唯善性也。言不相违因者,若清净之不相违因,因宽、果狭。若清净法即不相违因,因狭、果宽,准前释也。
 
 又云︰
 
言相违因者,唯得有杂染之相违因。因体通有为无为,唯无漏,唯善性也。其果即狭。言不相违者,若持业释,因体狭,果体通一切﹝智周《记》云「因唯有漏,可通三性。果通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若依主释,果狭,因宽也。
 
 又云︰
 
言相违因者,唯得有无记之相违因,因、果、性同也,若据雪﹝疑「霜」﹞等是外无记,何妨有无记法即相违因,因果体等也?言不相违因者,若无记之不相违因,因体通一切,果唯极狭。若无记即相违因,因、果、性等。
 
[144] 意即依领受依处,建立观待因。
 
[145] 谓同事、相违、不相违。
 
[146] 「皆」字,《金藏》有,余无。
 
[147] 「第五」下,余有「皆」字,《金藏》无。
 
[148] 如《瑜伽》卷五云︰
 
由诸有情诸有欲求欲系乐者,彼观待此﹝所受﹞,于诸欲具或为求得﹝即生、成﹞,或为积集﹝即「住」﹞,或为受用﹝即「得」﹞。
 
 又如「同事因」云︰
 
如生和合,如是得、成、办﹝应依藏文增加「住」﹞、用和合,亦尔。
 
 又如「相违及不相违因」云︰
 
如生,如是得、成、办、﹝住﹞、用,亦尔。
 
[149] 见《瑜伽》卷三十八。
 
[150] 见《显扬》卷十八。
 
[151] 如《瑜伽》卷三十八云︰
 
若观待因,若牵引因,若摄受因,若生起因,若引发因,若定别因,如是诸因总摄为一,名同事因。于所生法能障碍因,名相违因。此障碍因若缺,若离﹝藏文只作「med pa/」﹞,名不相违因。
 
[152] 如《瑜伽》卷三十八云︰
 
观待此故,此为因故,于彼彼事若求﹝藏文作「'dod pa dav/」﹞,若取﹝藏文作「len par gyur pa/」﹞,此名彼观待因。如观待手故,手为因故,有执持﹝藏文作「len pa'i/」﹞业。观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观待节﹝藏文作「tshigs/」﹞故,节为因故,有屈伸业。观待饥渴故,饥渴为因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随如是等无量道理﹝藏文作「tshad med pa'i yul dav ldan pa/」﹞应当了知观待因相。
 
 《对法》卷四同。
 
[153] 同《瑜伽》卷五。
 
[154] 即《瑜伽》卷三十八。
 
[155] 本论《述记》前云︰
 
不可言欲。欲不遍故,非受性故。
 
[156] 《瑜伽》卷三十八次下文即云︰
 
当知相违,略有六种︰一、语言相违﹝藏文作「tshig mi mthun pa/」﹞:或诸沙门,或婆罗门所造诸论﹝藏文作「bstan bcos/」﹞前后相违。二、道理相违﹝藏文作「rigs pa dav 'gal ba/」﹞:谓为成立诸所成立诸所知义,建立比量﹝藏文作「sgrub par byed pa/」﹞,不与证成道理﹝藏文作「'thad par sgrub pa'i rigs pa/」﹞相应﹝藏文作「ruv ba」。以上二相违即属不成﹞,三、生起相违:谓所生法能生缘缺﹝藏文作「med pa/」﹞,障生缘会﹝藏文作「有法障生」﹞。四、同处相违﹝藏文作「lhan cig gnas pa mi mthun pa/」﹞:谓明﹝藏文作「snav ba/」﹞、暗﹝藏文作「mun pa/」﹞,贪、瞋,苦、乐等法﹝以上二相违即属不生﹞。五、怨敌﹝藏文作「mi 'phrod pa'i/」﹞相违:谓毒蛇、鼠狼,猫狸、鼷鼠互为怨敌﹝藏文作「gcig la gcig phyir rgol źiv dgrar gyur pa gbis/」﹞、恶知识等﹝藏文无此四字。即属不办、不住﹞。六、障治相违:谓修不净﹝藏文作「mi sdug pa bsgom pa/」﹞,与诸贪欲,修慈与瞋﹝藏文作「gnod sems/」﹞,修悲与害﹝藏文作「rnam par 'tshe ba/」﹞,修七觉支与八圣道,与三界系一切烦恼﹝即属不得、不住﹞,于此义中,正取生起相违。
 
[157] 已见前引〈十因章〉。
 
[158] 《金藏》有两「前」字,余只有一「前」字。
 
[159] 〈十因章〉云︰
 
问︰相违即因者,岂灭亦有因生邪?答︰不然。但与黄叶为因,不与已灭青等为因。即是能相违即因故,名相违因。相违果者,谓黄叶是。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二、十因二因相摄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七 十二、广释种现缘生分别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九、总明第三能变识相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九、破数论师
 摄大乘论 第70讲
 摄大乘论 第73讲
 摄大乘论 第90讲
 摄大乘论 第92讲
 摄大乘论 第133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十 七、佛果不思议为相
 摄大乘论 第98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八、六证显七识是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个性与修养[栏目:白云禅师]
 学佛与佛学[栏目:太虚法师]
 静坐时,何时进入下一个阶段?[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没有追悔心的“忏悔”不能清净业障 (达真堪布)[栏目:四力忏悔]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讲义(文珠法师)[栏目:法华经讲记]
 Problems and Responsibilities[栏目:Dr. K. Sri Dhammananda]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19[栏目:印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