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落实戒行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99

落实戒行
文/见期法师

  祖师云:“参禅第一,持戒为先。”在中台出家是最大的福报, 导师秉持佛陀的教诲,不仅以身为范,更教导四众弟子以“戒”为本,并以“中台四箴行”作为日常行持的圭臬,一切皆是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能度世。”出家即是发心修行的开始,所以我们不仅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更要深信因果、深信众生皆有本具的佛性。记得刚出家时, 导师总是提醒弟子要一日三摩头,知道自己现在是出家众,随时注意身口意三业“心无善念不起,口无善言不说,身无善事不行”,如此兢兢业业,断恶修善,在每个起心动念间觉察、觉照、觉悟,才能真正落实修行。

  因地心即果地觉,修行如沉浊水,不怕念起,只怕觉无,只要我们能够看清生命的真相,将烦恼慢慢去除,清净心自然就会显现,所以修行一切皆不离因地上的努力。古德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修行更要实在,不可忽视任何细微的言行,因为一点一滴皆有因果,所以我们起了贪、瞋、痴、慢、疑的心,就要立刻觉察、觉照,改过迁善,如此心正则法正,举手头足不离佛法,才能真正了生死、度众生。

  佛法不离世间法,要想落实戒行,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就是最踏实的方法。对上以敬:可除我慢心,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心怀恭敬,法才能入心,才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对下以慈:可除瞋恚心,能够慈悲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就是菩萨的境界,所以平时若能养成慈悲为怀的气度,就和菩萨的法界相感通。对人以和:可除粗暴心,修行若能做到和合无诤,面对任何困境,便不易起争执摩擦,道业就易成就。对事以真:可除虚伪心,修行最重要的就是真实面对自己, 所以 导师常开示大众道业要真、学业要真,顺逆境皆要安住在当下,这念心就是绝对的真,这念心就是无上至宝。

  《佛遗教经》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修行是一条长远的路,唯有以“戒”为师,落实戒行,才能真正断除烦恼,了生脱死。今生有幸在 导师的座下出家修行,更应追随大善知识的脚步前进,以度化众生为己任。期勉自己能够成为一位真正的修行人,不仅落实生活中的细行,更要回互用功,找到当下这一念踏实的心,如此事理一如,道业必能有所成就,才不会辜负今生出家修行。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过度的防卫
下一篇:活在当下的意义
 培福
 智慧欢喜结善缘
 心中的净土
 当仁不让
 反省
 成道方能将亲度,忍心不动真慈悲
 觉在当下观自在
 良朋益友
 寻找生命的秘密
 虚云老和尚朝山报母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原来吃素最健康 第九章 修正健康习惯[栏目:原来吃素最健康]
 成量品与广论的结合[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我们的内心[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相应35经 百枪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第三部 佛教禅修[栏目:西藏医心术]
 见夫好色,投河自尽[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智为先导、随缘立言[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唯识宗略说 伍、唯识宗的人间修行法[栏目:法相宗简介]
 命有定数,诚可转移[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一时埋却[栏目:公案10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