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种性
 
{返回 黄忏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1

大乘种性

黄忏华居士

菩萨种性,无始时来,其本识内,法尔具有决定得证佛果之本有无漏种子。而其未发心位,未闻法界等流正法,未修令此无漏种子增长之方便加行,善根未熟,唯住菩萨种子性类差别中,是名本性住种性。既发心后,若不定种性,回心向大后,闻法界等流正法,渐渐修习佛果因行,此闻思修三慧,熏习有漏善种。由此熏习力,令彼法尔无漏种子增长,是名习所成种性。如识论云,何谓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伦记谓性种姓习种姓各有二种。如记云,性种姓有二,一是有漏,以此为因,能生见道前七方便行。二是无漏能生见道已去无漏。习种姓亦有二种,一是性种中有漏种子,遇缘引发增长已去,即名习种。从此习种生起见道已去无漏,还即熏种,并名习种。

习所成种性菩萨,又有二种,一者顿机,二者渐顿。顿机者,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中,唯有菩萨法尔无漏种子,不经声缘二乘,直入菩萨之行位,故名顿悟菩萨,亦名直往菩萨。二渐机者,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中,并具三乘无漏种子,故先修二乘行,证声闻独觉果,然后回心向大,入菩萨之行位。此渐悟之机类,回心之后,经多劫之修行,除偏执,始入资粮僧只时分。即初果圣者回心向大者,经八万劫,除偏执,始入大乘初位。二果经六万劫,三果经四万劫,四果经二万劫,独觉经十千劫,始入大乘初位。故名渐悟菩萨,亦名回入菩萨。

顿悟渐悟菩萨,又各有二类,一曰智增菩萨,一曰悲增菩萨。智增者,智慧增上义。此菩萨智慧胜故,断惑证理之自利行多,利生化物之利他行少,故于初地即舍分段,受变易身。悲增者,大悲增上义,此菩萨利生念盛,故七地以前,受分段身,助愿受生,久住生死,利益有情。至第八地,方受变易。于渐悟中,从三四果回心者,欲惑不断,不能再生欲界故,必是智增。从初二果回心者,欲惑未尽故,或成悲增。恐生死故,或成智增。


{返回 黄忏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色法
下一篇:二无我
 地论宗源流与学说的简介
 南三北七教判之说
 十八道法
 看话禅 默照禅
 记金陵刻经处研究部
 佛教各宗大意—密宗大意
 种子与现行
 中国佛教史略—三国佛教
 中国佛教史略—南朝佛教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〇〇九年受戒报告(释亲悲 比丘)[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观所缘缘论义贯 附:唯识学与百法概要 第一节 唯识学概要[栏目:成观法师]
 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三、悬搁语言[栏目:吴言生教授]
 道生(?~434)[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格萨尔王法会开示—如何修本尊(扬唐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净土法门的修学要领 三、集资净障[栏目:达照法师]
 僧肇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环(张琨)[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一七五 日轮供养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小经》要文善导释[栏目:慧净法师]
 摄大乘论 第128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