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安般念到涅槃 趣向涅槃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3

趣向涅槃

在[杂阿含490经](同[相应部.阎浮车相应1经])中阎浮车(Jambukhadaka)问舍利弗:「云何为涅槃者?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贪瞋痴等的烦恼的灭尽无余,就是涅槃。

向须陀洹是第一圣者,他要破除五下分结的前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疑。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

须陀洹是第二圣者,他已息灭一切怖畏(因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残余的烦恼,(5)观察涅槃。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5)最后观察不死的涅槃:‘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须陀洹圣者的五种观察。

向斯陀含是第三圣者,为使欲贪与瞋恚轻薄及为证得第二果,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

斯陀含是第四圣者,名为一来或一还(Sakadagami),三种在天界涅槃,两种在人间涅槃。证者最多一次人天往返就灭尽苦而般涅槃。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残余的烦恼,(5)观察涅槃。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5)最后观察不死的涅槃:‘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斯陀含圣者的五种观察。

向阿那含是第五圣者,他为了断欲贪与瞋恚的无余,及为了证得第三果,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它断了四漏的欲漏,也断瞋与恶作两个不善心所。

阿那含是第六圣者,名为不来(Anagami),即不再来欲界而在色界或净居天般涅槃。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残余的烦恼,(5)观察涅槃。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5)最后观察不死的涅槃:‘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阿那含圣者的五种观察。阿那含圣弟子已断五下分结(orambhagiyasamyojana)。

向阿罗汉是第七圣者,他要用七清净法与十六观智的道智或余漏智,审察他所剩余的烦恼,并致力断除它们,以达到漏尽而证果。这个工作即是法住智。佛以各种名词解说,完全看听的人的根性而定。还有五上分结(uddhambhagiyasamyojana)系缚他于生死轮回里,这是要断色贪或色界生命之欲,无色贪或无色界生命之欲,掉举、我慢与无明,为证得道果,第七圣者向阿罗汉的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觉支,以三相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

阿罗汉果是第八圣者,当一个行者明白自身不是我或属于我的时候,他所剩下的工作就是致力于切断对三界的连系,那就是心对世间所起的一切念。这唯有靠修定才能清楚看到,那时念来就舍,一直修到定为止。以正念开始,一步一步的择法对治,依精进、喜、身觉乐、一心,最后入四禅定,心中清清楚楚的知道这念法的心(执持证果与涅槃)也要舍。他再也不会回到三界来了。阿罗汉是大漏尽者,具最后身,卸去重担,得到自己的目的,断尽诸有结,是以正知解脱,为天及(人)世间的最高应供者。阿罗汉有信解脱、身证、俱解脱、见到及慧解脱五种。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阿罗汉已断除五上分结,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他会(1)观察道,(2)观察果,(3)观察已断的烦恼,(4)观察涅槃。即是他(1)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2)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3)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4)最后观察不死的涅槃:‘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阿罗汉圣者的四种观察。

法增比丘19/12/2009于马来西亚沙登(Serdang)佛教会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二甘露门
下一篇:从安般念到涅槃 甘露法
 经行法四阶
 如何认知究竟法
 佛法治病的真理 3 妇女因难产而得顺利生产
 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三 痴的调服
 十随念
 入流分与入流的道次第 2 于法不坏净
 从五比丘和须跋的例子看阿罗汉的道与果
 修行佛法的目的
 四圣谛 2.苦集圣谛
 随念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经》讲解第三十三讲[栏目:慧祥法师]
 故道白云 63.一直到海里[栏目:故道白云]
 贪心的观念不可有[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三章 受持菩提心[栏目: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法华经》和中国佛教[栏目:杨曾文教授]
 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传家宝”[栏目:卢志丹居士]
 中峰明本禅师传 第八章 幻住庵与赵孟頫[栏目:中峰明本禅师传]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支那内学院经版图书展览缘起[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海云继梦解华严 菩萨问明品讲记 - 第二章 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印光大师永思集 悼文 赞词 挽联 诗偈 书简 跋语 附录[栏目:印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