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分36 总括前文 观心利生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60

正分36 总括前文 观心利生

  ※【导读】

  因为正分37,乃是大乘佛教例行的“结行回向”部分,所以,正分36其实就是各种不共教诫的真正结尾。基于这种缘故,本颂其实是在“一‘偈’以蔽之”地总括前文了。

  此偈的前两句以“总之何处行何事,皆当观心处何状”作结,主要概括“共下士道”与“共中士道”的修法,是讲观心降心,偏向正心修身的自利修习;而后两句则以“恒具正念与正知,而办利他佛子行”作结,主要概括上士道的修法,是讲要在正念、正知中士修法的基础之上,更要正念、正知上士修法,发菩提心“而办利他”,透过完成难行能行的“佛子行”,而最终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成佛境界。

  ※【释异】

  本颂第一句“总之何处行何事”,有的译为“随于何时行何事”。藏文第一句中的“忉拿”[■]一词,是“总之”、“总而言之”、“概括而言”的意思。笔者以为,“总之”一词若不译出,似乎略有不妥。其一,就字面来看,藏文中并没有直接出现“随于”二字,故可有可无;其二,就义理来看,有了“总之”二字,读者一看就能明白这是在归纳总结、概括前文,正分1—35与正分36的前后关系,更能一目了然,从而可以牢牢抓住作者拋出本颂的真正意图。否则,便极易混同其他偈颂,搞不清本颂的关键用意所在,因而,也就失去了此偈在全文中总结性的重要地位。

  另外,藏文中的“刚都”[■]一词,单独用时似乎更偏向于“何处”,而非“何时”之义。

  其他个别字句的重译,无关大局,故不再一一赘述其因。


  如此勤修所生善,

  为除无边众生苦,

  而以三轮清净慧,

  回向菩提佛子行。

  通过三轮(体空)的清静胜慧{9},

  为了剔除无边众生的痛苦

  将按上述方法而勤修来的善行

  回向菩提,

  (这一点儿,)

  是佛子(们)所应实践的。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分37 结行 回向所作善根
下一篇:正分35 佛子当力行者 速灭烦恼
 正分6 道前基础(6)
 正分37 结行 回向所作善根
 正分11 上士道 入大乘门——发愿菩提心(2)
 正分32 佛子当力戒者(2)
 正分25-30 总论
 正分19 远五毒(2)
 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目录
 正分31 佛子当力戒者(1)
 正分25 发行菩提心 当修六度(1)
 序分B 作颂因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闲话暑假[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应少女少年团之欢迎会答词[栏目:太虚法师]
 家庭沟通 - 化解两代教养的争执[栏目:方外看红尘]
 活出希望[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上师瑜伽(三)[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华灯初上[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异国信徒[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心念与命运(三)第四章 心念与功名(升学)心念为本,文章其次[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星火燎原[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般若[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