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或说空性非心境,非所知境,是否应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0
【第二七0则】
问:或说空性非心境,非所知境,是否应理?
答:入行论说:“胜义非心所行境”。因彼等不善解此密意,遂谓空性非所知境。彼等不知依胜义观察空性,乃可了知境,否则空性即不能抉择其为正净与否。空性如非心性,应如龟毛兔角(虽是空无),非现比二量所能得故。彼说空性超过言说、寻思境界,如是则空性不可修。若谓空性不可修,则诸菩萨于修诸道时,无所取,无所证,无所通达,不能圆满智慧资粮,终不能得无上佛果矣。四加行修三种智:一切智、道智、根本智。一切智即于一切法空性境上而修。佛具一切种智,行者以一切种智为境而修。若空性境非所知境,则无法身。般若经中多半说八现证,如依彼说,则亦无因矣。般若分二分:一分显说空性,一分隐说八现证(菩提道次第即说此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若了知影像等如现而空,即是了达彼等无自性者,则异生既已现证,应成圣者?
下一篇:
云何为[心所作空]、[一分空]、[无义空]等?
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应如何认识灭谛之解脱?
供“曼遮”(即坛供)有何重要意义?
云何愚痴无明遍一切烦恼?
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应如何简释?
修不清净,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业果法门:业决定、业增长、此二理趣,较空性尤难通达...当依何法而思修..
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
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应如何正解,而生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波斯匿王的故事
[栏目:觉性的故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八五卷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依教奉行就能解脱成佛
[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每天生活有七诫
[栏目:星云大师·微教言]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四课 佛教与法律
[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八册]
四念处
[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行菩提心——六度菩萨行
[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六九卷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82 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栏目:本性法师]
《法华经》讲座 十一
[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