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素食与慈悲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22

素食与慈悲
文/见遵法师

   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出于慈悲心、平等心,不忍见众生受苦,而发起“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愿。《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由此可见,长养慈悲心的功德利益,无比殊胜!
  
  吃素,即是慈悲心、平等心的具体展现。孟子曰:“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古代的贤儒具有慈忍、恻隐之心,看见活生生的动物,便不忍心它死亡;听见动物被烹杀时的啼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修行学佛的人,更应当从戒杀吃素开始落实,长养慈悲心。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吃素有多重意义。资以数则公案作为例证:

蠢动含灵皆有佛性   

   日据时代时,有一位开布庄的老板,为人宅心仁厚,对于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当地的居民多以渔业为生,一日,有人捕获一只重达五百斤的巨龟,准备要宰杀求售。布庄的老板看到巨龟双眼泪流不止,哀求救赎,于是不惜花下钜资购得此龟,在其背上刻上“放生”的字样,防止后人再度捕杀。

  运到海边放生时,巨龟临入大海之际,竟有灵性地向布庄的老板再三叩首方才隐没。众人看了,皆立誓:“此后见此巨龟,绝对不捕、不宰、不食!”经过十六年,布庄老板在外地的儿子搭船返乡,不慎触礁沉船。波涛汹涌中,竟然出现一只巨大似圆桌的巨龟,将他负在背上,载至岸边而获救。众人定睛一看,其背上刻有“放生”字样,方知是巨龟报恩。

众生同为累劫亲眷

  唐朝时,国清寺的寒山大士游化人间,路过一户正在娶媳妇的人家。喜宴热闹非凡、高朋满座。正当大众欢喜地庆祝时,寒山大士以天眼观察,当场潸然落泪。众人一问之下,大士叹曰:“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

   众生从无始劫来,一直在六道当中轮回受苦,未曾出离。长久以来,头出头没,生生死死,不知累积多少六亲眷属。因此,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亲眷,只是现在改变了形象,我们既认不得也记不住了。食众生的肉,就是在吃眷属的肉;想到这点,情何以堪?怎么还能吞得下肚呢?

悲智双运亲证菩提

  由以上几则公案看来,长养慈悲心、戒杀吃素,的确是人人都应尽的本分。因为,一切众生不但是我们过去的亲眷,而且都有本自具足的佛性,都是未来佛。非但如此,假若贪图口腹之欲,或是追逐名利而杀生,将来苦果只有自己承担,没有任何人能替代。

  素食不但有益身体健康,更能增加福报,长养慈悲之心。从古至今,诸佛菩萨皆是因慈悲为怀,方能成就佛道。今天我们要学佛的德行,就应当从发慈悲心,不食众生肉开始;如此即能渐趋自利利他的菩萨行,终至成就无上菩提。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化压力为助力
下一篇:操之在己
 世间书与出世间书之区别
 修行──从心出发
 这个与那个
 广学多闻
 闻多学广
 戒法之于人生
 作主
 受戒日记二则
 莫“放纵”,真“自在”
 落实戒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十七讲[栏目:智敏上师]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一[栏目:智者大师]
 《菩提道次第摄颂》(广本)[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根本论述]
 Hell[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降伏其心 二 什么是盂兰盆会[栏目:万行法师]
 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总论 第一章 念佛[栏目: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四十四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般舟行法报告汇编辑录之八:善荣师兄的一日一夜之行(体味般舟三昧之真乐所在)[栏目:般舟行法报告汇编辑录]
 今夜月淡淡 除夕忆恩浓[栏目:如瑞法师]
 大乘绝对论[栏目:月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