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戒为师
 
{返回 昂江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76

以戒为师

扎西仁波切开示

经藏侧重于定,律藏侧重于戒,论藏侧重于慧。但是律藏与经藏相比,还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佛在涅磐之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说:“以戒为师”。且于藏文经典中有更明显的说明:“经藏和论藏代表了教法,律藏不但代表了教法,还代表导师。”由此可见,律藏相比于经藏,更为重要。因为经藏、论藏讲述的是空性光明等甚深教理,而律藏则直接说明身口意三门的取舍标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违犯后获罪如何。这就像一位导师,在弟子身边直接指导,规范他的发心与行为。

《佛遗教经》中记载,佛涅槃最后一次说法中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皆是汝等大师。”波罗提木叉是梵语,意即为别解脱戒。佛陀教示,佛陀已不住世的时代,只要佛弟子能守持清净的戒律,以戒为师,佛法的光辉仍能照耀世间。总之,守持清净的戒律是佛陀最殷切的教诲。佛曾经在《杂阿含经》中说过,佛法是否住世,关键就在于佛的弟子是否尊重、守持清净的戒律。在哪个地方有佛的四众弟子做羯磨,受持清净的戒律,哪个地方就有佛法住世。反之,佛法就会趋于衰灭。

佛在《涅磐经》中说:“戒律是一切善法的阶梯,犹如树木等依于大地;戒律是一切善法的基础,犹如入海取宝队中的商主;戒律是一切善法的前导。”又说:“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涅磐经》是显宗中最了义的经典之一,从佛的这些开示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积累资粮方面还是忏悔业障方面,都必须以戒作为基础。

在龙树菩萨的《亲友书》中云:“戒是一切德依处,如动不动依于地。”意即世上的万物,无论是人类、动物还是植物等都依靠于大地,同理,一切功德只有在净戒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同样,藕益大师云:“持戒如地,万物因此而生成。持戒如城,魔障藉此而远离。”即从善根而言,有如坚固的城墙抵抗外敌的入侵,如持净戒,则能远离一切魔障。


{返回 昂江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莲花生大士到底是谁?
下一篇:昂江扎西仁波切问答录(三)——金刚结
 两种“活在当下”的区别
 如何看待恐怖片
 如父亲喜欢抽烟喝酒,劝阻说理无用,那孝敬他们要迎合他们的喜好伤害身体么..
 慢慢修就快快到...请问这句话是指修行依次第、并重视质量对吗?除此外还..
 昂江扎西仁波切问答录(四)——如何依止上师
 境随心转,相由心生,凡一切相皆虚妄
 昂江扎西仁波切问答录(二)
 请问顶果仁波切是示现有佛母的瑜伽行者,为何要穿比丘戒衣呢?
 道友间相互诽谤的过失
 扎西仁波切回复出家、在家众的佛学问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现观庄严论学习[栏目:索达吉堪布]
 天界[栏目:宣化上人]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上师瑜伽(二)[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换角度想问题[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有人说经常修破瓦法,很快就会“走”。是这样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我们学修了“闻法方式”,但零散的时间里,无法完全按照这些方式来闻法,那么是不是不允许闻法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守培法师的儒释融通思想(骆海飞)[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六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华严法会开示一[栏目:达照法师]
 The Third Precept says we should avoid sexual misc..[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