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谛
 
{返回 卡卢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90

四谛

卡卢仁波切讲授

缪树廉译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于印度菩提迦耶成佛之后,决心将我们如今所谓的佛法传授给一切众生,令得解脱。但佛也明白,即使他将这些甚深法教全部讲出来,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很少有人会听从他的话。事实上,佛看出人们无力接受如甘露般的佛法,所以,起初根本什么法也不教,而退隐山林,独自入禅定。他一连三周,心住觉境,不说一法。过后来了两个在六道轮回中地位最高的天神,帝释与梵天;谛释献给佛一个白色螺贝,梵天献给佛一个千辐金轮。这两项礼物都是转*轮的象征,也含有恳求佛为一切众生说法之意。佛于是应请离开山林,在印度波罗奈〈贝那拉斯〉附近萨那斯〈Sarnath〉地方的鹿野苑,初转*轮,所说之法就是我们如今所谓的四圣谛。

虽然佛是完全了知一切锻炼和引导众生成佛所必需的法教,而且也具有充分的能力传授这些教法,但他也知道时机尚未成熟,还不能把较高之大乘与金刚乘的甚深理念传授给人。他看得出,假若佛一开始就说诸法皆空、诸受本空,以及一切唯心所现等法教,必会引起严重的误解。人在没有适当准备的情形下听了这些法教,有人可能因而偏向虚无,认为一切都无意义,一切都无所谓。他们也可能会想:既然无论做什么都没有真正的后果可言,人们就可能为所欲为;而且,一切若是唯心所现,他们对改善自身处境就不能有所作为,一切只有听其自然了。佛知道,人若无适当准备而闻甚深法教,以上这些误解都可能发生。

甚至到了今日,许多人在听到大乘法时,还是会产生上述邪见;金刚乘密续中的甚深转变法的大善巧方便,同样会遭到误解。举例来说,如果这些人听说金刚乘有无须压抑或改变烦恼的理论,因为只要能见到烦恼的本性,即足以获得解脱,他们很容易就会产生误解,误认其意为根本不必理会烦恼。有人甚至会想:金刚乘教我们在心起贪瞋时,只管随顺贪瞋。因此,佛虽有能力把所有大乘法与金刚乘法和盘扥出,但是由于看清众生在心智方面尚未准备好去接受这些法教,所以在初转*轮时只选基本的、简单的小乘法来讲。

此小乘法的内容有一半是谈我们眼前在世间的处境,另一半是谈超脱轮回而得涅槃。首先,佛澈底审察我们现在所处的世间,看出其本因是无明,其结果是烦恼与痛苦。所以,佛于开示苦、集〈苦因〉二谛之后,接着审查其余二谛:一为觉,因觉能灭苦,故名灭谛;另一为成觉之道,名为道谛〈所以小乘法的内容是说「苦」「集」「灭」「道」的四圣谛,亦名四谛。〉

苦谛与集谛

四谛中的前二谛讲轮回之性质与原因,佛说,形成轮回世间的本因是一切众生心中的根本无明。此无明及后果可分析为十二因缘,根据十二因缘即可说明我们的世间经验。在我们的轮回过程中,十二因缘的顺序是:〈一〉无明缘行,〈二〉行缘识,〈三〉识缘名色,〈四〉名色缘六入,〈五〉六入缘触,〈六〉触缘受,〈七〉受缘爱,〈八〉爱缘取,〈九〉取缘有,〈十〉有缘生,〈十一〉生缘老死,〈十二〉死时,心再沦入无明;如此完成一次轮回。

说到此处,我们应该注意,佛并未说生死轮回为其所造,佛也未自称是宇宙的创造者,佛也不承认有那一位神创造了宇宙,宇宙乃心所现。

大乘法和金刚乘法,说心本空,但能发出本具之明及作无碍的显现。不过此一法教只见于大乘和金刚乘。佛在说小乘法的阶段,并未涉及此一法教,而是先讲一种较易了解之法,只说心空、无色、形、大小、方所等限定之相。因此,小乘说心本空,但不能体认此空,即是无明。由此无明、发展出所谓的宇宙,所谓的轮回。

前四因缘

十二因缘的结构或模式,可适用于宇宙──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各个方面,也可适用于宇宙众生的所有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论题,但我们若只看一个人的一生,或许能对十二因缘的发展过程有更清楚的了解。就拿人死来说吧。

人死之时,身心分离,心突然陷入一种没有意识活动的状态。换言之,心又返回它那根本的无识境界,也就是我们称为「无明」的第一因缘,十二因缘之首。此后,逐渐有了心的活动。这是第二因缘,名为「行」,此时之心,初起造作。这些意识活动的模式,在Nam She〈藏语〉阶段充分表现出来。藏语(Nam She),意即比量之识,是心认知心外事物的能力,是决定「此是此」「此是彼」等等的能力。此一有二相对比量之识的阶段,是十二因缘中的第三个。就这样,从根本的无明境界,逐渐心起造作,此种活动充分表现于比量之识的阶段。

从这个基本的有二或称之为比量之识,而生起自我感。同时,所见、所闻,总之,所经验到的任何现象,都被视为「他」的一类。如是,自他之间乃划清了界限。此刻之识,虽无血肉之身为依,但感觉有身,感觉与某一身分相合,也有为现象界事物命名的观念。所以第四因缘被称为ming zuk意即「名色」。

这一切都只是在死后第二阶段,即中阴〈中有〉阶段,所发生之纯属于心的经验,因为其中全无任何具体的东西。我们看不见中阴身。而且,中阴心也全非外人所能察觉;谁也看不见中阴心的无明、活动、显现比量之识,及其从能所(Subject/Object)相对的观点来〈为世间〉分类命名的经过。这种独特的中阴境界,这种不为他人所见,完全属于内心的经验,藏名Mingshi Pungpo,意即「四名蕴」(Skandhas of the Four Names),系指中阴的前四阶段:无明的阶段、识起造作的阶段、比量之识完全成熟的阶段,及其从能所相对的观点来为世间分类命名的阶段。

凡此都只是心之所现。例如,没有名叫「无明」的实质东西可以拿出来让我们解剖和审察;我们只能说「无明」只是我们为某一阶段的中阴经验所加的标签,只能说确有这样的一个阶段而已,上述四个阶段全无具体的性质。

由于中阴之识不依于血肉之身,所以人死后不受普通身体所受的限制。高山、墙壁、大海、森林,对中阴之识都不能构成障碍;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到那里去,就到那里去。因此,就某种意义而言,「四名」(Four Names)是一颇具神通的境界,确能超越普通身体的限制和我们习以为常的世间特性。但此境界全是我们前世之业自动或盲目产生的结果,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没有一样是我们有意的决定;我们只不过是随着业力流转的活动而已。

在中阴期间,我们具有某种异常的洞察力,虽极粗浅,也非真由意识操纵,但仍不失为一种知悉他人所思的能力。同时,我们对心力也有了新的认识,虽此心力亦非受意识或智能的控制。而且,其间还产生多种经验──幻觉。这些经验,对具有向善之业的人来说,可能是非常愉快和舒适的;对具有向恶之业的人来说,则可能是极其可怕的。

所谓业力,不是意识作用。从婴儿到成人这段成长过程即可为例。婴儿用不着坐下来作此决定:「明天我要长这么多。后天我要长那么多。」人的成长完全是在我们全不干预,也实在干预不了的情况下,自然发生的。有一种力量不知不觉的使有机体成长。同样的,老化过程只是不知不觉的在进行,不含老化之人的任何意识,甚至还会违反其意愿。这就是说明业力如何在我们中间运作的两个实例。

中阴阶段最初的一两周,也就是前三分之一,死者心中所生起的感觉大多与其前生有关。死者如果是男人,此时他会觉得自己仍是男人,具有生前的个性和身分;如果是女人,则此时她会觉得自己仍是女人等等。无论是男是女,此时心中都将生起与其前生有关的感觉。这就是为何说人死后,中阴之识会返回家中,并能以某种方式见其遗族,但通常不能与他们接触。此识会返抵家门,高声喊叫:「我在这儿,我又回来了。」但此识接着就会觉得无法与仍住在那儿的遗族沟通接触,因而感到极端痛苦、沮丧和忿怒,或者恍然大悟自己已死,此一心理上突来的重创会令其知觉立失,心中一片空白,因为打击太大,无法承受。

死后最初的一两周一过,我们对身体和环境的想法,随即开始与那被自己之业所推向的来世发生日益密切的关系。

中阴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差别极大。一般来说,最长约有四十九天。在多种不同的佛经中,佛都说这是识于投胎前可能留在中阴的期限。投胎确定后,转变之机可说暂告消失,此即为西藏有一习俗,即在人死后的四十九天当中尽量设法帮助死者。死者家属也许会请一位喇嘛作法以利死者,因为在七周之中,喇嘛的加持和死者的功德时时都可能令死者获得有利的转变。是故,我们有一种特别仪式,在仪式中把死者的姓名和肖像呈给上师,上师用其禅定之力吸引死者〈仍系于前生〉之识,试图以灌顶、说法和祈祷来超渡它;简言之,上师尽一切努力以使死者能转生善道。

第五因缘至第九因缘

十二因缘中的第五个,名为「六入」。共有「内六入」和「外六入」十二种,即眼、耳等六根和色、声等六境。〈「意」虽不一定与感官境界有关,但因能自行起念,而被视为第六根。〉如是,有能见之眼及所见之色,有能闻之耳及所闻之声等等,共成十二入〈或称十二处〉,藏名chem che,意即「生起」与「扩展」,系指为感觉之根的感官与感官运作所缘之境,如所见之色、所闻之声等等。中阴虽无有形之眼、耳等等,但心中仍觉得根境俱全,是故其心能看、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能想,和我们现在一样,尽管这些知觉全是心之所现,没有身为所依。

第六因缘名为「触」,意思与手摸东西时之触相同。作为第六因缘,触所指的是六根与六境之间的接触,例如眼与色之间的接触;就某种意义而言,是心用眼看色,用耳闻声等等。此虽属心境,无身为依,但仍带有触感,觉得真能与某种具体的东西接触。

基于此最初之「触」,而形成第七因缘,其名为「受」。藉眼触色是见;接着对所见者生起喜爱或厌恶的感觉,以及价值上的判断。这样一来,最初之「触」就不再是单纯之「触」了。例如,身体的接触,带来粗糙、平滑或冷热等等的感觉。此外,还会产生某种想法或评价:「那个漂亮,我喜欢。」或「那个讨厌,我不喜欢。」所有这些起于最初之触的感觉,都属于「受」──第七因缘。

第八因缘名为「爱」,意思就是「贪」。饥者看到美食,自欲得之;中阴之识,亦复如是,根境之间一有接触,感受即起,导致贪恋更多的接触。由此而入另一境界,其名为「取」──第九因缘。

取的意思是「拿」,惯常使用的比喻是摘取水果,摘取者确实把水果拿到手中。在十二因缘中,「取」这一阶段是求身之愿望驱使心向投胎的阶段。对将得人身者来说,此一愿望所产生的结果,是看见未来父母性交。一种极大的贪恋,一种盲目的投胎愿望,使得中阴之心倾向结合中的夫妻。

第十因缘──「有」

就人而言,投胎得身的愿望在母亲的子宫受孕时完成。这是第十因缘──「有」。此刻有了可依之身──父精与母卵结合,再加上识。此后,依佛所说,即称之为人。例如,比丘或比丘尼发誓不「杀人或能长成人的胎儿」。杀子宫中之胎儿即是杀人。受胎代表着脱离肉身的中阴之识急欲转生某界所产生的最后结果。母亲一怀孕,中阴即已进入人界,并将逐步出生、长大、成人。

如是,有形的精卵相合,再加上无形的中阴之识,即为人之入胎。此刻识已转生,又入有形之界。你或许会问:「这是怎么发生的,怎么会有此精神与物质的结合?」重要的一点是心本为空;心本无形,没有坚实性或具体性。但是由于根本无明,对无形之心就无力去体会,而有用具体名词,如「某种事物」或「我」及「我所」,去设想的意向。这种予以具体化的意向,在投胎时充分表达出来,所谓投胎即是根本无明所导致的识与有形元素的结合。

佛法中,对此后胎儿成长的各个阶段有详尽的描述。起初一两周,不定形的一团细胞〈传统经典中说它像一小滴白色的酸乳酪〉,在子宫中慢慢长大。在下一阶段,身体各部开始有了区别,此时的胎儿是由一根细丝连在一起的两团细胞,据说像一只蚂蚁。接着,头与四肢生出,器官组织成长,最后在怀孕期满时,就有了一个通过所有复杂变易过程而发育完全的婴儿。

胎儿发育期间,有些遭遇是免不了的。这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成长期,其间属身的五个部分〈双臂、双腿、一头〉从躯干出现,五官和各种器官组织也形成了。一般而言,这些都是极其痛苦的经验,而痛苦实为整个怀孕期的写照。由于怀孕期是指从受孕到生产,同时由于在此期间胎儿通常都长成能在子宫之外存活的完整人,所以整个怀孕期都属于第十因缘──「有」。「入胎经」基本上是一本胚胎学的论著,其中对此一过程从头至尾都有详尽的描述。

第十一因缘与第十二因缘

在怀孕后期,胎儿开始约略感到子宫的狭隘;在即将出生时,胎儿觉得受到压迫和害怕封闭。此刻与人类出生有关之业,使得母体有一种力量能将胎儿头部转向下方以便生产,接着是阵痛收缩,把婴儿推入世间。这就到了第十一因缘──生,藏名che wa。

十二因缘中的最后一个是「老死」。人一出生,即开始老化,一直到死,不管死时的年龄为何。伴随此冷酷无情的老化过程者,是人所遭受的各种疾病、痛苦和忧郁。

这种老化与死亡就是最后一个因缘。紧接着死而来的是身心分离,以及根本的无知觉状态──「无明」。如是又回到第一因缘,完成轮回中的一生。此后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这是轮回的一面,是从一生到另一生的整个循环过程。

五蕴与三苦

投胎之后,我们就有了血肉之躯,说得更彻底一点,即是有了原子〈细胞〉组成之身。借着此身,我们就能感受外界的一切。在谈中阴时,我们说过四名蕴〈Skandhas of the Four Names〉是纯粹属心的经验,而现在我们必须再加上第五种要素,即名为色蕴的有形存在。此刻之人,具有五蕴:名为色蕴的有形存在,加上四种属心之蕴,亦即受、想、行、识。识能决定此是声,此是色之类,并能作好坏等价值判断。

「蕴」的字义是「堆集」,有一种对此名词的解释是:只要有身,我们就不仅具有五蕴,并且还有一大堆麻烦。基于有身,各种各样的痛苦──老、病、死、苦及有苦相随之乐──都可能发生。此一所有假和合物本具的根本潜能,即「假和合物的普遍之苦」〈the Pervasiev Suffering of Composite Things〉。这种苦是苦中最微细者,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它可能不令人直接感到是苦,也不令人视其为具体的或构成威胁的东西,但它仍是与投胎中所含有的五蕴形影不离。

传统经典中说,上士与凡夫之间的差别,在于上士能觉察此微细之苦,而凡夫不能。举例明之。你若把一根头发放在手掌上,你不会感到它的存在;但你若把它放在眼睛上,你就会觉得难受,立即感到它的存在。凡夫之感觉不到有此根本之苦,犹如手掌之于头发;上士则如眼与头发,非常敏感。

除此假和合物之苦外,还有坏苦〈the Suffering of Change〉。如当完全健康的人身体突然转坏,此种失去健康的转变即名坏苦。

当我们实际感到痛苦和沮丧时,或苦上加苦时,如重病后死亡,那就是第三种苦,名为实际之苦,或苦苦。

以上是概括叙述佛所说四谛中的前二谛,也就是痛苦的起因和我们实际感受到的痛苦。

第一谛是苦谛,第二谛是集谛。所谓「集」意即苦因,系指那能生起十二因缘的无明。十二因缘循环的结果是苦,此一轮回过程,传统上是用以无明为根,以苦为果之树来说明。

三界之苦

传统佛教对宇宙的另一看法,是以三界为观点。所谓三界,即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的范围,下至地狱,上至欲界天。欲界的六道众生是地狱众生、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及天神。欲界之上,是色界十七天,再上是无色界四天。但无论三界中的哪一界,无论其中的感受是精是粗,都不外于轮回;而在轮回之中,无一众生不受三苦,无一众生能完全解脱三苦衷的任何一苦。

事实上,苦乃一切有生者之根本的、主要的经验,凡属轮回之界皆是受苦之所。例如,地狱众生受极端寒热之苦。饿鬼所受之苦,来自饥渴和风吹雨打。畜生愚痴,盲目冲动,以致互相残杀。

上述下三途之苦况,大多是人所看不到的。佛法中虽有描述,但除了畜生道中的一小部份之外,均非我们亲眼直见。我们若观察海洋动物、家畜或野兽,就能知道它们住于何等之身,具有何种心态。如是,我们可以略知畜生道的情形,以及其中众生所受之苦。

佛陀曾说,我们若不这么愚痴,而能真正知苦,甚至了解胎儿于母腹中所受之苦,我们就会在今生精进修行,以求成佛,永不再受此苦。

例如,我们若能记得胎儿在成长期间所受之苦,我们就会记得七窍五官等的发展过程,期间的痛苦有如被人指戳入伤口、钻探伤口、撕裂伤口。我们也会记得头、臂、腿等附属肢的发展过程,期间的痛苦有如我们的手臂被一壮汉拉得脱臼,同时还被另一人用棍敲打。其他器官组织──神经、骨胳、肌肉、消化道等──的发展,同样带来痛苦,这些我们也会记得。

而且,胎儿之心对母体状况非常敏感。母亲的饮食,如果很凉,胎儿会觉得好像赤身裸体被丢在水上;如果很热,胎儿会觉得好像被煮、被烫。母亲若不食,胎儿的感觉是被吊在空中;母亲若吃得太多,胎儿的感觉是被压在山下。母亲若行房,胎儿会觉得如被荆棘抽打。母亲若跑、跳或做任何剧烈运动,胎儿会觉得如被推下断崖,从山坡一路碰撞翻落。此外,待在子宫里就是苦。在那黑暗、拘束、沉闷的子宫里,还会感到不洁,闻到排泄液的臭味。

实际出生的过程极为痛苦。在西藏,我们也一种装置,为一金属圆盘,中央有一小孔,将粗现从孔中拉过,可使线变细、变紧。当要出生的婴儿被挤出狭窄的阴道推入世间时,其感受就像粗线被拉过圆盘的小孔一样。刚出生的婴儿,对与外界的接触非常敏感,觉得自己像是一只小鸟,在受狼或鹰的攻击。那是一种被搬动、被抓住、被转来转去而又无法反抗的直接经验。被洗净时,婴儿觉得在被剥皮;被放下时,无论床单有多么柔软,婴儿还是觉得好像躺在荆棘上。婴儿出生时没有不哭的,这就是苦难的象征;如果出生过程不痛苦的话,出生的婴儿该笑才对。

佛所说的种种转生之苦,我们都尝过,只是不记得而已。不过,对生长于世间之苦,我们大半都知道,尤其是医师和医学界的人士。我们得过病,有过种种身心问题,并且知道最后总免不了死亡之苦。我们现在就是处于这一切痛苦之中。

然而,就人生来看,个人的经验差别极大。有些人在生活中遭遇很大的苦难,也有些人生活过得相当舒适,没有多大的痛苦或烦恼。例如,第三世噶mb让贡多杰就曾说过,他在母胎中感到非常愉快,觉得自己像是欲界之高等天神,整个胎儿时期都过得很快活。至于佛,则更因具有大力和证悟,以致在母亲摩耶夫人的腹中即能用某种方式传法,利益许多众生。

一般而言,我们虽可说一切经验无非是苦,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本身之业。对于那些具有特殊善业的人来说,他的任何经验都是乐多苦少。这种情况是个别之业所结之果,与人生中之共业不同。

轮回中人道之上是阿修罗道,就其庄严、富有和享受而论,近似天道。不过,阿修罗的妒忌心极强,故恒争斗,不是自相争斗,就是为了夺取天神的财富而与天神争斗。争斗是阿修罗道的主要特色,痛苦是阿修罗的常伴。

欲界六道中最后要讲的是天道。从相对的观点来看,天道是殊剩之道,因为其中有极度的快乐与满足,同时还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富裕和感官享受。人类所能感到的最大满足与快乐,很可能还不及天神所享有的全部身心之乐的百分之一。

虽然如此,天道中相对的安逸与舒适并非永恒。一旦生于天道之因──福报──已尽,天神即堕入较低之道。从天神死前七天开始,即有衰相出现,预示其死亡及堕落。首先,天神听到一种声音宣称死亡迫近。接着他们就像枯萎之花:头上花萎,失其香味;身体首次出汗发臭。他们的同伴,原与他们共享天道之乐的天神天女,对他们的衰相都深感厌恶而跑开,除了往背后散花和诚心祝福他们善用来生,再回天道相聚之外,没有给予任何援助或鼓励。而且,这些同伴根本不理将死的天神,而只让他们独自度过最后一周,以他们有限的预知能力沉思他们的为世。将死的天神深感悲痛,因为他们的来世必不如今。此外,这七天之长,相当于人世七百年,是故天神所受之坏苦,为期甚久。

因此,在审察六道之后,佛说轮回中无处不苦:苦是未成佛者主要的、根本的经验感受。

修学苦谛与集谛之重要

以上所讲,即是佛说四谛中前二谛的概念,前二谛为苦〈我们在轮回中所受之苦〉谛和集〈苦因〉谛。佛陀广泛详尽的释此二谛,我们有必要了解它们,以便能认清我们现有的缺憾。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处境,并且必须知道,业因果报之性若是,我们所能预期的只有苦。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已陷入与因果有关的种种因素之中,这些因素先把我们带入一种苦境,再起此苦境为基,把我们带入另一种苦境,如是一苦接一苦,永无休止。当我们看轻此种情况是先天的缺憾时,我们就会开始考虑出离,着手寻求那能超脱轮回之道,以及超脱所有随轮回而来的痛苦,缺憾和沮丧之道。

我们若不省察这些问题,则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就会过于天真。只要心情愉快、事业顺利,我们就会想:「啊,一切美好,谈苦干嘛?轮回是个适于居住的所在。」由此心态所产生的一般性向是听其自然。但只要一有不幸事故发生,一有痛苦或麻烦,我们就完全丧失了勇气,心想:「唉,我要死了。唉,我病了。唉,事情全砸了,一切都错了。」这时我们可能试图以一些无效、幼稚的方法来解救此一情势,但未能真正采用那可以让我们脱苦之道。

我们被困于轮回。对此处境,顺利时,我们不予理会;不顺时,我们束手无策。但一当我们了解自己的处境,我们就会开始求道,以对治那必不可免的痛苦和沮丧。佛法中之善巧方便就是提供我们这种向上发展之道。

究极而言,轮回之因,乃由心生,其果亦由心受。宇宙唯心所造,唯心所受。但是,仍究极而言,心本是空,本自无「物」。了知心生轮回及心受轮回一事本来无实,的确可以令人感到极大的安慰,若心根本无实,则心所历之境亦非实有。得见心之空性而安住于空性,我们即可在此混乱、困惑、痛苦的世间获致极大的安慰和舒畅。

而且,当完全证悟心之空性时,我们即可超越因果,超越业因果报,而成为佛。但于此之前,只是怀有「心全是空」的想法,并无用处;我们依然受制于业因果报,丝毫不爽。

因此,我们不仅须了解一切经验毕竟是空,也须了解业因果报平常是有。以这种态度去修,我们就能成觉。但是,我们若偏向任何一边,无论是天真的认为一切毕竟实有〈常见之误〉,或是对一切都加以否定〈断见之误〉,我们就不能成觉。

灭谛与道地

佛在讲完苦谛与集谛之后,又继续审察另一面:与涅槃之因果有关的因素。此处所说之因是第四谛,名为道谛;果是成「觉」。在四谛中是第三谛,名为灭谛。此处所说之「觉」,是从小乘的观点来看,系指烦恼灭,以及因烦恼而起之苦也灭。

道之始

正如苦、集二谛所说,轮回起于无明或无知,所以觉当然是起于「悟」,而非起于无明。但此悟不易证得,必须努力求取,也就是修行正法。我们要过善巧的生活避免害人害己,并做有益之事。然后,我们要皈依三宝,以与佛、法、僧结缘,并在信心,虔诚及修道中所获觉受的驱动下,不断皈依。所有这些修行正法的方式,都有助于我们得悟而成觉。能够成觉的种子,即名为如来藏的佛性,潜伏于我们每一个人,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直见其存在。

我们的处境,大致可比作睡眠过程。当我们入睡时,起初是完全失去知觉,睡得很熟,根本无梦,没有任何意识活动。这种情况相当于作为轮回之因的根本无明。但在此后的一夜睡眠中,意识活动会时常复苏,而产生多种幻想,我们称之为梦。梦境有时可能非常可怕,这相当于无明引起的轮回之苦。在梦境里,就像在轮回中醒时的经验一样,有不知不觉而起的心行。早上,在我们全醒之前,身体先开始转动,意识也开始接近苏醒状态。依我们所作的比论,这一段期间可说相当于向善之心生起的阶段,亦即信心、悲心和精进修法之心生起的阶段。接着是完全苏醒,那时我们伸腰、起床、开始走动、开始做日常工作。在我们所作的比论中,这相当于成觉──我们已完全醒过来了。此时我们不是像现在这样完全梦境,也不是半醒半睡的从事那能注入和增长善性的修行,而是完全醒过来,能够起床工作。

将心转离轮回和转向成觉的基本过程,有一部份是如实了知轮回。由于知苦及认清我们现有的缺憾,我们乃寻求解脱之道。这种心念的初转,就其为成觉的因素而言,是修道之基。我们之所以能实修正法、奉行佛道,乃是基于两种原因。第一、因曾培养向善之性,舍弃不善之性,我们才能获得修行所依的人身。第二、因三宝慈悲加持之力,我们才能与正法结缘,而于今生享受其果,使我们不仅为人,还能得闻正法、相信正法,以致修行正法。我们实际的修行──皈依三宝、不断皈依、发菩提心〈愿一切众生皆得解脱之心〉、发展不同的禅修之法──乃成觉之因的真髓。

道之相

道有多种不同型态。例如,可以看看授戒的不同层次,先是皈依,然后依次是在家戒、沙弥或沙弥尼戒、比丘或比丘尼具足戒、菩萨戒等等。道的另一种形态是四加行:诵皈依文十万遍并同时礼拜、诵金刚萨埵净化咒十万遍、献十万曼达供,以及诵上师相应法祈祷文十万遍。这两种形态──各层次的授戒和加行──都属于所谓的资粮道,因为此是全部成觉之道中的第一阶段,其目的在积聚修行所需资粮。

但是,只以净化自身障碍和发展福德为目标的修行不稳定,因为如是修行所获得的利益有丧失的可能。禅修可以提供稳定的因素,其所产生的利益非但不会丧失,而且还能继续稳定我们的修证。修行止观,尤其重要,因为心一定下来,无论我们所积聚的是何种福德,无论我们所加强的是何种善念,都能获得某种程度的稳定。而且,不管我们想要进修何种禅观,此初步的止观修行都能为其奠定坚固的基础。因此,有些稳定因素加入,我们所修的资粮道即成为殊胜的资粮道。

审察全部的成觉之道有多种方式。例如,我们说有五种道构成修行的不同层次: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或佛道。若更广泛详细的说,则有三十七道品。这些都是审察同一现象的不同方式,都详述正觉得不同之相。

三十七道品中之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和修法时所发展出来的五力,皆属前二道,即资粮道和加行道,并不包括菩萨初地。菩萨初地相当于见道,即五道中的第三道。

在目前的阶段,当我们说心是空、明、无碍时,我们只不过是表示一种理念而已。但当你在修法上进展到某一程度时,你确能直证心之空、明与无碍。如是持续直证,即名菩萨初地,藏语称之为Rap tu ga wa,意即「大欢喜」。你于此刻进入见道,因为你已不再像一般人那样去看事物,而是实见心性,直证心性。此刻之洞察力,使得这一阶段之道名为见道。

菩萨初地欢喜地,因此时直证之心性是极乐、极明,并就其本身究竟无实而言,是极空。心性虽空,证得心性则是极乐。这种极乐境界,藏名de wa chen po。此乐之所以被称为「极」,乃因在我们的一般经验中无能与其相比者。是故,直证心内在清静之性的境界名欢喜地。

到了菩萨初地,你不再空想,而是直证,所以心更自在,受我执束缚的程度减低。此即为何我们说初地菩萨能于一剎那显现百种化身,能记得前一百世或预知后一百世。这些能力是心之部分解脱无明缚的结果,并非完全解脱无明缚的结果。传统上,我们称此种自在所现的十二相为「十二百」。

此外,初地菩萨已超越业的作用,不再完全受制于业障。悟已取代无明。以无明为基的阿赖耶识因而亦不再得势。阿赖耶识在功能上是一种储藏业力之库,加强此库者是(1)因执着二见而起的烦恼障,及(2)以烦恼障为基的身、语、意业。没有根本无明,业力及无所依,是故初地菩萨超越业障。

西藏人用阴历。每月初三、月亮只是细细的一弯,随后逐渐增大,到了十五日就全满。月之渐满过程可用来象征菩萨依次证入诸地。初现之微悟犹如细细的一弯明月。虽然有悟,但不圆满。其成长过程即是从初地到十地,此悟不断加深增广,心也越来越感到自在。

从心之自在不断增加来看,初地的「十二日」到了第二地就增加了十倍,故说「十二千」,即是能于一剎那显现千种化身,能记得前一千世,预知后一千世等等。当我们一地又一地的向前迈进时,所悟之深广,亦随之而增。

到了阴历的十一日,月虽未圆,但已迅速接近全满,此时之月相当于菩萨的第七地。在第七地,我们的向善之性增长、所悟加深,同时各种不善相对减少,尤其是烦恼,大都已灭。

到了菩萨的第八地和第九地,执二的习气──仅次于根本无明的微细障碍──逐渐消失。

到了菩萨的第十地,障碍中最微细的根本无明,几已全除,心也几乎是完全自在。有一股表现心之善性的巨大能力生起。此时我们不说百种或千种化身,而说千亿化身、千亿前世、千亿后世等等。

所有菩萨十地构成第三道和第四道,即见道与修道。此二道中,又有等级之分──上、中、下三等见道和上、中、下三等修道──但总括起来说,此诸等级是与菩萨十地相符合的。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行舍──及八正道,皆为菩萨于十地中所经历者。

到了菩萨的第十地,成觉的最后一步藉一种特殊的禅定境界而完成,其名为金刚喻定。此处之「金刚」,有坚不可摧及利破一切之义。其所破者即那对究竟实性的无明所遗留下来的最后及最微细的影响。当此最微细的无明之障为金刚喻定所破时,我们就完全成觉了。我们已达圆满佛位,此位有时被称为菩萨的第十一地。

我们目前的状况有如被钉上镣铐,锁在黑暗的监牢。监牢即是轮回,我们本身的无明将我们缚于轮回、禁于轮回。在资粮道与加行道的阶段,直至入菩提初地之前,我们愈来愈感到自在,虽仍被监禁,但可在牢中自由行动。一入菩萨初地,或入见道,就像牢门大开,此后我们即可出狱,任意遨游了。

在此比论当中,牢狱象征轮回的束缚性,手铐脚镣象征我执加在我们身上的限制;不管我们在轮回中的哪一道──不管我们在牢狱中的哪一处──我们总不免被我念,被毕竟有我之见所束缚。一入菩萨初地,我们就从此摆脱了镣铐,出离了牢狱。

菩萨本尊所代表的是活跃于我们生活之中的觉心品性。

三身

佛果或等觉,是用三身来形容。三身是等觉之三相,其名为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与心之本性有以下的关系。心本来之空性相当于法身。心之明性相当于报身。心之无碍显现性相当于化身。此表示出心之本性的三种特性即是我们所谓的佛果,佛果亦名「三身之合体」。

有多种方式用来形容法身或究竟相。例如,传统的说法提到法身的二十一圆满相,象征不变,不堕的心境。法身还有无所不在相,因为法身遍布轮回与涅槃。法身也有永恒性,因为法身无色、无限、无生、无灭;因其离有二相对之想,故无高、无下、无乐、无忧、无任何一种变异。经文中就以这种方式来形容法身的不变异性,它既不会退化、枯竭,也不会受损。

报身也是由不同的观点形容,最常见的是就五定性〈Five Certainties〉来讲。第一定性与报身的形相有关。佛之报身的形相有永恒性,无始无终,故与所有无常的现象都不相同,甚至与在此世间生、老、死之释迦牟尼佛的形相也不相同。第二定性是,虽然我们有区域观念,说某方之佛和某方佛土,但报身的环境仍有其永恒性,不会变异、退化或受损。第三定性是,永无休止的传授大乘法或金刚乘法,在正觉的报身层次所传之法永远是大乘法或金刚乘法。第四定性与随从或闻此法者有关,他们永远是第八、九、十地的菩萨,也就是证悟最高、最为清静的三个阶层的菩萨。第五定性与时有关,那就是报身不为一般时间所限。此与师、境、法、随从及时态有关的五定性,全属永恒的清静身〈Pure Form〉。

我们说过心本是空,其性为明,并且无碍。我们现阶段所感到的心之无碍,乃是所有情绪、思想、概念、苦乐的感受等,都能毫无障碍的在我们心中生起。这一切全是尚未成觉之心的无碍显现。从已成觉者的观点来看,则心之无碍显现即名化身,也就是在有形世间以有形之身显现成觉。此一现象有不同的层次和状况。例如,我们可用无上化身指等觉的释迦牟尼佛;我们可用「生身」指那些虽尚未得等觉,但能藉有形之身或各种美术、工艺、科学等,表现某种程度的正觉之人。以有形之身显现正觉并非佛性有意的作为,并非出自某种决心,如「我今要在某界化现某相」,而是自然的流露,正如阳光自然放射,无需太阳的指令或授意。太阳在,自然放光;法身及报身在,亦复如是,惟所放出者乃是化身。

小乘及大乘对道的看法

以上我们所说的道谛同属小乘与大乘。在此二乘的法教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对五道〈资粮道、加行道、具道、修道和无学道〉、三十七道品等都有着相同的概念。其不同之处乃在于对这些课题所作的解释有广狭之分。例如,从小乘的观点来看,布施包括尽舍自己所有之财,理想的做法是出家为僧为尼,过极端简单的生活,三〈或五〉衣一钵,只取当日所需,此外别无其他。总之,小乘的理想布施,包括一介不取,尽舍财欲,而追求非常简单的生活。从大乘的观点来看,理想的布施范围大到包括不断将所遇之财分与他人,甚至视自身亦为可施之物。无论什么现前,都以某种方式不断献出,不是献给佛法,就是献给利他的目标。

从小乘的观点来看,持戒极像我们寻常所想的那样──以不做有害无益之事来过善良的生活。大乘对持戒也有此见,但将此见大加延伸,其作法是强调发挥我们内在的善性和向善之心,以及为利其他众生而奉献自身,故其持戒的范围较大。

小乘及大乘对成觉之道确有共同的看法,但我们此处所说的成觉,专属大乘和金刚乘。对小乘来说,成觉的目标是不善因素的消灭;只有在大乘和金刚乘的层次,才谈到发展心之潜在的善性。

细察小乘和大乘如何描述成觉,我们即可更清楚的了解二者对成觉的看法有何差异。小乘的目标是得阿罗汉果。藏译阿罗汉为dra chom pa,意即「破敌」。此处所说之敌系指把我们关在轮回之中的烦恼与无明,「破敌」就是要克服或消除烦恼与无明。寂灭之理即出于此。在小乘中,寂灭是成觉之异名,所指的是断那惑心之烦恼,以及断那障悟之妄想,亦即断执有执无,执实执虚等有二相对的概念。得寂灭时,所有烦恼等都被遏止,心即完全证入空性,毫不动摇,毫无散乱。这是小乘的理想,确能导致等觉,但所需时久,而且在此几乎无限长的修行期间,实无能力帮助其他众生。此乘之所以名为「小乘」,原因就在其范围比较狭窄。不过,寂灭至少也可以表某种程度的解脱轮回,因为证得寂灭者不必再受后有;他已超越那造成再生于轮回的业力。

也许五道、十地、三十七道品,以及三身特性等概念,并不是我们非完全了解不可的;我们若能精进修行佛法,这一切迟早总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不会因我们不知其名而不发生,也不会仅因我们知其名而一定发生。另一方面,予人指引,助其更加了解修法的要素及所欲修得的觉境,似乎也很重要。

为何要学四谛

从轮回与涅槃的观点来了解我们的处境,其价值如下:轮回的因果使我们产生另辟蹊径的想法;一旦我们晓得自身处境的缺憾时,就有可能另谋出路。如果我们再了解道之因果,那就能使我们不仅想要舍离轮回,并且还想要成觉。此外,了解佛陀与菩萨的伟大品性,能使我们对自己可能获得的成就生起信心与敬畏。信心、精进与发心极有助于了解四谛。

既已得此暇满宝贵的人身,又已得遇正法,我们所处的地位是关键性的。一边是在轮回中继续盲目流转的可能,另一边则是超脱轮回而确实成觉的可能。这两种可能都出于我们人人皆有之心,皆能感受之心。本空性明,真能证入菩萨十地的就是我们已有之心;能证得等觉的也是此心。


{返回 卡卢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有
下一篇:冈布巴四法
 曼达供
 三乘佛法指要 第一篇 前行法(前方便)第一章 四正观(四共加行)第三..
 观死与无常
 三乘佛法指要 第二篇 正修行 第四章 六波罗蜜多
 大手印
 三乘佛法指要 第一篇 前行法(前方便)第一章 四正观(四共加行)第一..
 三乘佛法指要 第一篇 前行法(前方便)第一章 四正观(四共加行)第四..
 往生极乐净土的四因
 三乘佛法指要 第二篇 正修行 第五章 成佛
 动机的重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善意的“信”转变成智慧的“信”[栏目:传喜法师]
 181.香山尼佛通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口诀谈[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生死得自由[栏目: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
 五戒学处[栏目:新编佛教念诵集]
 百业经[栏目:白话佛经]
 唐密三皈依礼式[栏目:真圆法师]
 颜琛苦读[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维摩诘经》中的成语(朱瑞玟)[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1880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唐 法藏撰.宋 净源述)[栏目:09 注述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