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类境
 
{返回 黄忏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1

三类境

黄忏华

三类境是慈恩宗关于辩认一切境相(唯识四分中的相分)的学说。三境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它的名义和性质,如《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叙述唐玄奘法师所作的一个颂文说:“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窥基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也跟着这样阐说。窥基的弟子慧沼法师在《成唯识论了义灯》中更详加解释。

但诸论中从来没有说过三类境的名目,所以它是玄奘探诸论意的创说(据《成唯识论学记》引慧沼之说,这是奘师依《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二中“本性相、影像相”的意义而建立的)。

一、性境。性境是具有真实体性的境界:色境是真实的色,心境是真实的心。此境有三种特征:第一,从自己各别的实种子生起;第二,有实体实用,不像空华兔角等体用都无;第三,各守自性,不随从能缘心,而能缘心对它也不改变它的性质,只真实符合它的自相而缘取。例如眼识等前五识及五俱同缘意识的见分所缘取的色、声、香、味、触五种境,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所缘取的种子、有根身、器世界、三种境,都是性境。

不随心,依《唯识枢要》有三种:第一,此境则是非善非恶(染)的无记性,不随从能缘心的善恶起善恶的变化,这叫作性不随。第二,不随从心系属于同一界地,例如第八识系属于欲界,而所缘取的种子通欲、色、无色三界,以及身在下界起二通时,眼耳二识缘取上二界,身在上地眼耳二识缘取欲界,这叫作系不随。第三,由于相见别种,所以不随心从同一的种子生,这叫作种不随。《了义灯》说有四不随,除以上三种之外,还有不随心是异熟等,例如第八识的见分是异熟性,而所缘取的五尘相分却和它不同,这叫作异熟不随。

二、独影境。这只是能缘心用强分别力变现而无本质的境界。此境客观上完全不存在,只是主观上的颠倒计度单独所变的影像,所以叫作独影。此境和性境相反,和能缘心从同一的种子生,没有实体实用。例如第六识缘取龟毛兔角空华等境,又如梦境,这些境都不是从实种子所生的实法,也没有所托的本质,只是由第六识构画分别的势力所成。

独影有有质、无质二种。以上所说是无质独影。还有有质独影一类,它虽然有本质,而因为那个本质是不生法,所以相分仍然不仗托它生起。例如第六识缘取无为,无为是不生不灭法,不会生起相分,但由第六识用妄分别变作相似的相分而缘取它,所以也叫它作独影。

总上所说,独影境只是能缘心用强分别力所变现,从而三性、种子及界系等都随从主观的见分,所以说“独影唯从见”。

三、带质境。这是说主观能缘心所缘取的境界,虽然有所托的本质,然而和它的自相不符。“带”有两种意义,一是挟带,二是带似。能缘心缘取此境的本质时,挟带着它或者带似它而作异相的分别,另依自力变现一种和它的自相不符的境界,所以叫作带质境。例如第七识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本质变起我法的相分,所缘取的本质并不是我法。但是因为它没有转易间断一类相续无常似常,所以无明相应的第七识误认作我法而缘取。它确实有所托的本质,不是完全由能缘心的分别而生,因而和独影境不同。但是所托的本质虽然是有实体的性境,所起的相分却和它的自相不符,因而也和性境不同。简单地说就是在见分的妄情和本质的性境之间所起的一种相分。此外第六识对所缘取的本质起非量的相分,例如夜间见绳误以为蛇,也是此境。

总之,带质境确实有所托的本质,所以不是“唯从见”。但是并非照本质原样映写,所以也不是完全“不随心”。它一面可判从能缘心,一面也可判从本质,而说它的性有两面,种、系也有两面。就是带质境的三性不定,例如第七识缘取第八见分,所缘取的相分可随从本质判它是无覆无记性等,也可随从见分判它是有覆无记性所摄。这是性通情本。其次,带质境因为本质和相分并起而形成那种境界,又熏成相分和本质的种子,所以可说是从本质的种子生,也可说是从见分的种子生(或者缺一不可)。这是种通情本。又这个相分的界系,可随从见分说,也可随从本质说。这是界通情本。

“性种等随应”,依《唯识枢要》说,随应的意义是不定。这又有两种,一种是三类境的随应,一种是性种等的随应。前一种是显示三类境诸心聚的生起,有只是一类,有二合,有三合。所谓一类,就是以上所说的各别三境,例如根本智缘真如只是性境,第六识缘龟毛空华等只是独影境,第七识缘第八见分只是带质境。所谓二合,是二境并存,例如第八识缘取自地散境时,心王所缘是性境,而心所所缘是独影境。又前五识所缘自地五尘是性境,也可说是带质境;第六识缘取过未五蕴时是独影境,也可说是带质境。所谓三合,是三境并存,例如第八识缘取定果色时,心所所缘只是独影境,心王所缘却是性境,但以第六识所变的定果色为本质,所以也可说是带质境。二三合中有些实在是假说,不一定具备某境全部的定义时也可获得某境的名称,实际则决没有二三类境合而为一的。

随应的后一种,显示三类境随其所应三性、种子和界系等不定。有三性同而种子、界系不同,例如欲界的第八识缘取上界的天眼天耳,所缘的天眼耳根随从第八识是无记性,然而能生的种子和界系各别,又有界系同而三性、种子不同,例如欲界的前五识缘取欲界五尘,界系同而能生的种子各别。又前五识通三性而相分是无记性。还有种子同而界系不同,例如第八识缘取定果色,心所所缘和见分同,然而心王所缘的定果色是上界系,而第八识是欲界系。


{返回 黄忏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地论宗源流与学说的简介
下一篇:南三北七教判之说
 佛教各宗大意—中国佛教史纲
 佛教各宗大意—天台宗大意
 三惑 四谛 五明
 中国佛教史略—东晋佛教
 佛教各宗大意—密宗大意
 三种杂染——流转义
 中国佛教史略—三国佛教
 佛教各宗大意—华严宗大意
 五法与三性的关系
 地论宗源流与学说的简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大人觉经》开示 何谓八大人觉经[栏目:本法法师]
 学佛念佛的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文殊菩萨的宝珠[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超越苦乐的悲心[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48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中道实相与蕴妄之心[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北传佛教禅宗里面说开悟之后的境界是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在南传佛教如何表述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03-062《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如何不发脾气,不见世间过?[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十[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