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上月取石白忙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7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总第八讲之:上月取石白忙了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1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上月取石白忙了

如果有问说:“我现见的月亮上确实有这么一块石头,你们是不是要否定我这块石头?”不是要否定你这块石头,为什么呢?因为地狱还能见到浓血呢!你心里有个月亮、有个石头,你见到了这个石头,这也不奇怪,是不是?所以你见到了这个石头,非常有道理,但那是你现见的暂时道理,不是你心理与道有关的道理。“现见”不一定是“现实”。

所以我们可以承认在凡夫的世俗当中,凡夫有凡夫的真理。但这些真理都只是暂时处在凡夫的执著结构当中,这个结构中这个真理是成立的。但对于一个修行者,或者一个需要增上生和决定胜的人,他是不需要这种真理的。为什么呢?地狱的众生见到水就可以得到浓血,那么你这样一个人见到了一块月亮的石头,只能说明什么呢?阿罗汉见到的月亮的石头说是地、火、水、风,菩萨见到的也许是一杯甘露,佛见到的是一个佛世界,那么你见到的永远都是一块石头。

因为你和佛菩萨所见不同,所以证明你这块石头是无自体的,你跑那么远白忙了!即使到了月亮一次,但忙得对生命无益。

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尽可以用月称论师这种具备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方式,来确定我们的世界观。

我们的世界观形成以后,世界中的“我”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就顺应着这个世界观的安置来确定“我”的位置。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目前来说,“我”有两个特性:

一、我的佛面。我们的第一个特性是跟佛一模一样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清楚地说过:我们个人的自性中,佛是天天在放光的,佛也是早就已经圆满成就的,没有因为我们暂时蒙蔽、不够认识他,他就受影响。他没有被影响过,我们人人都是一个圆满的佛。而且这个圆满的佛的存在、功德的存在、证悟的存在,就像金刚一样,在宇宙中永远不可磨灭,任何人不可以否定它。

二、我们还有凡夫面。凡夫面就是说我们现在中观还学得不太好,我们即使知道了增上生、决定胜,但也没有拿来受用,所以暂时来说我们还有一点蒙蔽自性的东西。这点蒙蔽自性的东西,就让我们误以为我们是凡夫,但是本质上来说还是佛。就像一个小孩,他本质上只是一个儿子,有时候去演戏扮作一个大妈,但事实上他还是母亲的一个儿子。一样的,我们身心当中的佛果是永恒存在的,他没有因为我们现在做错一件事挨批评了,就变成凡夫———没有变过凡夫,都不是凡夫!

也可以说,我们这个教室中不是一百多位学员,而是一百多位佛。

那么今天也给诸位佛上一课,讲清楚你们就是佛,只是说你们暂时不够自信,还没有办法承担。这个承担要先掌握一部分理论,然后再掌握一部分实践的技巧,就让我们自然地回到佛的证悟、回到佛的所知上来了。

回到这个上面去并不困难,我们以前是因为基本的理论知识不够、实践的技巧也不可能得到——因为这是相互呼应的——等到我们将来逐渐圆满起来了,得到应用技巧和理论根据后,花时间应用,就可以获得成果了。其实在这些应用中,我们并不需要很多时间。

我们现在没有得到应用技巧之前的修行,都是来磨烦恼的——因为实执不符合空性的原因,我们就使劲磨吧!你现在有劲就使劲修行,没关系的。不过将来证悟的那一刹那,还是要用这些根本性的技巧,才可以获得证悟的果实。这就是修行的基本道理。表面的修行、浅层次的功课,我们一定要天天做这些,它是用来对治烦恼和习气的,任何一个功课都不会空过,都会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都是朝着大方向去的。

当然,不管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多么有劲,真正来捅破窗户纸的一定就是一个手指头,也不费劲。大家要具备信心,一定会有圆满成果的。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烦恼无穷世界无边
下一篇:《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杀行刨不开杀心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为什么在第四地谈三十七道品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小康社会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老大,学是为了修啊!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三重境界、无一真实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智眼相牵,盲人得度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小乘人以七菩提分为修行,大乘以八胜道分..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观”正行列表
 《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一讲之:本论大意与受众群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辩破六家七宗(列表)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因果同时则不一相续,同一相续则绝非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您能否通过在汉地、藏地的所见所闻,比较一下汉藏佛教之间有何不同?[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华雨集第五册 二一、『慈航大师纪念集』序[栏目:印顺法师]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八章 中国佛教风俗习惯[栏目:魏承思教授]
 题孔雀图[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最重要、最关键的基础教理——三殊胜、五圆满、智慧的信心[栏目:丹真绒布仁波切]
 取舍不慎,必入歧途[栏目:卢志丹居士]
 102.云盖归本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0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第八场雪[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27.信 品[栏目:第一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