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於苦谛后,即说灭谛?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1
【第八二则】
问: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於苦谛后,即说灭谛?
答:此当知尔时虽有欲得减谛,而求解脱之心,然尚未认识苦因——集谛。若未见苦因能断,即思当得现证灭谛之解脱,为不顺理故不取。主要在见苦因能断,即思现证灭谛之解脱。然正解脱困,道之扼要,在出离心、菩提心、清净正见(能断我执)。应解脱者,乃苦集二谛。外道投岩、陷火、断食、涂身、或注视上天七日,乃至修风息脉络,或寻我本心,皆非解脱因,故不能得解脱果。若是见彼因(集)能断,而认识现证解脱灭者,即念何为趣彼之道,转入道谛,故道谛後说。如是世尊总摄流转世间,及还灭世间之诸要处,於修解脱最为扼要。须於如是次第,引导学人,此为师——佛所教授语。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应如何认识灭谛之解脱?
下一篇:
当如何明集谛?
何者为忍之自性?
何谓真实皈依?
慈心修法,是否与修悲心次序、缘念相同?
云何为唯名假立之业果?
应如何抉择趣解脱道之自性?
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於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试分别二谛之义?
既引经成立胜义谛,若说此师(月称)宗说胜谛非所知法,及说圣根本定,无证..
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
施不应行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精进波罗蜜
[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授居家二众三皈、五戒仪规
[栏目:佛教念诵集]
确戒仁波切开示:妙欲烟供仪轨(一)
[栏目:确戒仁波切]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三
[栏目:宽运法师]
五盖与正念(方兰琴)
[栏目:著述文集]
华雨集第一册 上编 坛经
[栏目:印顺法师]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四十四天
[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05-014心灵归依处
[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禅门骊珠集 第二篇 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神秀门下选例五则
[栏目:禅门骊珠集]
《法句经》及其譬喻的演变略探
[栏目:林崇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