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2
【第七一则】
问: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答:此一根本问题,应知业果直通缘起性空之理,业果非不依缘,而自能自立成其为业果,实无有自性之业果,知无自性,以断常边。依缘而有,则遮断边。无自性成就之真实业果,虽或名有情,或名意生,或名能作者,但安立假名,皆无自性,而无可缘。然黑白业之异熟果,是有能受果之有情,自性虽无,缘起有故(依缘起有,则非实有非自能自立之有),造作何业,受何种果,决定无违。无自性与业果,不惟不相违,且为助伴,了知此即彼,此理趣甚奥妙。大德觉勒格西说:“了达空性後,於业果愈生忍信。”故择师学法修空性,当以此为量。视其於业果不殷重,而自谓已证空性者,不堕常见,即堕断见,即非中道。修行应以业果差别为宝鉴,而照自己,须心与善法相合。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以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观之,应如何理解?
下一篇:
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应如何思修而生决定?
应如何生起求解脱之心?
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於苦谛后,即说灭谛?
心往定时,沉掉二者为过失,应如何对治?
知母已次当念恩,从今生母、次父、亲眷,次推中庸、仇仇,乃至飞禽走兽。何..
何者为智慧之自性?
总摄生烦恼之相、业发之相、死及结生相绩之相等三科,应如何了解其重点?..
由修下士共道法门,心初生起之量为何种?於如是法门,虽作闻思修,未入其要..
依理如何思修知母?
大悲生起之量?
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真正诵持陀罗尼
[栏目:宣化上人]
不见世间过,不是眼不见
[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释迦牟尼(Sakyamuni)
[栏目:古印度佛教人物]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
[栏目:杨维中教授]
相应24经 额低葛勒经
[栏目:相应部 2.天子相应]
10.大龙鱼的义行
[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俱舍论讲记 下
[栏目:索达吉堪布]
从安般念到涅槃 趣向涅槃
[栏目:法增法师]
证阿罗汉容易吗?Is it difficult or easy to be an arahant?
[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七十讲
[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