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寻找著力点 自序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9

寻找著力点

郑石岩

自序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存在,都应该有其绚烂的过程,和经历成长之后,获得圆熟的精神表现。

  生命的过程是艰辛的,是崎岖颠仆的,都要刻苦,去回答各自的遭遇和挑战。所以,生命的现象,如果套用唯识论的说法,是一个别境,而非遍行。

  人为了活得有目的、有意义,不仅是把肚皮喂饱,能满足声色之娱就可以。而是在基本生活之外,必须去实现其个别的人生价值。这一点如果得不到满足,将导致精神生活的失衡,和人生的挫败。

  人活着就是追求成功与实现。至于在哪里成功,怎幺得到实现,那是个别所要追寻的课题。于是,如何找到着力点,让自己获得成功,得到生命的实现,正是每个人努力的目标。

  谈到成功人生的着力点,我的脑海就浮现老祖父的慈祥面庞和一双粗壮的手。在我童年的时代,经常跟着大人上山工作,,粗重的活干下来,拔草锄地好象是乡下孩子的本能,不用教就做得中规中矩。有一次,我看老祖父凿石,要把一块巨石,凿成石块和石板,当屋檐下的石阶和踏脚石。我放下手边的工作,入神地看着他粗壮的双手,很技巧地敲出成品。

  他在大石块上,顺着纹路,循一直线先凿三到五个小孔,然后找对了著力点,猛一敲,石头就整整齐齐的裂开。同样的动作,几次就凿好一块方形石块或长条石板。当时,我赞欢祖父真是神乎其技,不禁问道:

  “阿公!你怎么有办法把它切得整整齐齐呢?”

  “方法对,著力点对,就可以把石头敲击成磗!”

  于是,祖父边解释,边示范,每一次都准确地照预定的方向裂开,不一会儿又造出另一个方形石块来。他顿了顿,把手上的大鎯头和凿子放下来,用他粗壮的手,边比划边说:

  “什么事都一样,寻到著力点,就能顺利完成。你该明白无论做人做事,或读书写字,都一样要找对著力点!”

  后来祖父又说了些什么,我已记不清楚。我只记得那一幕像哲人一样的讲话,像画一般的工作神情和双手。留给我的一句话是“寻找著力点”。

  多年来我从事谘商和辅导工作,对于活生生个案的观察和研究,有了一些心得,我发现精神生活所表现的,正是现实生活的挑战。如果一再的挫败,锐气就会退失,信心和创意就受到扭曲和抑制;就像凿取石材一般,若著力点不对,会碎成许多小块或曲而不成材一样。

  长期以来,我不断向大藏经中寻找古人精神生活的智慧,发现《成唯识论》中别境的理论,正是追求成功人生的指引。它能帮助我们找出著力点。我发现欲、胜解、念、定、慧这五个因素,就好像祖父凿石的那几个孔。人必须从这五个孔下功夫,然后找到使力的重心,就能一气呵成,石破天开,看到生命的绚烂。

  欲是希望或愿景,人如果不运用这个心理动力,就无法振作起来,因为哀莫大于心死。人如果没有透过它来发展精神生活的希望,就无法超越现象界的领域,开展更高层的意义与价值。

  其次是胜解,它是一个的信念,是解释生活遭遇的价值系统。如果人的基本信念有了偏差,他的人生就陷入错误的歧途;信念正确,则能振衰起弊,让一个人走出光明的人生路来。

  其三是念,它是正确的知识和观念,要能通过生活现实的检验,是能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它是生活与工作的工具,是生存的凭藉,也是成功与幸福的匙钥。

  其四是定,它是安定沉稳的心,透过它,理性才得到伸展,盛情才会自然流露,生活的创意和生命的智慧,才可能绽放出来。定决定了人的情绪。当一个人的情绪陷于紊乱时,他的生活品质也就得不到保障。

  其五是智慧,它引导个人清醒地思考,去过创造性的生活。我们生活在无常的变化情境之中,既有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不足以应付新的挑战和需要,所以如何运用弹性思考和创意,是生命世界中重要的一环。

  我认为这五个因素,是成功人生的著力点。透过西方心理学的阐释,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结合实际谘商工作的经验,我已尽力把成功人生的知识,做了活用与表达,希望它能带给大家更多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要说明一点,这本书只就“唯识论”中的别境,做应用于生活的阐释,至于出世间法所指精神生活的超越部分,将在他书另做讨论。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寻找著力点 第一篇 拥抱希望的勇气
下一篇:随缘成长 第四篇 随信安住心灵
 寻找著力点 第一篇 拥抱希望的勇气
 禅悟与实现 第九章 禅悟的历程
 禅悟与实现 第四章 禅在精神生活上的意义
 寻找著力点 第三篇 新观念与活知识
 换个想法更好 第一篇 当心第一个念头
 寻找著力点 第二篇 保持正确的信念
 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悟·看出希望来 第三章 希望与陷穽
 禅·生命的微笑 自序
 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栏目:净空法师]
 助恶者,非善![栏目:刘元春教授]
 法相唯识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栏目:洪修平教授]
 佛教文学观 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 概说[栏目:佛教与文学]
 附录一《大圆满心性休息》中引用北传佛经与藏译佛经(不含密续)A[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至诚孝顺感天地[栏目:宣化上人]
 阐述见解应准确用词[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一七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佛教徒要重视宗派和谐[栏目:心定法师]
 正见 第二章:情绪和痛苦[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