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出家的真义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1

出家的真义

《杂阿含经》四九经 白话:

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僧团的比丘起了纷诤,佛陀就责备教训他们。之后,佛陀摄举衣钵,进入安陀林中树下静坐,佛陀一个人静静的思惟 : 方才大众当中有诤论事,我责怪比丘们,但是那些年少的比丘出家未久,没有善知识、大德的教导,万一生起退悔的心,愁忧不乐,可怎么办! 我应该对诸比丘生慈悯心,再回去教化他们。

当时,大梵天王知道了佛陀的心念,立刻前往精舍,召集比丘们晋见佛陀,这时,诸比丘们面有愧色的来到佛前礼足之后,退坐一旁。

佛陀告诉比丘们 :「出家人,卑下活命,剃发持钵,家家乞食,就好像被禁锢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要追求胜义,要度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善男子! 你们是因为被王贼驱使才来出家的吗? 是因为背负债务才来出家的吗? 还是因为恐怖,害怕失去性命才来出家呢? 难道你们不是为了要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才来出家吗?

比丘们说 :「是的,佛陀!」

佛陀说 :「既然你自是为求胜义而来出家,为什么这当中有有愚痴凡夫,生起贪欲染着,嗔恚暴燥,懈怠懒惰,失念不定,诸根迷乱的现象呢? 这就好像才从粪坑救出来的人又再次掉入粪坑,以粪洗粪,从暗入暗一样,你们既然已经舍离诸种恶业,怎么能再造恶业呢?」

佛陀继续说道 :「比丘们! 有三种不善觉法,那就是贪欲觉、恚觉、愚痴觉,这三种不善觉由『想』而起。『想』有贪欲想、恚想、愚痴想等无量不善想。要如何灭尽? 应于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系心,住无相三昧(对一切法皆无想念,亦不可见,为与灭谛之灭、净、妙、离四行相相应的三昧。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三有为相之十相),修习再修习,不善法就会从是而灭。」

「善男子! 善女人! 信乐出家,修习无相三昧是通达甘露涅槃的门户。」

 

启示:

出家人是出离家庭生活,剃落须发,穿着坏色衣,求解脱世间忧苦,专心修持净行的修道者。

《遗教经论》云 :「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食。」

《大庄严法门经》说 :「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剃发名为出家,非以自身守护律仪名为出家; 若能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是名出家。」凡欲出家者,必先生起善法之心,而后从师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受持戒法。

《摩诃僧只律》举出太小、太老、负债者、外道等二十六种不被允许出家的条件。

《大宝积经》说明在家与出家之间的得失,譬如在家尘污多,出家妙好; 在家束缚,出家无碍; 在家摄恶,出家摄善; 在家怯弱,出家无怯; 在家顺流,出家逆流。

《大智度论》也阐明在家与出家有行道难易的分别,譬如居家欲专道业,则家业废,故为难; 若出家离俗,绝诸纷乱,一向专心行道,故为易。

《瑜伽师地论》亦揭示出家功德胜、在家多过患。

星云大师说 :「出家有十二种好处。一、集体成就; 二、助缘很多; 三、多种学习; 四、即刻拥有; 五、世界广阔; 六、少欲知足; 七、心无碍; 八、意不颠倒; 九、远离恶缘; 十、清净自在; 十一、禅悦法喜; 十二、多采多姿。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七法
下一篇:在家与出家
 难遭难遇
 中道的修行
 勇敢的布教师
 以何为力?
 如法的祭典
 去忧除恼
 五种欢喜
 去除恐怖
 医疗得法
 正邪之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Four Noble Truths[栏目:S.N. Goenka]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九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佛以万法皆空,何以有西方极乐世界?[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禅门骊珠集 第五篇 百丈、南泉及沩山门下 百丈门下其余选例二则[栏目:禅门骊珠集]
 《若希望经》四[栏目:玛欣德尊者]
 一定要先成就自己[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楞严经说约 第七卷照字集(陆西星)[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试论佛教艺术的文化参与功能(夏宁博)[栏目:佛教与艺术]
 赠某茶舍[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白话批注(三)[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