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超脱尘劳(慧如)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7

超脱尘劳 

慧如

  现实的世界.究竟是痛苦的,还是有无限美好?
  真正的人生是茫然无知,或充满真善光明?
  人从出生到离开这个肉体,有些人认为是漫长遥远的;也有人认为像花朵,水泡般稍纵即逝;有些人或许丝毫不觉。
  曾读过一位伟大上师的故事——密勒日巴尊者,他在求法学道的过程中,遭受到老师无情的考验,一次一次地背负粗重的石头,在山顶建造石屋,但是在老师的要求之下,他又一次一次地拆掉、重建……历尽艰苦之后,终于得到老师印可。最后,在自己的苦行修法中,成就密行,成为西藏家喻户晓的上师。
  好比在这条人生大道上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挫折,发生了理想破灭、感情受创、事业颓危、身体伤残等等,诸如此类不顺遂的事,是否能够不惧任何境界,依然带有那份最初的信心坚持,来面对井堪受得起种种厄难?抑是万念俱灰,活在心中那道墙里,甘心随业牵引流转?
  当人碰上这些烦恼、压力时,确实很难突破,特别是遇到重大的受创打击,很可能就一蹶不振,终其一生地度日;另一种是愈挫愈勇,抱定目标,不达目的不休止。许多贤圣伟人都属于后者。莲花在污秽的烂泥中才得以成长,展现它的脱俗飘逸:在霜雪凛冽之际,才能在枝头上找寻默默吐露清香的梅花;从潮湿腐朽的枯木上,才会发现朵朵纤美的香菇……
  佛法开示我们,这世界是一个堪忍的娑婆世界,一个不圆满的世界:所以无法事事如己所愿、称己所意。既然如此,生命还有何意义?今日所作努力,只有徒劳一场而已……不! 正因为这世间有缺陷,人生有逆境,更容易激发我们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承扣,磨炼我们的心志,接受下个挑战;增加人生的阅历,避免更大的错误,无非都是在帮助自身的成就。
  在丛林道场有一句话:“打沙弥,跪比丘,火烧菩萨头。”或许很多人会觉得疑惑,佛门不是讲慈悲吗?怎么有那么严苛的事!正是如此,看似无情的教育,都是造就成未来龙象的因缘。因为我们的习气使然,面临压力境界,容易心生烦恼,佛门教化的方式就是要你去认清自己的烦恼来由,找出对治的方法,懂得调御自心,就是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真正透视烦恼,才能见到心地风光。 深深觉得历代祖师们,个个都很不了起。尤其是禅师大德,给自己重重的历炼,藉境修心,因此而开悟的也不少!他们往往在开悟之后,仍然做些粗重的工作,除了替常住效力,也藉此来印证开悟的境界。像寒山与拾得在大寮典座,黄檗禅师在菜园种菜,临济禅师担任园头,照顾树木;仰山禅师为常住看管牛群;洞山禅师每日在茶园穿梭;云门禅师在大寮挑米等。我相信祖师大德门,一定曾经有过种种逆境烦恼,但是他们却能够从中去体会生命的意义,找到自己本来面目,这些平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却促使他们成就法器,成为一代宗师。
  《维摩诘经》中有一句话“烦恼即菩提。”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艰难困苦是必然的过程,生活就像翘翘板,不是上便是下。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够运用智慧,在烦恼、失败中,吸取经验,增长见识,不断地尝试,积极开拓自己的人生。
  星云法师说过:“行菩萨道,就是要学习把众生的委屈、烦恼背负在自己身上;唯有经历痛苦,才能解开心结,体验痛苦,才会帮助别人,长养自己的慈悲心、菩提心!”恰如《宛陵录》中,黄檗禅师有所领悟地说: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抱蝇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摘自《音声海》2009年第3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来的道行
下一篇:虚云禅师礼五台(岱松)
 我对觉悟的新体会(陈音如)
 时空造影(张筱)
 印光法师与弘一法师和太虚大师之缘(昌莲)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圣严法师)
 文殊——东方智慧的象征(邓子美)
 蜜浆供佛得道(小雪)
 智慧华雨(王汉生)
 佛教与一百零八(王亚黎)
 法鼓全集导读---课后报告(颜美惠)
 暮鼓晨钟醒世人(孙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一)~B (六)父母苦劝(七)与王相会(八)为王说法[栏目:界定法师]
 世间力量最大的是什么[栏目:卢志丹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禅心密印 第三章 时空错觉业不虚[栏目:达照法师]
 《时轮》的宇宙观[栏目:索南才让·许得存教授文集]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第二十四章 菩萨行[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以德报怨,惟有修心方是福[栏目:活在当下·静心修行]
 我们如果临终的时候,有时还要严格按三步的话,怕不记得了这三步,直接念“吼”,就出去可以吧?[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佛教徒的试金石[栏目:明真法师]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六十七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