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只是向往来世而不重视现实的消极宗教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0

佛教只是向往来世而不重视现实的消极宗教吗

  这是外人对佛教缺乏了解的不适当的评价。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佛教是“立足现实,追求长远”的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性宗教。佛教的目标体系有世间和出世两类。世间目标是脱离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争取转世人天二道和人天之中的富贵、快乐的人天之身。出世目标又分无苦涅槃和成佛两种。佛教是因果论者,任何一种目标都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因缘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来世的优胜转世和解脱成佛的目标都是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行为基础上的。

  信教徒的一切行善利众的道德行为目的虽然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和永远离苦得乐,但善行本身影响到今生今世的生活行为。如利众行为,目的虽然是来世的幸福,但行为本身对现实社会和众生有利,也对行为人本身有利,如行善利众之人,在生活中备受人们的尊敬爱戴。

  只关心眼前利益的“近视眼”,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目标,因此也处理不好眼前的事情。如为眼前的经济利益,疯狂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带来长远的危害和不相信死后的善恶报应而肆无忌惮地进行危害人类社会的犯罪行为等,都是愚昧短见的现实例子。

  目光远大的人,为长远利益着想,会放弃眼前利益,佛教徒为来世和永世的幸福,为众生的幸福,淡化和放弃自己眼前的利益,正是佛教价值观的体现。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吗?
下一篇: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吗?
 “修行开悟”的特征是看到“奇异的光”和听到“特殊的声音”吗?
 如来藏佛心是受染还是清净的?
 具备什么资格才可以给人灌顶?
 为何说修胜乐系在末法时期容易成就?
 什么是“光明心”
 世界三大语系佛教有什么异同?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有人说:“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也是佛。”这话有道理吗?..
 学习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才能有效防止邪教及附佛外道蔓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定慧禅修法 3-3 入出息念经[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看“我”的有无及轮回的有无(智林)[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法华经品题略解—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栏目:张秉全居士]
 随感几则[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神秀(约606~706)[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比例关系衍生的细节[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科技越发达,越证明佛理正确[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西方确指》生死心切勿预计,远离求度之愿,心声相随[栏目:大安法师]
 二八 耶输陀罗[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难,也得知难而上[栏目: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