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或说空性非心境,非所知境,是否应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2
【第二七0则】
问:或说空性非心境,非所知境,是否应理?
答:入行论说:“胜义非心所行境”。因彼等不善解此密意,遂谓空性非所知境。彼等不知依胜义观察空性,乃可了知境,否则空性即不能抉择其为正净与否。空性如非心性,应如龟毛兔角(虽是空无),非现比二量所能得故。彼说空性超过言说、寻思境界,如是则空性不可修。若谓空性不可修,则诸菩萨于修诸道时,无所取,无所证,无所通达,不能圆满智慧资粮,终不能得无上佛果矣。四加行修三种智:一切智、道智、根本智。一切智即于一切法空性境上而修。佛具一切种智,行者以一切种智为境而修。若空性境非所知境,则无法身。般若经中多半说八现证,如依彼说,则亦无因矣。般若分二分:一分显说空性,一分隐说八现证(菩提道次第即说此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若了知影像等如现而空,即是了达彼等无自性者,则异生既已现证,应成圣者?
下一篇:
云何为[心所作空]、[一分空]、[无义空]等?
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一心专注所缘之法,试言其要?
经中说:供师一毛孔功德,比供无量诸佛菩萨的福德,尤为超胜,是何缘故?..
何以此论说,依世间量立正世俗?
生死根本不应有不同之二,应作何解?
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七因果言教与自他换两种教授,合并而修,此为宗喀巴大师教授,如何合并法?..
由何而决知定死之义,及此中心要?
吾人于三恶趣,常存如隔岸观火之心,其故安在?应如何谛思使此心入道?..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法诵持观音心咒 明理才有稳固信心
[栏目:达真堪布]
如何让自己的信根与慧根平衡,定根与精进根平衡?
[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33.阿育王寺拜舍利 Bowing to the relics at King Ashoka Tem..
[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61.人我社会的和谐
[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梦想的家园
[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善报
[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九集
[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踏上菩提路
[栏目:智文法师·散文随笔]
要供养无心道人
[栏目:宣化上人]
二〇〇六年为发心居士开示系列之六
[栏目:妙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