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此等相违?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3
【第一五九则】
问: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此等相违?
答:摄支那堪布所著[睡转*轮]等着中之心要——“谓但心不生分别,身语二业,可以随便。但睡亦可成佛。”及其所引之经(如上文),彼亦误解,应知由人法二我执而行施等,如以毒和食,不惟无益而又害之。若总说六度皆魔业,则汝(和尚)称汝所倡者摄于慧度,亦魔业矣,成自语相违。与教理相违者,经中所说“堕所缘”谓耽着于“实有”。此所谓魔业,乃谓对于菩萨成佛为障之魔业,非对一切有情而言,不然,则登地有情,皆未达空,皆有二执,岂其修施等亦成魔业耶?一切行为如修大慈、大悲、菩提心等,皆谓具二执堕于有相之摧毁一切行品,凡夫现行虽有我执,然布施时之舍心,是善行,故非我执。破斥之谓若如所称,则得法无我者,须将舍心、防心等,如嗔慢等而并灭之,即将六度视同烦恼而断之,则无圆满佛陀,佛依无所依矣。热盛则寒微,寒盛则热微(成反比),见行如此,则堕常断,则以见害行,或以行害见,不惟不得成佛,如圣天四百论说:“执有堕畜生,执无堕恶趣。”法身与色身,凡夫之心识与肉体,此二不离互用。须于因位不离互用,须空慧乃得法身之因。然若无方便,法身亦不圆满,故方便亦是得法身之质,如是空慧于色身亦可。基时于二谛抉择,安立胜义,乃因果名言之量,二不相违。如龙树集经论说:意谓离善巧方便之菩萨,专修空性,易堕寂灭,舍弃有情,堕于大乘险处。火以薪炭等缘而燃,心之定分、观分皆须所缘而后生。或以为有“无所缘”之定心,不知彼以“无所缘”之义,为其所缘,或观心之本来面目,则以心为所缘,无所缘则以何为念?所念如何?了知寂灭,实有所缘,以空慧了达无实有自性所缘,于彼等善根所缘,了达无实有自性所缘,而不弃舍。所谓“无缘”者,无实有自性所缘境。若依教理抉择,于清净空性见上,一心专注,于余“实有见”不起分别,则与教理不相违,故非所破;若不依教理抉择,但将心幽囚,成为呆板,不起分别,则与教理相违,故是所破。昔甘丹派大德皆说:“依教依理抉择胜义理见上,其余诸法,不能劫夺 。于余诸法不起分别作意,应一心专注一趣(空性所缘),应理解昔日达摩梵师之意,即如是说。后世华徒如支那堪布者,多误解之矣。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于菩萨学处求学.及学已受菩萨戒之程序?
下一篇:
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着...”如是等处.当作何解?
未修间(此以依师法门如例,然可推余法门)应如何作法?
应如何释胜义谛相?
应如何生起求解脱之心?
若谓和尚乃一门顿超之法,应如何理解?
忏悔有多门,以何种为最圆满?
本宗说:染污无明为流转生死根本,指俱生我执,非分别我执。试明其义。..
执蕴无明(法我执),萨迦耶见(人我执),同为烦恼之根本,得毋疑乎二执混..
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一之理(即决定破除一品之要)?
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修『止』经教,已有与佛密意相合之经庄严论...何以宗喀巴大师尚须造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转一切清净法
[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止观要义 3 止观的四种所缘
[栏目:林崇安教授]
起心动念(大悲法师)
[栏目:其它法师]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新广论讲记6)
[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第九十七 陀然经
[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五日 德山的悟缘
[栏目:日慧法师]
家人有人自杀死亡,要如何做功德回向?
[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慈悲不是负担
[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讲经说法最基本的条件
[栏目:达真堪布]
五百罗汉 377、光明网尊者
[栏目:五百罗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