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对於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与正行,应如何理解?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1
  【第七九则】
  问:对於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与正行,应如何理解?
  答:如念无常、怖恶趣、希乐趣,乃刺激麻木之心,属於加行,以粗分出离心劝受心要。正行在修皈依,知业果取舍。然属暂时,现时善趣果。此为下士所希求欲乐,乃趣中上士道者,所应共学。
  中士思维流转生死等苦,明集是苦因,刺激其忘求解脱之心,属於加行。以细分出离心劝受心要(求解脱之道)。正行在修三学,所得为解脱果位(如阿罗汉)。乃趣上士道者,所应共学。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集)呢?
下一篇:由修下士共道法门,心初生起之量为何种?於如是法门,虽作闻思修,未入其要为何因?
 修中观见,应依了义教,然吾人智浅...究竟何所适从?
 心往定时,沉掉二者为过失,应如何对治?
 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何以宗喀佛不于菩提道次第广略两论中开演密乘,而别开密宗道次第?云何为合..
 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法,其概要为何?
 沉悼生起之因?
 增上三学中,何故以戒为根本?
 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
 试言自宗所许不堕四生边际之理论?
 云何先思一遍(无我见),其后一切无分别住,亦非修真实(胜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祖坛经》录要 二 定慧[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尽量让众生高兴 别让众生烦恼[栏目:达真堪布]
 20世纪俄罗斯的佛教[栏目:黄夏年教授]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九十五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从空性中观想[栏目:达真堪布]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2[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相应228经 海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妙法莲华经》浅释—譬喻品第三[栏目:法闻法师]
 节制 Moderation[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