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居第七十五日(三):确认念佛的点滴利益
 
{返回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5

安居第七十五日(三):确认念佛的点滴利益

说一个跟业习有关的话题,这两天有人说了一个话题,可能跟大家都有关系,就是这个法的效果的问题,或者说相续不相续的问题。

有的人会说还是没有用,你看我这念佛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有用。这个“没有用”呢?就是没有用。你用过了就有用,你没有用过就是没有用。有的人他就是没有用,他说这个法“没有用”,因为什么?——他没有用,他在搞自己的名堂,他说这个法“没有用”,因为他不去实践它。所以这个“没有用”就是他不实践的意思,这把谎言给拆穿了不好意思啊。他不去实践,只是在自己的妄想业习中相续,听是听了,他没有去用。别人一问“怎么样”?他说“没有用”。其实是说他没有去用。他就不用,这跟别人没关系。你相信你只要用,它就有用!这是很严肃的话题啊。你用了一定有用!你不用一定没有用!那你说人都这么愚昧吗?不是,主要是有些话题他拆不开,因为他在想自己的东西,做自己的习惯,运用自己的方法,他没有去依法实践,那这个就没有用了。但有的人说我用了,我的确去实践了,你看某天我念了多少佛,某天我念了多少愿,某天我忆了多少佛,某天我给什么人拜了佛,某天我上了一节课,那不得了,但是效果不怎么的。因为啥?他刚刚用一次。

有的人说相续不相续?在这个地方会有疑问。说不管效果大小也好,但总要能相续啊,搞搞搞就没了,不是那回事儿了。那还是又回到不实践这个法上来了,习气又来了。有的人念佛以后,他感觉要么是作用小,要么说我念佛修行这么久,怎么还会这个样子呢?什么样子呢?——习气反复,或者说习气见长了、放大了,有反弹的东西。

人潜意识用某种方法压着自己的习惯,就象过去古人举的例子一样,如石头压草,不光没把它压下去,它的根子就更粗了,拔都拔不动了。所以念佛不是压习气。你看平等回施也好,打包也好,没有让你压那个草根子的,但是有的人潜意识中会有这种习气,但要知道这个没问题。我们哪怕有少分的实践,少分的利益,都没有问题,但关键是你要确认这个利益,就是说你要满足于这个利益,或者说你要有一个确认的方式。这个确认很重要!就是说它的作用的大小,大也没问题,小也没问题,你要确认它。若是没有确认,这个习气一来,你就全部说“没有用”,这念佛没有意思。因为习气来了,你就说它没有用。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活的习惯、作为的习惯,当然是允许的。那么它反弹,我们也是允许的。但你要知道反弹的根源在什么?——是习气的暗示性。我们要知道这个“暗示”是什么东西——就是古人举例说的石头压草——自我暗示。

你要是确认过了,这个暗示就会失效。你确认什么呢?——确认念佛的效果。大小都不重要,哪怕是一点一滴,你要确认它。确认它,看习气,再确认它,二者是互参互融互相交织的,当然也有相互背离的东西,这也没问题,它会交织在一起,它也会背离,但你要确认它的动态,它的状态,你要了解这不过是个表现,不管是业习的表现,或者是念佛利益大小的表现,这个状态你要明确它!这就没问题了。一看,噢,我的业习来了,这是业习带来的状态,即它的惯性会表达出来。

比如今天来了几个菩萨,其中一个小伙子说他对自己很满意,敬佩的不得了,因为能多挣点钱,让妻子儿女过的好一些。他有一个好的东西是什么呢?——他有知足的东西。很了不起。我说“你能维持多久呢?”我们又谈起来现在的自然灾害啊、人不讲道德乱撞车啊等等,所以这个知足不容易保持,不容易相续。

那我们从这个状态中认识它的相续性,很重要。认识它的大小,也很重要。认识它有用没用,也很重要。你要明确它,你要知道你的心理状态与作为状态。这样“意乐人生”那五步还真是有好处。就是说你再回到世俗的气氛中,你带着贪嗔痴的气息也好,其他什么其他也好,你已经知道它了,它一来,你说“我认识你”!它就垮了。在摩诃止观修持中,有特别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认识你某个阶段的烦恼的名字是什么。比如十二时辰对称着一个烦恼的名字,你一看表几点了,哦,这时候来的烦恼,你叫什么什么,它就垮了。然后就继续修持。有那么灵吗?那就真这么灵。他给它具体化了、名言化了,一起名字,它一符合,就跑了,拟人化的修持。过去人还感觉到不行,就念个咒语,结个手印——你走不走?拟人化了,它灰溜溜地跑了,噢,没有烦恼了,就开始继续修持。过去一个手印象拉手雷一样,你走不走?不走炸你!它就跑了。但是你不明确就不行,你不能乱炸对不对啊?你乱炸一通,把自己炸着了。要明确。

讲这个有用没用用,涉及到相续的问题比较多,有没有用,我们就看自己实践了没有?实践以后,它的效果大小都无所谓,有一点一滴的效果你都要确认它!那么相续不相续你也要知道,不相续,业习就会相续,就会出来;相续,它在相续中还有大小的认知。大也好小也好,实际都没有意义,但是你要认知清楚了就起作用。过去说善恶作为实际都是没啥意思的,苦乐作为也都没啥意思,但你要认清它,特别有意思!认清它,就先用世俗觉悟,再用无染觉悟,再用智慧觉悟、性空觉悟。先用世俗觉悟——哦,这是善这是恶,它会带来苦与乐,然后去了解它本来无自性、性空、是造作,性空了你才知道它是业习造作、执著于善法我法的造作,或者说无明造作,它就垮了。什么垮了?你从这里面解脱出来了。所以自显自行自解脱,自显自解脱,自显自圆满,自显自印契。那就好用了。这个过程是十分容易体会得到的。

慈法法师讲于放光寺戒堂

岁次辛卯七月初一2011年7月31日


{返回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居第七十五日(四):佛愿不舍一切众生
下一篇:安居第七十五日(二):净土教与浊土教
 安居第二十七日(一):我们美好的新生之地
 安居第五十八日(诵戒日):大悲狮子吼
 安居第七十一日(三):先回家来,行化自在
 安居第一日:正行是打开真诚与安心的开关
 安居第四十三日(二):安居学习的原则
 安居第七十一日(一):往返往生,随顺得入
 安居第二十四日(二):无垢光炎炽,明净耀世间
 安居第三十三日(一):快乐的修行人
 安居第三十六日(一):心光的启迪与印契
 安居第二十二日(一):你需要念佛“起作用”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辨中边论述义[栏目:济群法师]
 修法时妄念满天飞应该怎样对治?[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九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三论玄义记 序[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摄大乘论 第104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佛诞纪念会演说[栏目:太虚法师]
 宿世情执[栏目:轮回实证]
 模块三:恭喜发“财”(3)[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一部分:仿佛在人间]
 佛教圣众因缘集 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栏目:佛教圣众因缘集]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五[栏目:倓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