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八)
 
{返回 唯识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6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八)
       
张化蒙

  就全体佛教而言,依种姓的不同而分为声闻、独觉、菩萨三乘圣者,其所证之果就能所的不同而有涅槃与菩提之分。原始佛教的涅槃是与“解脱”同义的,依入灭的前后不同而分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但到了瑜伽唯识学的时代,特别是在《成唯识论》中涅槃是菩提之境,属所证;菩提是证涅槃之智,属能证。但由于众生无始来被烦恼、所知二障覆蔽,故不证涅槃、不成菩提,惟有断除二障才能成就。(注129)就菩萨依般若证真如而断烦恼的不同,从而建立行地的次第,即所谓五位——资粱、加行、见道、修道、究竟位。资粱位是指菩萨发菩提心后广集福慧二种资粱。加行位在瑜伽唯识学典籍中是指修习暖、顶、忍、世第一法,其具体内容则是依四寻思、四如实智立暖等四法,亦是唯识观。(注130)见道位是指修习世第一法后所得的位次,该位不仅观境空、心空,更观能证之无分别智亦是空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实住唯识真胜义性,达到真如与智慧二俱平等,双离能所取分别相。(注131)修道位是指见道位后的菩萨行地,一般有十种,即所谓十地,但在《解深密经》中却于十地后更立一“佛地”,该地中犹有微细极微细的二障习气未能永断,惟有入金刚喻定后才能断除,而得究竟的佛果。(注132)
  十地行果的描述,大乘经中多有涉及,其中亦不乏专门的经典,如《佛说十地经》,即《华严经·十地品》,当是现今我们所见最早而详细描述菩萨十地行果的经典,传说龙树也曾作过注释,名《十住毗婆沙论》,我们所见的译本但有前二地的释文;唯识学者世亲菩萨亦为之作释,名《十地经论》,在我国佛学界影响甚大,有专门讲述该论的,并形成学派,被称之为“地论宗”。但《十地经》对十地的描述与后来瑜伽唯识学的经论还是有较大的出入,特别是在种子说及转依上,《十地经》的发挥就不如唯识学的经论详尽,这也可以看出早期大乘经典与唯识学经典的差异。瑜伽唯识学的根本经典《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依修施、戒、定、菩提分法、四谛、十二因缘、无相作意、无功用行、四无碍解、***智云、金刚喻定的不同而立十一地,依次而断诸愚(每地有二愚,由修施等可断除),最后于佛地入金刚喻定,断除“一切所知境界微细著愚痴”和“极微细碍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从而“永断最极微细烦恼及所知障无著无碍,于一切种所知境界现正等觉”。(注133)《成唯识论》在解释十地修行方法及断障、证果上与《深密》略有不同。《成唯识》依“十波罗蜜”(六波罗蜜及四助伴波罗蜜,亦被称为“十胜行”)而为十地的修行内容,由修此十波罗蜜胜行,而断十种重障(异生性障、邪行障、暗钝障、微细烦恼现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现行障、微细现行障、无相中作加行障、利他中不欲行障、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从而证得十种真如(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真如、业自在真如)。(注134)很明显,《成唯识论》所建构的十地修行证果之理论,乃是依《解深密经》所作的发挥。由经历修道的十种阶位,最后入金刚喻定,断除微细极微细之烦恼、所知二障习气,从而证得二种转依,进入彻底解脱的佛果境界,即所谓究竟位。
  对于佛果的描述,在瑜伽唯识学的经典中,《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和《佛地经》有较为详尽的述说。《解深密经》所描述的佛身共有二种,即法身和化身。如来的法身是依修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所得,为佛陀所独有;声闻、独觉所得之身,但名“解脱身”,不名“法身”。(注135)而“法身”与“化身”之根本差别者在于,法身是无有生起之相的,而化身则有生起之相。如“八相成道”等都是化身之相,并非是法身之相。(注136)《佛说佛地经》乃是晚起之经典,对佛果之描述与《深密》迥异,不过与《庄严》、《摄论》等还是一脉相承的。全经思想可综为五:“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注137)清净法界,实则就是后来瑜伽唯识学所立的“自性涅槃”,以此代表二种转依中的“大涅槃”;而大圆镜等四智则是属“大菩提”的内容。《佛地经》虽说到四智,但并未说四智与八识有何关系,这也是与后来唯识学论典中所不同的一点。《大乘庄严经论》于《菩提品》中说有自性身(法身)、食身(受用身)、化身三身,认为食身和化身是依于“自性身”的,自性身是生起后二身的根本。(注138)而对于佛陀之智,《庄严》所说即是《佛地经》所说的大圆镜等四智,不过交代了四种智是由八识之所转得,如说:
  “(颂曰:)四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释曰:四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者,一切诸佛有四种智:一者镜智(大圆镜智),二者平等智(平等性智),三者观智(妙观察智),四者作事智(成所作智)。……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者,转第八识得镜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转第六识得观智,转前五识得作事智。”(注139)
  而对涅槃的描述,有一明显的特点者,则于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上更立无住涅槃(注140)及自性涅槃,重点则又在强调生死与涅槃二者是不二的,(注141)这是承龙树中观学以来的一致说法。(注142)由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立大乘的无住涅槃;(注143)依本来清净法性而立自性涅槃。(注144)《摄大乘论》在承龙树以来所宣倡的“生死”“涅槃”不二之说,依菩萨不舍生死,不住涅槃的精神而立“无住涅槃”。在《摄论·彼果断分》中,无住涅槃是其核心(并无其余三种涅槃),其根本精神则是“以舍杂染,不舍生死,二所依止转依为相”。其中涅槃与生死之建立,则是在“三自性”的依他起性,谓生死是依他起的杂染分;涅槃是依他起的清净分。转依则是说由转舍依他起的杂染分,而转得依他起的清净分,然此转依又立有六种,当是《摄论》先发之处,即损力益能转、通达转、修习转、果圆满转、下劣转、广大转。(注145)《摄大乘论·彼果智分》主要是讲如来三身的,其中又旁及四智。在《摄论》中是以“法身”为主导的,此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法身是指如来的一切清净的有为、无为功德,是由阿赖耶识之所转得;(注146)狭义的法身是单指三身中的“法性身”。前面所述《庄严》八识转四智之说,有学者在勘梵藏本后认为是译者在翻译时所加,并非论本原有,(注147)而《摄论》在说种种转依中,其中说到了四智与八识之关系时说“……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注148)其中并未交代识蕴之内容及四智分别由何种识之所转得,而世亲释文亦无详文,(注149)于无性文中有之,(注150)可见是在世亲之后方形成定论的。而对于佛所依止的清净佛土,《摄论》亦有说明,其主要根据者则是部分大乘经典前的序品,如《解深密经》的《序品》等,无著以十八圆满来进行解说,认为这些都是对佛土的描述(在后来唯识学中被分别为他受用土),于此土中是“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注151)而真正对佛果有极为详尽系统之描述者,当是玄奘所糅译的《成唯识论》。该论在承《摄论》的基础上,秉承转依的思想,对菩提、涅槃之说进行了系统的解说。转依,在《摄论》时可谓已备体系,并非仅仅停于认识上的转变,关键是在“种子对治”说上,依此而建立转染依他为净依他。《成唯识论》说菩萨于十地中,勇猛修行十种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于菩提、涅槃二种转依便能证得。首先依“转依位别”而承《摄论》说有“损力益能转”等六种,(注152)后依“转依义别”而说四种,这是《摄论》所未详尽的。(一)能转道。有二:一是能伏道,谓伏二障随眠势力,令不引起二障现行;二是能断道,谓能永断二障随眠。(二)所转依。有二:一是持种依,谓阿赖耶识持染净法种子,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圣道现前能令舍染得净;二是迷悟依,此指真如法性,该性能作有情迷悟的所依,即悟真如而生净法,迷真如则生染法,圣道现前则能转迷为悟、转染成净。(三)所转舍。有二:一是所断舍,谓真无间道现前,二障种子永不成就,依此而说名为舍;二是所弃舍,谓入金刚喻定时,一切有漏、劣无漏种尽皆弃舍,而转得纯净本识(无垢识)。(四)所转得。有二:一是所显得,谓大涅槃,此有四种,即自性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涅槃;二是所生得,谓大菩提,此亦有四种,即大圆镜智等四智。(注153)以上四种转依中,正取却是“所转得”,故《成唯识论》又说:“虽转依义总有四种,而今但取二所转得。”(注154)而对于佛身佛土的描述,与诸论大同,仍是以(广义)法身摄三身:(一)自性身,即狭义法身。谓如来真净法界,离相、寂灭、绝诸戏论,是一切法平等实性,是受用、变化二身的所依。(二)受用身,有二:一是自受用身,谓如来经三无数劫圆满的无漏福智二种资粱,所成就的清净的色身,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乐;二是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性智化现微妙净土,令十地菩萨所居,现大神通,转正***,令受用大乘法乐。(三)变化身,谓如来以妙观察智依不同类趣的有情而变现不同的身体进行教化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注155)
  亲光(Bandhu-prabha;Parbhā-mitra,六世纪中叶)等造的《佛地经论》(Buddhabhūmi -sūtra-?āstra)虽较《成唯识论》思想晚出,但在理论上并无什么大的发展,不过是承袭旧说。由此也可见《成唯识论》确为印度瑜伽唯识学思想的一大总结,瑜伽唯识学思想的发展到《成唯识论》时,即已告成熟。但越向后发展,随印度教复苏,密教也在蓬勃兴起,瑜伽唯识学继承无人,其思想多随如来藏佛教而附于密教流传,直至在印度湮没不闻。
  注:
  (注129)《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册31,页1上
  (注130)参见《成唯识论》卷九,《大正藏》册31,页49上—下
  (注131)《成唯识论》卷九,《大正藏》册31,页49下
  (注132)《解深密经》卷四,《大正藏》册16,页704上—下
  (注133)《解深密经》卷四,《大正藏》册16,页704中—下
  (注134)《成唯识论》卷九、一○,《大正藏》册31,页51中—54中
  (注135)《解深密经》卷五,《大正藏》册16,页708中
  (注136)《解深密经》卷五,《大正藏》册16,页708中—下
  (注137)《佛说佛地经》,《大正藏》册16,页721上
  (注138)《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大正藏》册31,页606中
  (注139)《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大正藏》册31,页606下—607上
  (注140)《大乘庄严经论》卷二,《大正藏》册31,页598中
  (注141)《大乘庄严经论》卷二,《大正藏》册31,页598下—599上
  (注142)《中论》卷三,《大正藏》册30,页21中
  (注143)《大乘庄严经论》卷一,《大正藏》册31,页593下
  (注144)《大乘庄严经论》卷五,《大正藏》册31,页615上
  (注145)《摄大乘论本》卷下,《大正藏》册31,页148下—149上
  (注146)《摄大乘论本》卷下,《大正藏》册31,页149下
  (注147)吕澄《玄奘与印度佛学》,黄夏年主编《吕澄集》,页291—29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1版
  (注148)《摄大乘论本》卷下,《大正藏》册31,页149下
  (注149)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九,《大正藏》册31,页371下—372上
  (注150)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九,《大正藏》册31,页437下—438上
  (注151)《摄大乘论本》卷下,《大正藏》册31,页151上—中
  (注152)《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册31,页54中—下
  (注153)《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册31,页54中—57上
  (注154)《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册31,页57上
  (注155)《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册31,页57下—58中
  二〇〇三年冬月于成都


{返回 唯识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一)
下一篇: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七)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宗性)
 唯识大乘菩萨行位(超定法师)
 谈谈唯识学的优异特点(唐仲容)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六)
 “五重唯识”观辨析(林国良)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二)
 略谈法相唯识的空义(超定法师)
 佛学上的“唯识”与哲学上的“唯心”的区别(常进法师)
 唯识观是瑜伽行学之必然结论(胡晓光)
 性空及唯识佛教缘起观所展开的契机(演培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