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04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文/见镀法师   

  知者,知晓也;道者,途径也。知道,就是了解做事的方法与途径。然而,知道方法与途径,若不能落实于行,犹如终日说食而不能饱,成为纸上谈兵。换言之,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化理想为行动,才能使美梦成真。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向来为中外大思想家所重视。例如,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一书中便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进一步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知行合一的另一个说法就是解行并重。在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中,除了供奉释迦牟尼佛外,在其两侧还可以看到苦行第一的迦叶尊者及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两位尊者分别代表的就是对佛法的解与行。殿堂中一佛二弟子的造像,就是告诉行者,佛法不光是靠理解,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在生活、行为上。

  解行并重对于修行人尤为重要。若是偏于解而忽略了行,就会流于狂慧无归;若偏于行而无解,就会茫然不知方向,终究是白作工。《楞严经》云:“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向鸟窠道林禅师请法。禅师告诉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回答:“这么简单的道理,连三岁孩儿都知道。”禅师说:“三岁小孩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这说明了修行者最容易犯的大忌,就是“说在空中,行在有中”。如果真正的知道,就要能解行并重。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便提示我们:“做不到就不是真知。真正知道的话,自然而然做得到。”

  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地落实知行合一?又要如何才能真正地知呢?关键点就在于闻、思、修。除了知道之外,还要进一步去思惟。藉由思惟,方能使所知道的理生根,更由此而产生信心。如此一来,在落实于行时,自然不生疑惑,也就能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若是不经思惟,遇到困难便易退转。

  《四十二章经》中有一则公案:有一次佛问弟子:“生命有多长?”一位弟子回答:“在数日之间。”佛陀说:“你并不知道。”又问另一位弟子相同问题,这位弟子回答:“在饭食之间。”佛陀说:“你也未了解。”又再问一位弟子相同的问题,这位弟子回答:“在呼吸间。”此时,佛陀表示:“你知道了。”

  从这个公案我们可以发觉,同样是对生命的体悟,由于每个人对法的思惟程度不同,因此答案就不同,所影响的知见观念也就不同,修行结果自然也就各有差异。

  总而言之,任何事情的成功,除了知道方法、了解道理,还要进一步去思惟其中的义理,使知见能确立无误,然后付诸于实行。也唯有知行合一,才能筑梦踏实。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逆境是成功的最佳资粮
下一篇:破除小心眼,开阔心胸
 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
 丛林出坡的意义
 甲虫悲歌
 惟愿
 培福
 大海中的小水滴
 治病的万灵丹--忏悔
 调御丈夫
 永恒的依循
 心是颠倒的煮饭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五[栏目:道隐法师]
 在跟随怀师的日子里[栏目:魏承思教授]
 智泉法师讲经系列之二 《妙法莲华经》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续[栏目:智泉法师]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二篇 狮子吼声 第九章 究竟教法大圆满[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四类食物:阴性食物、阳性食物[栏目:这样吃最健康]
 福德日记8月16日-要做早、晚课![栏目:福德日记]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一[栏目:达照法师]
 尊贵的妓女[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立愿传佛律仪[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识自心众生 见自心佛性──以佛心处世为人[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