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灰烬火存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13

17、灰烬火存

  沩仰宗风穴禅师弟子问:“一即六,六即一,一六具亡时如何?”师曰:“一箭双雕。”曰:“意旨如何?”师曰:“身亡迹谢。”
  在参话头中这一类难度很高的题材,因为仅只话头中一个“六”,在经中就可以发现不少:譬如六度、六识、六根本烦恼(根本情欲)、六足论、六重品、六会、六粗(起信论三细六粗九心相),六神通、六度相摄、六位心所法、六入(果世五果)、六境,六师外道、六处、六情、六界、六方、六句意(胜论派理论)、六天(欲界)、六随眠、六趣、六惑、六不退法、六种智、六地、六不共法等等,禅师若非精通佛法,这位弟子若非涉猎极广——双方都不可能在这“一六六一”话头上研究,否则稍有疏失,便是遗憾,乍学初受亦绝不可玩弄小聪明。譬如这位弟子引用的“题材”既然是“一与六”及“六与一”,则离不了因果关系,这这就容易缩小范畴到《俱舍论》(世亲著)的“六因”“五果”学说。由于指涉甚广,无法细述。《俱舍论》是部相当具有批判意识之论著,世亲学说的法相观着重“人空”论点。思维方法在“破相”。风穴说的“一箭双雕”及“身亡迹谢”话头语意已隐喻了因果作用。所谓要言不繁,但心出于博学明辩才能画龙点晴或一语道破。中国禅师较之古早仅通一经的法师水准超出多多矣。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理何伤
下一篇:如何是道
 学道需到佛祖道不得处
 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
 侍朗曾见善知识否
 生死到来时如何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从苗辨地,因语知人
 如何是法法不生
 本是净地,屙屎作么
 天堂地狱,毕竟有无
 锄伤蛤蟆蚯蚓有罪也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正见——佛陀的证悟 简介 目录[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诠释——以“三心”的思想结构为中心[栏目:圣凯法师]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中(1)[栏目:演培法师]
 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栏目:当代问题座谈纪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第五节 有情无佛性与无情有佛性[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活在时间之外--做自己想做的事(法顶禅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学因果是学佛第一个阶段[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自己学佛了,怎么带爸爸妈妈学佛?[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潜意识”有超潜能吗?(1)[栏目:高月明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