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提炼心的觉照模式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5

提炼心的觉照模式
文/见谌法师

  东汉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年少时跟从老师马融学习。马融讲学有一习惯,会请歌舞伎乐于堂后表演,以助讲兴。当同学不时因乐音动听而向后张望时,唯独郑玄一心专注,马融如是看了这位弟子十年,知道他将来必定有所成就。

  三国时代有两位读书人──华歆与管宁。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在园子里垦地种菜,忽然,两人看到地上有一块金子,但是管宁仍继续工作,对待金子和瓦块砾石没有差别,华歆却拿起金子看了看,才又扔掉。一天,他们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窗外有乘坐轩车、穿着冕服的人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则丢下书,跑出去观看,结果管宁决定割席与之绝交。这两则故事都表现出主人翁的特性,能够作主,不为外境所动摇,专心致志地学习。

  不系于物,任心自在,自古哲人所称,其境界超脱凡俗,不役于物。儒家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诗句在历史上不可胜数。能够专一,不被外境所牵诱,即名“作主”;然而作主乃是相对于客尘来说,如果没有“客”的存在,即不存在“主”的问题。经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以理来说,生、住、异、灭本是无常的本质,只因凡夫垢重,不能了知生即有灭、得而必失、成归于坏的道理,所以五蕴得机而蠢动,根尘住境以相接,这念心终而失去了“作主”的能力。所以,佛法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在无常变迁中,免于为苦所逼迫的解脱方法。

  要能作主,首先要先舍“我执”。此我是“假我”所成,能舍假我之执,则少欲无为,无欲则刚,萦于心者则淡。次要起觉照,大凡心为外物所迁,丧其主宰,根尘作用而生爱取有,始终流转于生死当中。老子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五声令人耳聋,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儒家也说:“去人欲,存天理。”所以要能作主,就是要随时觉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进而觉悟生死变异的道理。第三,要忍与定,儒家云:“能忍自安。”、“定、静、安、虑、得”,菩萨修习六度万行,讲求忍辱与禅定。能忍,知苦忍苦,才能了苦;能定,知幻无常,因定生慧,如中流砥柱,水流任急而心常静,自然不为八风利衰毁誉所动。

  《六度集经》中记载,佛于往劫为凡夫时,年十六,志性开达,博学贯通,体悟佛经最真,无为最安。当知父母为其娶妻,怅然而言:“妖祸之盛莫大于色,若妖蛊臻,道德丧矣。吾不遁迈,将为狼吞乎!”故而舍家离去。后遇鬼三番四次化成女色,不断诱惑,皆能觉性提起,逃离恶境。一天,他于夜间独行,遥见一座大屋,不敢经过而避走草间,仍为守门者发现。屋主呼唤入内歇坐,结果一看,主人竟是先前所遇之妇,妇人说:“前几次我都发誓要成为你的妻子,但是你却都离我而去。”他当即自觉罪殃深重,欲根难拔,思惟非常、苦、空、非身之理,以灭三界诸秽,当下鬼妻顿消。

  公案中妙颜美妇的鬼影,正如同我们心中的贪瞋痴及无明烦恼,不断幻化成不同的境界来诱惑我们,我们若能舍妄归真,作主的智慧心便会现前。所以,以智慧心觉照,舍恶而向善,进而了知万法空相,无取无着,不住于境,风来自来,风去自去,正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身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劫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竹石诗)

  竹子的精神正如我们能作主的心一样,挺立于世俗毁誉、名利、宠辱、得失的顺逆之境,以天真清和之气,以明达忍辱之志,心之所存,主之所存。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报本反始,不忘其初
下一篇:认识无常
 修行──从心出发
 恩深似海,以行填满
 真心不变的朋友
 如何体达“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寻找生命的秘密
 斗笠下的僧人
 如实修行
 闻多学广
 戒法之于人生
 随喜功德,获福无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益西彭措堪布·深入经藏问答篇[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大本《长阿含经》[栏目:陈士强教授]
 药师专修法会开示(释忠明法师)[栏目:药师佛·讲记释义]
 我喜欢念《心经》和《大悲咒》...诵经过程中睡着了好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五章 不知守中[栏目:法界法师]
 时空定位[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老糊涂」的原因[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禅修的功能是什么?[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无教派分别[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坐了一段时间后,感觉鼻息只有在左边呼吸,直到下坐还是觉得只剩下左鼻孔在呼吸?[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