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乘戒十四根本罪,亦列轻师罪为第一,此为何故?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52
  【第二六则】
  问:不依止及不如法依止之过患,大者约有八种,而皆由轻师,或使师乱意恼怒而生,金刚乘戒十四根本罪,亦列轻师罪为第一,此为何故?
  答:上师乃诸佛代表,故依理上师色相,应作佛化身观故,事师五十颂中说“于师已作依怙想(已作师想)”,自己也即成为弟子了,以后如果轻师,则如轻鄙一切诸佛,以此常获诸苦果。宗喀巴大师著作中也说:对师轻毁,如果不知愧悔,道基已毁,还说得上勤修闻思修么?这种人不是在修善,实际是开恶趣之门。密集相继中说:“虽造五无间罪,依金刚乘可得悉地,惟轻慢师罪,虽依金刚乘不得悉地。”此种事证,在过去行者甚多。密集相继经中说:“勿言对师起轻慢,梦不愿见轻师人。”以故宗喀巴大师说:“依止善知识法门,较其余法门,尤为重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摄要而言,弟子对师当如何观法?
下一篇:宗喀佛造菩提道次第祈祷求加颂中,首句即“万德之本具恩师”,其理安在?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唯由分别有有性,若无分别无有性。”应如何显此唯分..
 问:应如何认识止道与观道之差别,及其要义?
 修定应以何为加行?
 于前中士道已说三学.既已说戒,何以于此六度又重说戒?
 不修念死之过患,与修念死之胜利,各有何种?
 修死无常法中,为菩提道次第所无,乃上师口授要诀...易使心感动之一法为..
 修定动时,久住所缘,则沉掉自生,心即不善住所缘,是为忘念过失,应如何对..
 慈心生起之量?
 关於等流心识,此一根本问题,外道有何与此相反之承许法?
 依师“加行依止法”究为何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奉养父母亲[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入菩萨行论》讲记(七十四)[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三昧耶与金刚乘十四根本戒[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不经意的转变(郭会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增支部1集98经[栏目:增支部1集]
 上人于金峰圣寺开示 Venerable Masters Talk at Gold Summit Sa..[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灵岩甘露第二集 肆、正见慧解[栏目:妙莲法师]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二十七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以因缘因果为依据的佛教道德观(马明博)[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浅说因果业力与宿命[栏目:越尘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