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宽恕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7

宽恕
文/见蕙法师

  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宽恕,则心胸开阔,干戈也能化为玉帛。宽,是心量大;恕,是善解、体谅,有同理心。所以宽恕,是慈悲,凡是不但能承担,更有拔苦予乐的襟怀;既能包容,也能善解。宽恕,是忍辱;面对不合理的境界时,不只是能忍,更能宽厚的以同理心去面对。宽恕,是智慧;能够明因识果,知因缘生灭之谛理,所以不住于境界上,也不为境界所转,这一念心能作主、能清楚明白。有智慧,能忍辱,自然心无拘碍,有拔苦予乐的愿心,这就是宽恕。

  春秋时代,管仲与鲍叔牙相交甚笃。当两人合伙做生意时,管仲分帐时,总是多分些钱。有人告诉鲍叔牙说:“管仲贪,所以分帐不公平!”鲍叔牙笑着说:“这是因为他家中有年老母亲需奉养啊!”当打仗时,管仲在退兵时,跑最快。这时又有人告诉鲍叔牙:“管仲太贪生怕死了!”这时鲍叔牙也只是笑笑说:“这是因为他必须照顾家中年老的母亲啊!”“管鲍之交”,呈现出鲍叔牙的宽厚和善解。因为宽恕,使两人的情谊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北魏时,南岳慧思大师,年少时,即以“弘恕慈育”获得邻里的称赞。大悟后的大师,声名远播,也受到当时论师的嫉妒,因此在他一生中数度受人毒害,但都因大师禅定力的深厚,而能幸免于难。在大师四十三岁时至南州讲大乘经,当时的论师,因为嫉妒,故用计断绝檀信不令送食。因此,大师派遣弟子乞食以济命。论师们的毒害和屈辱,并不使大师生退却心和起怨憎心。大师反而发愿造《金字般若经》及《法华经》,以此功德资福末世众生。并且在〈发愿文〉中发愿:愿现无量身于十方国讲说是经,使令一切迫害他的恶论师们,于佛道中都能获得信心。大师的胸襟,湛然光明、豁达无碍,因此于宽恕中,发出慈悲的愿力,不只是降服诸魔障;更耀射出佛法慈愍众生的胸怀。大师的宽恕,千余年后,诵此〈发愿文〉,犹能除灭心中三毒,而得清凉光明。

  因此与其埋怨他人的不友善,何妨善解他人不友善的因缘,而能宽厚的面对;与其在意他人行事的不圆满,何妨同理对方的努力和学习,及力不从心的困顿。所以能宽恕的人,心怀光明,凡事皆能正思惟,则必时时法喜祥和。只有宽恕的心地,方能长出朵朵清净的心莲。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善知识
下一篇:从诸葛亮辅佐刘禅,谈承担的意义及精神
 战胜
 真正的作主
 自信不离自性
 反省
 虚云老和尚朝山报母恩
 做人生的主人
 同理心
 激发善念,止息恶念
 戒的精神与意义
 两头放下,方得中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春回大地 百花盛开[栏目:宽运法师]
 良好的素质来自良好的习惯[栏目:万行法师]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3——佛陀并不希望你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你成佛,我们必须要实修[栏目:桑杰年巴仁波切]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2课[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宏演法师]
 请“主动”[栏目:邹相美文]
 读诗说禅坐(大慧)[栏目:禅宗文集]
 拥抱彩虹(来谦)[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四节 声闻学派之我法二空说[栏目:厚观法师]
 1723 妙法莲华经玄赞(唐.窥基撰)[栏目:02 经注论疏]
 如何细致观修轮回过患[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