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9

  【第二 O八则】
  问: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答:观依於定,即於所观境中,以分别观察後,生起无所畏难(无疑无怯之心)曰忍;次於所观境,甚感兴趣,生起欲乐曰乐;次於诸异门,皆能明了曰觉;次於胜观境,生起能见功能曰见(非空见之见);最後於所观境,生

  起耽看,亦即一心於正理决断甚不舍曰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五译为若忍、若欲、若别、若见、若了,或许较切)。此五种乃观之各种行相,非是观量,如佛之空观,皆无上述五种行相。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问:应如何认识止道与观道之差别,及其要义?
下一篇:有认『定境』为证真如者,及有不依所缘而修者,其误点安在?
 初得空见之情状为何?
 佛转正*轮,必须劝请吗?
 当如何理解生起他爱执之理?
 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
 应如何抉择法无我?
 试言自宗所许不堕四生边际之理论?
 怖畏三途苦,知三宝功能,一心希求救获,此为已於三宝之救护下,其真能离三..
 何为具足定量之发心?
 暇满人身,如何知其难得?
 试言得止后修观之法应如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禅定、静坐有何异同?[栏目:禅修·初学者问答]
 怎样做一个居士 六、居士应具备的条件[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发愿念诵五十遍《金刚经》和五十遍《地藏经》...现在闻思修的任务很多,没有多余的经历,那个发愿还要完..[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生活的感动[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楷定古今 立言立行—善导大师净土思想浅说(释延续)[栏目: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研究]
 慈悲的修持[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五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