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意,自然无形方可明心见性
 
{返回 悟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1

  禅意,自然无形方可明心见性   

  庭前柏树地中生,不假牛犁岭上耕。

  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   

               ——宋.善昭《西来意颂》

  僧人问:“如何是西来意?”赵州禅师说:“庭前柏树子!”

  僧人问:“和尚莫将境示人?”赵州禅师说:“我不将境示人!”

  僧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禅师说:“庭前柏树子!”

  扫净寮房,一盏茶几,翻阅书籍,点燃檀香,浮躁的心灵得以安顿,闲来无事品读禅诗,俗念都捐,尘心顿洗。

  对于有形和无形,我从不固执己见,这一切的缘由来源于学生时期的一篇文言文《俩小儿辩日》所给我的启发。

  孔子东游,途中见两小儿辩斗,便去问其中的缘故,方知是俩小孩在辩论太阳日出日中距离人远近的问题。

  日出距离人近,日落距离人远,原因在于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出距离人远,日落距离人近,原因在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不管是佛法还是世间法,万事万物如同《俩小儿辩日》文中的观点一样,一个是用视觉判断问题,所以远者小而近者大,一个是用触觉(温度)判断问题,所以近者热而远者凉。如同佛法一般,很多人认为禅文化神秘,殊不知禅意如同庭前的柏树一样,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不借助牛犁更不用山上劳作,随运而生、自然出现,禅也是如此,切莫一味地局限刁钻纸堆文字之上。

  凡事如果刻意地用理性思维去认识、理解它,就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只有通过亲身的体验,身心的感受,才会有所启发和认知,不求外力、明心见性,方可即心即佛,我想“出道必须先入道”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正如“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中所说的那样,佛祖西来的道路有千百条,茂密的丛林处处都能启发你的眼睛,禅的千眼可以让你获得禅悟,获得真正的智慧,与佛心灵相通。

  原来固执己见就是井底之蛙,自然无形方可明心见性。


{返回 悟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音宣流,淡泊永恒之醒
下一篇:心如明镜,安享人生静心安然
 素瓷盛滋味,诗茶含人生
 何等名为爱别离苦:你若安好,便是四季
 磨砖尚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迷和悟,往往只是在于一念之间
 悟欲为苦本,无欲是菩提
 包容,换来一种人生的自在
 法音宣流,淡泊永恒之醒
 心如明镜,安享人生静心安然
 天行有常,随法方可自然
 当今社会教育,法海你懂不懂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八章 佛是力量 沉静的力量[栏目:日常的佛心]
 《金刚经注解》六[栏目:涤华禅师]
 看见失败的价值[栏目:法藏法师]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二)~C 优婆离经(四)(五)[栏目:界定法师]
 出家[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健康的重要[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生命的价值与生死观[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正见[栏目:济群法师]
 十二、什么是多神教?[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中观唯识了不义不了义略论——兼与苦心法师商榷[栏目:智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