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富家子梭儒亚 正行的心造福更大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1

富家子梭儒亚
正行的心造福更大   

     3~11 善非父母做
        非其他眷属
        心识向正行
        善业更加大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年轻的富家子梭儒亚。

有一天,梭儒亚带着一群人搭乘华丽的马车去沐浴,路上见到摩诃迦旃延尊者金色润滑的肌肤,心想:“我的妻子若能有这样的肌肤该有多好,多么希望他就是我的妻子!”有了这个念头,他的生理性别忽然起了变化,由男人变成女人。他感到很羞耻,决定离开家乡。他到了怛刹尸罗城,遇到一位年轻人见她十分美丽,娶她为妻,婚后生下两位儿子,而当初他是男儿身时,也已经有了两位女儿。有一天,有位老朋友从家乡来到怛刹尸罗城,梭儒亚邀请他到家中,向他询问家乡家中的近况,并透露自己以前因看见比丘,心生邪念而改变性别,以及再婚生子的情况。这位好朋友劝他向摩诃迦旃延尊者请求宽恕。梭儒亚在尊者慈悲地接受他的忏悔原谅他之后,立刻又恢复男身,丈夫知道此事也希望他仍然留下,不要走也不要沮丧。

梭儒亚先是两个女儿的父亲,接着又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一生中经历了两次性别的转变后,厌倦世俗生活,请求摩诃迦旃延收他为徒,出家后,他努力修行。

常有人问他:“你比较疼谁?你身为男人的两个孩子,还是你身为女人的两个孩子?”他往往回答说:“身为女人时的两个孩子”。由于常被这些问题困扰,令他深感厌烦和羞愧而独自隐居,他精进止观禅修,终于因观身不净而体悟人生无常、苦、无我的实相,证得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果后,当别人再以同样的问题问他时,他的回答是:“都一样”。

有比丘向佛陀请教梭儒亚为何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佛陀说:“证得阿罗汉果的梭儒亚,已经没有任何的执著,他没有说妄语。受过训练的正确心念带给他的安乐不是身为父亲或母亲所可以比拟的。正确的心念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善心所造的善业有十:①布施;②持戒;③正信;④禅定;⑤献身服务;⑥回向功德;⑦随喜功德;⑧听法;⑨说法;⑩正念。”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牧人难达 恶念祸害深于外敌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一群僧人 彻悟佛法如巧匠采花
 法句经要义 第六品 智者品 潘迪达沙弥 智者自调御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斋戒的妇女 老死驱逐生命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比丘互相威胁 众生皆珍爱生命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王子阿巴耶 世间情爱虚幻不实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魔王的三个女儿 佛陀不被诱惑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大迦叶尊者 阿罗汉持正念离系缚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不同的修行 依教奉行胜于熟读经藏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火舌烧飞鸟 无处逃避恶果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信女巴娣普吉卡 死亡系缚贪求无厌之徒..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舍利弗尊者的舅舅 供养贤圣者功德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清华大学科技园演讲)[栏目:索达吉堪布]
 《佛教三字经》新注 诸法[栏目:唐思鹏居士]
 佛法修学概要 三[栏目:佛法修学概要·净界法师]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栏目:净界法师]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第七章 坐立难安的动根 消失的不二法门 正住之五[栏目: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论百丈清规的僧团伦理思想及特色(王月清)[栏目:律宗文集]
 大日经疏讲解 第19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慧灯之光六《修心七要》略释(六)[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顶礼供养皈依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最完美的基因 乃人人本俱心性[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