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只是向往来世而不重视现实的消极宗教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4

佛教只是向往来世而不重视现实的消极宗教吗

  这是外人对佛教缺乏了解的不适当的评价。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佛教是“立足现实,追求长远”的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性宗教。佛教的目标体系有世间和出世两类。世间目标是脱离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争取转世人天二道和人天之中的富贵、快乐的人天之身。出世目标又分无苦涅槃和成佛两种。佛教是因果论者,任何一种目标都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因缘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来世的优胜转世和解脱成佛的目标都是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行为基础上的。

  信教徒的一切行善利众的道德行为目的虽然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和永远离苦得乐,但善行本身影响到今生今世的生活行为。如利众行为,目的虽然是来世的幸福,但行为本身对现实社会和众生有利,也对行为人本身有利,如行善利众之人,在生活中备受人们的尊敬爱戴。

  只关心眼前利益的“近视眼”,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目标,因此也处理不好眼前的事情。如为眼前的经济利益,疯狂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带来长远的危害和不相信死后的善恶报应而肆无忌惮地进行危害人类社会的犯罪行为等,都是愚昧短见的现实例子。

  目光远大的人,为长远利益着想,会放弃眼前利益,佛教徒为来世和永世的幸福,为众生的幸福,淡化和放弃自己眼前的利益,正是佛教价值观的体现。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吗?
下一篇: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吗?
 如何理解菩提道次第中的三士道?
 凡上师的话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吗?
 佛教修持要断烦恼,究竟何种心态算作烦恼?
 无信仰的人能不能学通佛法?
 以现代语体翻译、讲解经论是否社会化、庸俗化了?
 有人自称他的“法”是比释迦牟尼的法更高的“佛法”这种说法可信吗?..
 既然佛教是“无神论”,为何还有众多神佛呢?
 有人说“佛教弟子以与人不争为美德”所以不应该争辩,这话对吗?
 开坛灌顶的上师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学法获得成就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一节 法相宗[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长幼尊卑和合僧[栏目:宣化上人]
 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栏目:命运靠自己2·说好做好]
 《华严经》十地品概说(业露华)[栏目:华严文集]
 修行人应该学会的四点[栏目:仁清法师]
 正见: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栏目:慧光法师]
 人生如花 1994.4.1~1994.4.15[栏目:星云日记]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6)观因缘品(4)[栏目:中观根本慧论讲记·达真堪布]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遣异品 11[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二○ 饭泡施者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二 兹他拉他园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