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在生活
 
{返回 隽永故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45
修行在生活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马祖道一禅师和他的徒弟百丈禅师二人,创立了汉传佛教「丛林教育」,他们把许多僧侣聚集到丛林之中,制订僧团的生活规范,以做为磨炼身心、澡雪精神的凭借。其中有一门「出坡」功课,就是每天要进行环境清扫、锄草耕种等劳动作务。百丈禅师坚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根本原则,即使年届八十多岁高龄,依然遵循自己所立的规范,每日劳动精进不懈。
 
 徒弟们看见师父年纪大了,不忍让他继续再做粗重的工作,于是就把百丈禅师的工具藏了起来。百丈禅师因为找不到工具无法工作,就禁食不吃饭,以贯彻自己订立的丛林清规。僧团在老禅师的身教熏陶下,也都能恪遵其规定,日日力行无违。
 
 有一次,老禅师在日正当中时晒咸菜,骄阳炙人,满头大汗,徒弟看到了,就说:「师父您年纪大了,现在做太辛苦了!」老禅师气定神闲地回答:「那你认为什么时候做好呢?」
 
 老禅师的话语具有双重启发:现在日正当中不做,难道要留待太阳下山才晒咸菜吗?当下,就当善加把握,学习、修行皆然。否则老是错失良机,因而只会劳累叫苦,生活全然无味。再者,年纪大了还不做、不知精进修行,依然茫然于俗务,人身难得啊,在垂垂老矣的晚年,更当万缘已休,唯心不死,将生命中的慈祥发挥得淋漓尽致,带着欢喜迎向下一个旅程。
 
 至于出坡,则是训练谦卑忍辱、破除骄慢最好的方法。「黎明即起,洒扫、应对、进退」是汉文化重要的生活教育,在佛门亦然。出家唯一利他修行,而非吃斋念佛,舍世间无有可修对境。出坡,也是将自己内心杂乱一扫而空的方便法门。

{返回 隽永故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偷不去
下一篇:欢喜布施
 来去自在
 悲心彻入骨髓—佛陀割肉喂鹰的本生故事
 偷不去
 大小不二
 舍利弗的心
 欢喜布施
 毁容求道
 我身是谁
 琴声中道
 不生气的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百喻经 25 水火喻 Water and Fire[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O 1308经:本经叙述佛破斥魔附天子诸邪说。[栏目:界定法师]
 相应40经 随法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2、什么是佛教?[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五十回 拜寂静婆罗门[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不气歌》给人的启迪[栏目:邹相美文]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栏目:唯识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