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起向高楼撞晓钟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07

起向高楼撞晓钟
文/见芥法师

  “四十余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偶读王阳明的这篇<睡起偶成>,宛若自身的写照,心有深触。多年枉作风尘客,曾经耗费许多生命在追求世人自以为实在的人、事、物,虽然精采,然而在回眸顾盼之际,返照自心犹如一面镜子,万物显相,只是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那么,到底镜中的影像是真还是假?曾经在睡梦中的笑声、泪水、云光山色,似乎都是那么真实地上演着、存在着;可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醒时声绝色灭,不禁为自己的愚痴哑然失笑。那么自认为醒着的现在,是否也只不过是另一场梦境?我是应该赶快醒寤起身?还是继续这场好梦,而换得将来更大的怅然、更长的嘘叹?于是,我决定生命要在这里转弯,转进出家的桃花源。

  在这桃花源里,发现生命是“愈细密,就愈广大;愈谨确,就愈高明”。透过修行,觉性常现,心念就愈细密,观照力朗朗深邃,慈悲心源源宣流,能够涵纳的世界就愈宽广;对自己的生命愈谨慎负责,愈是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所以在与众生交会的时空中,也有责任去尊重他们、去护念他们,因为在佛法的慈光里,一切众生皆是无价。众生,不单是指人类,而是无垠的蜎飞蠕动之类;价值,不单是指这一生,而是生命长流当中的光明与希望。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一切的众生,皆有佛性,即使是不信因果,断了善根的众生,或犯四重罪、五逆罪的众生,亦皆当成佛。”这平等一味的气势,往往令我惊喜雀跃!

  一路走来,就是秉持着这股“不信人间耳尽聋”的积极态度,相信自性的功德妙明、相信众生的佛性常住,因此跟随着佛陀、跟随着 导师,步向高楼撞晓钟,让它重叩重鸣,声声无尽、声声远传。虽然众生为烦恼所遮蔽,无法得闻破晓晨钟,但是,也许就在下一秒,将有一个众生听见钟声,从悠悠的长梦中苏醒过来,二个、三个……。一旦醒来,立刻就远离梦境,不复系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法身常住,皆当成佛。”就因为三千多年前 佛陀的这句真相表白,我将本着这一念平等的慈悲心,决定好好修行,不放弃任何一个众生。我当成佛!任何一个众生皆当成佛!

  虽然日已过午,但是,叩钟的这念心没有疲厌,握着钟锤的这双手也不愿歇息。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无尽!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心者,一切行以信为首,众德根本。
下一篇:知因识果对人生的助益
 同理心
 广学多闻
 认识无常
 调御丈夫
 人生的领航员
 信心的层次
 择友
 善开方便,度化众生
 您累了吗?
 活在当下的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敦煌卷子S.343v号佛教文献考[栏目:宗舜法师]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功修行?(上)[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相应11经 大劫宾那经[栏目:相应部 21.比丘相应]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十、辨十重障[栏目:韩镜清教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二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超脱尘劳(慧如)[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33 真正的自己[栏目:活得快乐]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优婆塞卢荣章译)[栏目:白话佛经]
 S43-1 法华统略(隋.吉藏撰)[栏目:02 经注论疏]
 百岁沉浮走荣辱 一年又是元宵时[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