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此等相违?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4
  【第一五九则】
  问: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此等相违?
  答:摄支那堪布所著[睡转*轮]等着中之心要——“谓但心不生分别,身语二业,可以随便。但睡亦可成佛。”及其所引之经(如上文),彼亦误解,应知由人法二我执而行施等,如以毒和食,不惟无益而又害之。若总说六度皆魔业,则汝(和尚)称汝所倡者摄于慧度,亦魔业矣,成自语相违。与教理相违者,经中所说“堕所缘”谓耽着于“实有”。此所谓魔业,乃谓对于菩萨成佛为障之魔业,非对一切有情而言,不然,则登地有情,皆未达空,皆有二执,岂其修施等亦成魔业耶?一切行为如修大慈、大悲、菩提心等,皆谓具二执堕于有相之摧毁一切行品,凡夫现行虽有我执,然布施时之舍心,是善行,故非我执。破斥之谓若如所称,则得法无我者,须将舍心、防心等,如嗔慢等而并灭之,即将六度视同烦恼而断之,则无圆满佛陀,佛依无所依矣。热盛则寒微,寒盛则热微(成反比),见行如此,则堕常断,则以见害行,或以行害见,不惟不得成佛,如圣天四百论说:“执有堕畜生,执无堕恶趣。”法身与色身,凡夫之心识与肉体,此二不离互用。须于因位不离互用,须空慧乃得法身之因。然若无方便,法身亦不圆满,故方便亦是得法身之质,如是空慧于色身亦可。基时于二谛抉择,安立胜义,乃因果名言之量,二不相违。如龙树集经论说:意谓离善巧方便之菩萨,专修空性,易堕寂灭,舍弃有情,堕于大乘险处。火以薪炭等缘而燃,心之定分、观分皆须所缘而后生。或以为有“无所缘”之定心,不知彼以“无所缘”之义,为其所缘,或观心之本来面目,则以心为所缘,无所缘则以何为念?所念如何?了知寂灭,实有所缘,以空慧了达无实有自性所缘,于彼等善根所缘,了达无实有自性所缘,而不弃舍。所谓“无缘”者,无实有自性所缘境。若依教理抉择,于清净空性见上,一心专注,于余“实有见”不起分别,则与教理不相违,故非所破;若不依教理抉择,但将心幽囚,成为呆板,不起分别,则与教理相违,故是所破。昔甘丹派大德皆说:“依教依理抉择胜义理见上,其余诸法,不能劫夺 。于余诸法不起分别作意,应一心专注一趣(空性所缘),应理解昔日达摩梵师之意,即如是说。后世华徒如支那堪布者,多误解之矣。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于菩萨学处求学.及学已受菩萨戒之程序?
下一篇: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着...”如是等处.当作何解?
 菩提愿心学处,分舍与退二种,应如何抉择?
 依七因果言教,已能发起菩提心,何故再加自他相换法门?
 甘丹派大德说:“上者一渡非二涉,从初即可入大乘。”应如何理解此义?..
 善达二谛,有何重要?
 菩萨应行应断纲要?
 佛转正*轮,必须劝请吗?
 应可皈依处,须具如何德相?
 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
 明灯颂及自释(简称)有何特点?
 何为诸修之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五天 法不可得归毕竟空[栏目:智谕法师]
 迷惑时的判断:止于至善[栏目:包容的智慧]
 《佛遗教经讲解》觉者释迦牟尼佛[栏目:正如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八五)[栏目:杂阿含经]
 相应8经 根本定与恭敬作者经[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成就千手眼[栏目:禅林衲子心]
 相应37经 沙门婆罗门经[栏目:相应部 14.界相应]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伏虎 悲心[栏目:阿康仁波切]
 所依止的对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
 二规教言论[栏目:教言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