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教育的根本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6

教育的根本
文/见溥法师   

  回想出家前第一次至精舍上初级禅修班,看着禅修班教本,心中想着:“这么简单的道理,何必要来上课呢?”当住持法师问大众过去几年在学校学到什么,心想:“如果要讲到你听得懂,可能要一年半载的时间。”然而住持法师的答案却很简洁有力:“古人念书是学做人。”这样一个开场白对几乎没有离开过校园的我,决心好好上课,去寻找过去二十年所忽略的片段。

  在升学主义挂帅的台湾社会,多少老师和家长会去注意成绩单上操行成绩呢?可以试着问任何一位中小学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或许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是唯一的答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师资的提升,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可是社会、家庭、学校问题却没有因而减少,因为除了课业之外,大家都忽略了品德和体能教育。曾经很好奇为什么不管风雨多大,竹林总能屹立不摇,而许多花草树木却禁不起狂风暴雨的摧残?长辈说是因为竹子的根全部缠在一起,这答案透露着基础要扎实,才能禁得起考验。学校如同一块沃土,滋养着每个未来的希望,而《中庸》提到的三达德:“智、仁、勇”便是教育的根本,学习竹子的精神,均衡发展这三个重点,一定更能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惭愧自己从未思惟课本上做人的道理,所做的一切真的都只是在应付考试,也庆幸有因缘到精舍上禅修班,能藉此导正自己的人生观。

  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些道理历久弥新,学校每个科目都在培养学生的本质学能和专长;再者,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不会患得患失;身安则道隆,有了完整的人格加上强健的体魄,做起事来自然无所畏惧。可惜的是,自从五四运动之后,西风东渐,传统道德文化被认为是影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然而儒家思想以仁爱为根本,发展出五常──仁、义、礼、智、信的观念,此完整人格的特质不会因时间或空间的改变而有所不同。自古便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加上《大学》提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最好的解释。所以家庭要和谐、社会要安定、国家要富强,一切都是以人的品德为出发点。

  佛法不仅可以导正人的品格,更可以使家庭和睦、社会净化。以吴越国为例,五代十国是个烽烟四起的年代,吴越国却宛如人间净土,令人感受到佛法的可贵。立国于江浙地区近百年的吴越国有东南佛国的美誉,开国君王钱镠慈心爱民,以休兵息民为国策。曾有人建言如果把西湖给填了,王朝可以维持千年,否则就只有百年国运。钱王心想自古就没有千年王朝,而且境内人民依靠西湖维生,于是保留了这鱼米之乡的源头。加上末代君王钱俶为使人民免于战火波及,于是纳土归宋,换得江浙地区的和平安定。仁王的慈悲和智慧,加上人民对佛法的信心,使吴越国成为当时国祚最长的国家,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而且一千多年来,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绵延不息,如近代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和二○○八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等,证明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因果法则。懂得这些道理还不够,佛法同样强调要口而诵、心而惟、身而行,否则便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李炳南老居士曾说:中国的道德思想、印度的佛法及欧美国家的科学,是人类重要的宝库。佛法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儒家思想功不可没;工业革命之后虽然科技进步,但以物质主义为主流的西方社会间接也成为传播佛法的障碍。台湾真是块福地,不仅保留了中国固有文化,佛法亦相当普及,而科技发展亦渐渐和世界接轨。所以除了学习知识之外,更要把佛法和儒家道德思想落实在生活中,考试成绩不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唯一因素,有了完整的人格,加上丰富的内涵和健康的身体才是关键。佛法提醒我们“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时时提醒自己,否则最后真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忙?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同理心
下一篇:会善知识得个入处
 心平气和 万事如意
 孝顺,至道之法
 生死一瞬间
 科技发展与心灵净化
 心念球赛的运动员
 网开三面
 寻找恭敬
 巨人的肩膀
 自心菩提 自心涅槃
 大作梦中佛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我教言浅释[栏目:索达吉堪布]
 上师三宝时刻都在关照你[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3年]
 法句经 24 好喜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六上 十二 十 善[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谈佛法所說的「世间」[栏目:刘嘉诚博士]
 自续派于蕴聚上寻觅立名之义,而后安立,自宗(应成派)不许彼义。试言其理。[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与心对话 第五章 精进 5 不庄严的大师[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第六章 天赋明性[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救心妙道 药师法门[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增支部1集280经[栏目:增支部1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