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那般那手册 注解
{返回 安那般那手册·雷迪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09
注解
活命第八戒:远离 (1) 杀生,(2) 偷盗,(3) 邪淫,(4) 妄语,(5) 两舌,(6) 恶口,(7) 绮语,并要 (8) 正命而活。有时,更多虔诚的修行者是遵守活命第八戒,而不只是五戒。
八难 (akkhaṇa): 佛法存在时,众生再生于 (1) 地狱, (2) 畜生,(3) 饿鬼道, (4) 长寿天,(5) 生于边国无知之夷狄中,(6) 虽生于中国,然有邪见、颠倒见,(7) 虽生于中国,然为无慧、痴呆、哑羊而不能知善说、恶说之义。或者 (8) 此人生于中国,有慧、无痴呆、无哑羊,能知善说、恶说之义,但如来不出现于世。参看长部III 264–65, 287.
依据中部的义注,郡主Pukkusāti 其实是离开他的宫殿出家为沙马内拉。中部第140经提到他和佛陀的相遇。他死于一次意外,在死前证入了圣果。
(译注,本人起先没有注意到这段说明,所以已经把两词的翻译对调好了。)因为某些原因,雷迪尊者(或他的译者)依据古律注(已不存在),把
assāsa
和它的动词
assasati
解释为“出息”,把
passāsa
和它的动词
passasati
解释为“入息”。经注对它们的解释刚好相反,这看似更合适(参看
Visuddhimagga
, VIII 164)。习惯于通常的翻译,以及在修习中把一个完整呼吸中的入息作为开始出息作为结束的人,简单地把这里的两个词对调即可。
在Vism VIII 189提到八个阶段。雷迪尊者所没有详细阐述的阶段有,“触”,是觉知呼吸的触点,即鼻尖或上唇处;“观察”,是内观; “还灭” ,是(入流者等的)出世间道;“遍净”,是果。第八阶段,此页没有明显提到,是“反观那些”(
tesaṃ paṭipassanā
),解释为省察智(
paccavekkhaṇā
)。
详细解释请参看 Vism XVIII–XXII.
“见清净”定义为,通过辨别名色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来如实地观见名色(
nāma-rūpa
)。看 Vism XVIII 2–4.
这八大元素称为“不离色” (
avinibbhoga-rūpa
),因为它们在每个色聚中都同时存在。
参看 Vism XIX 1–2.
{返回 安那般那手册·雷迪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
安那般那手册 附录—雷迪西亚多的作品
安那般那手册 XIV. 如何圆满四念处
安那般那手册 II. 劝修,争取心成就
安那般那手册 VIII. 第一组四法
安那般那手册 XIII. 第四组四法
安那般那手册 注解
安那般那手册 I. 请求和应许
安那般那手册 简短传记
安那般那手册 IX. 义注的方法
安那般那手册 III. 因为不稳定的心,过去世在轮回中漂流
安那般那手册 X. 协调义注和经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德清(1546~1623)
[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在尸陀林中修行的功德
[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基因优生的唯识心理法则(黄祖相)
[栏目:唯识学研究]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栏目:唐思鹏居士]
智慧与爱的陪伴
[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踏上心灵幽静 第12章 灵性生活的周期 生命的自然周期
[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如何一门深入?
[栏目:圣严法师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