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闻法功德广无边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2

闻法功德广无边—一 海涛 辑

1.古德言:「人身虽得,诸根虽具,然而良师难遇,佛法难闻。」所以一旦有机会亲诣师长,学习佛法,必须先确立听闻正法的心态。

2.于听法之前,内心应立五德:

一、未曾闻法今始得闻;二、已曾闻法还令通利;

三、断我疑心;四、正我所见;五、增长净心。这是听法前的准备。(出《毗尼母经》)

3.若已获人身,闻法行放逸;后当生恼悔,如商人失财。若人闻我说,识暇及无暇;是故应勤心,正修于梵行。《佛说八无暇有暇经》

4.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入菩萨行论》

5.经上说:人的忆念和梵行、勤勇这三件事,不但非三恶道所及,还胜过诸天。所以,人身虽有种种苦痛、不如意事,但还是很难得的。

6.人为众生中最可宝贵的,成贤成圣,成佛作祖,都需具有人身。如诸天命终,余天就说:「愿得生于安乐趣中。」天人所仰望的乐土,就是人间。

7.人身是诸天所仰望的乐土,我们生而为人,更不可自怨自卑,空过此生。行者应自惕励:「今生寿命短暂,不知无常死亡何时到来!」因此听闻正法时,须立即修持。

8.《犍椎经》(《声鸣经》) 中说:「为示讲法时,击鼓敲犍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仅仅听到传法前的螺鼓声也已在相续中播下了解脱的种子。

9.佛在经中说:「阿难!二人可积大福德。为何?即一者以恭敬心讲法,一者以恭敬心听闻。」《极乐愿文大疏》

10.佛法中一切功德,都由闻法而来。「闻法」可由三处闻:一、从佛闻法;二、从佛弟子闻法;三、从经典闻法。

闻法功德广无边—二 海涛 辑

1.佛法功德:

一、以闻可入法,闻法能除罪;三门得清净,故闻为最胜。

二、闻可增智慧,若具有闻思;从中定生修,获无上成就。

三、由闻知诸法、由闻遮众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2.世尊云:随时闻法有五功德,恒不失时(不错失学习良机)。

一、未曾闻法便闻之;二、已闻便持;三、除去狐疑;

四、亦无邪见;五、解甚深之法。

3.正法,虽可以从经典去了解,但主要还是要从说法师去听闻。所以为了要趣入正法,进求佛道,应亲近善知识。

4.因此,佛说:「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可见亲近善知识的重要。

5.怎样才算是善知识?:

一、证德:三学修证——戒清净成就,定成就,观慧成就。

二、教德:深入经藏,成就多闻,能开示导引学众,进修大乘正道。

三、达实性:实性是正法的别名,可由现证慧通达,或是从闻思教理得通达。

四、悲愍: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为利益众生)说法。

五、巧为说: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地为众说法。

6.然而末世善知识难逢,如于佛法的行解,有一分长处胜过自己,也应如法亲近、学习。因此经上说:如有八分之一的功德,也可以亲近。

7.修行要明心见性,开悟成佛,必须要完全依赖善知识的教导。

8.佛经上说:「究竟胜义禅波罗蜜,须以信心了解。」阿底峡尊者云:「吾人在未成菩提以前,当依止善知识,从闻、思、修得禅波罗蜜。倘现在无病而修,皆是善知识恩德所加持。」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业力
下一篇:爱与快乐的源泉
 菩萨法施的功德
 修行叮咛语
 菩萨讲义
 菩提道菁华要义
 利他慈悲行
 正命与正业
 慈悲 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1-2
 菩萨如何实践方便波罗蜜
 菩萨精进波罗密 1-4
 人身犹如如意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明学 第八章 通达心与未通达心[栏目:心明学]
 帝洛巴尊者传[栏目:圣者传记]
 宗教与邪教问题的再辨别[栏目:学诚法师]
 佛识慧集 <四四>诸空清净[栏目:佛识慧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0三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梵天问道[栏目:般若]
 午夜枭声[栏目:超然法师·我的清晨诗稿]
 佛教教育‧文化研究[栏目:高明道老师]
 真正的大善知识应具备哪些条件?[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粥中有道[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