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03
【第七一则】
问: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答:此一根本问题,应知业果直通缘起性空之理,业果非不依缘,而自能自立成其为业果,实无有自性之业果,知无自性,以断常边。依缘而有,则遮断边。无自性成就之真实业果,虽或名有情,或名意生,或名能作者,但安立假名,皆无自性,而无可缘。然黑白业之异熟果,是有能受果之有情,自性虽无,缘起有故(依缘起有,则非实有非自能自立之有),造作何业,受何种果,决定无违。无自性与业果,不惟不相违,且为助伴,了知此即彼,此理趣甚奥妙。大德觉勒格西说:“了达空性後,於业果愈生忍信。”故择师学法修空性,当以此为量。视其於业果不殷重,而自谓已证空性者,不堕常见,即堕断见,即非中道。修行应以业果差别为宝鉴,而照自己,须心与善法相合。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以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观之,应如何理解?
下一篇:
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应如何思修而生决定?
忏悔有多门,以何种为最圆满?
云何为随顺胜观,及真实胜观?观轻安与止轻安之关系为如何?
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应如何简释?
藏中狭却巴说:“若如月称所说,空性无自性...”此种说法,是否应理?..
修不清净,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何者为静虑自性?
金刚乘戒十四根本罪,亦列轻师罪为第一,此为何故?
何为清净之供?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着...”如是等处.当作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