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切分别皆是[应破分](须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师破斥甚广,云何非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0
  【第三三五则】
  问:有一类人士说:一切分别皆是[应破分](须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师破斥甚广,云何非理?及其误点安在?
  答:宗喀巴大师说:“汝等有无求解脱道之心,如为解脱故,行布施等度,皆须分别。”又说:“闻法时心中皆不能不分别。”又云:“如于无我见,汝等亦须抉择否耶?若须抉择,则又不能不作分别。”抉择空性,须依理依教分别思惟。若谓此种应起之分别,亦是执相执实,则出离心,菩提心,皆是应断分,何以经教反说为应生者耶?若谓凡观修皆是分别,须破除者,应问:汝修空性之心,为是分别耶?为非分别耶?依彼之宗,当答:非是分别。又问:此空性是现非现?若空性境是显现者,如是则未入道位之一切异生皆成圣者。若空性非显现者,则通达空性有境之心,唯见空性影像。此心唯是分别,应是执相,故应一切异生修空性之心,亦是执相分别。通达空性之心,亦是执相分别,则应无空性可修,无空性可通达。如是则无成佛方便可作,即不能成佛,是与教理大相违背。此由彼等不辨分别,与执实执相之差别。执实执相,固是分别,而一切分别,非皆执相执实。此如自己是人,非一切人皆是自己。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过去藏中先德异说纷纭,而修时则归于一途,其要点症结安在?
下一篇:此正修观,乃已得止以后之事,何以尚须修止?
 戒之差别?
 一切分别皆是[应破分](须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师破斥甚广,云何非理?..
 何以宗喀巴大师论著,为诸大德赞为空前论著?
 对于法源诸师,是否亦应如现依上师,观其功德而生敬?
 摄要而言,弟子对师当如何观法?
 修报恩时,亦曾想以离苦得乐报其恩,此与增上意乐,有何不同?
 以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观之,应如何理解?
 由何而决知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及此中心要?
 吾人于三恶趣,常存如隔岸观火之心,其故安在?应如何谛思使此心入道?..
 应如何生起求解脱之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以戒为师[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0八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放下(黎振东)[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慈悲与智慧[栏目:禅林衲子心]
 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圣凯法师)[栏目:佛教与伦理]
 简论上师善知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一)[栏目:择师知见]
 何谓「默照禅」?[栏目:禅名词FAQ]
 韶华将尽 人生没有如果[栏目:莲心慧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