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9

地五、静虑(分二科) 玄一、释(分四科) 黄一、断所对治相

静虑四相者:谓诸菩萨入静虑时,能断烦恼、语言寻伺、喜乐、色想等随烦恼,静虑所治,是名第一。

神通的威力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二科的「法威力」。法威力就是六波罗蜜,现在是第五科「静虑」,就是禅波罗蜜的威力。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断所对治相」。

「静虑四相者」,就是学习静虑波罗蜜有四种威力的相貌。那四种呢?第一种是「断所对治相」。「谓诸菩萨入静虑时」,诸菩萨学习静虑成功的时候,「入静虑时」,就是入定的时候,但是这里是说色界的四禅。「能断烦恼、语言寻伺、喜乐、色想等」,入于色界四禅的时候,有什么威力呢?「能断烦恼」,能断灭欲界的烦恼,还有「语言寻伺、喜乐、色想等随烦恼」。「静虑所治,是名第一」,这些烦恼是色界四静虑所对治的,这是第一个威力的相貌。

 

《披寻记》一二三七页:

能断烦恼语言寻伺等者:入初静虑离欲恚害,是名能断烦恼。第二静虑离诸寻伺,是名能断语言寻伺。第三静虑出离于喜,第四静虑出离于乐,是名能断喜乐。又修定时,愿乐于外谛视众色,或行住时,于世杂类起种种想。如是色想,与定为难,能障定相,及令退失。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十四页)又若补特伽罗,多随烦恼,染污相续,不能正证心一境性。此中多随烦恼差别,如〈摄决择分〉释。(陵本六十二卷一页)如是色想等随烦恼入静虑时,总说能断,以彼亦是静虑所治法故。

「能断烦恼语言寻伺等者:入初静虑离欲恚害,是名能断烦恼」,如果是常常静坐,成就了色界初禅的时候,他就能够远离欲界的三种烦恼,就是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这三种烦恼,就是把欲界的烦恼全面地把它消除了,「是名能断烦恼」。当然是若是成就了有漏的初禅,那只是断欲界烦恼的现行,种子还是不能断的。

「第二静虑离诸寻伺,是名能断语言寻伺」,成就了初禅以后,也要经过一个时期,要常常地再入于初禅,再进一步学习二禅。二禅成就的时候呢,「离诸寻伺」,就能远离初禅的寻伺;初禅修习这个清净的寻伺,能断欲界的烦恼,但是修到二禅的时候呢,能远离初禅的寻伺,能把初禅这个寻伺也灭掉它,「是名能断语言寻伺」。这个寻伺是能发语言的,它有功能发出来语言,就是想要说话,先要有寻伺才能说话的,所以就是语言的寻伺。

「第三静虑出离于喜」,成就色界第三静虑的时候,能从二禅的喜里边解脱出来,就是成就了二禅的人,因为不欢喜初禅的寻伺,成就了三禅的人,他也不欢喜二禅的喜,不欢喜嘛,就把它灭除去,成功了,也就是三禅成功了。

「第四静虑出离于乐」,三禅的乐是很殊胜的,久了呢,又不欢喜这个乐,若灭除去这个乐,就成就第四禅,所以第四禅成功了,就从第三禅的乐解脱了,「是名能断喜乐」。

「又修定时,愿乐于外谛视众色,或行住时,于世杂类起种种想。如是色想,与定为难,能障定相,及令退失」,这是解释这个「色想」。又修定的时候,「愿乐于外」,心里面向外面攀缘,感觉外面有很多可爱的事情,那么心向外面散乱。「谛视众色」,就是很注意地去观看外边的众多的色相。「或行住」的时候,或行、或住的时候,「于世杂类」,世间上各式各样的事情,「起种种」的思「想」,内心里面想外面的事情。「如是色想,与定为难」,若是修定的时候,「愿乐于外谛视众色,或行住时,于世杂类起种种想」,若这样的话,「于定为难」,就是为你修定作一个障碍,作一个很大的障碍。「能障定相」,能障碍你定相的出现。「及令退失」,就算是你成功了,它也能令你退失禅定的,所以这也是个烦恼。「如三摩呬多地」那里面有说。「(陵本十二卷十四页)」。

「又若补特伽罗,多随烦恼,染污相续,不能正证心一境性。此中多随烦恼差别,如〈摄决择分〉」的解「释。(陵本六十二卷一页)如是色想等随烦恼入静虑时,总说能断」,这些随烦恼就是些谄诳,无惭无愧的这些事情,这主要是说出家人若有这些烦恼的时候,就是有问题了。所以若补特伽罗有很多的随烦恼,「染污相续」,染污你相续不断的心,使令你心常常有烦恼,就「不能正证心一境性」,就不能得定了。这个多随烦恼的差别里边的含意在〈摄决择分〉有解释。「如是色想等随烦恼入静虑」的时候,「总说能断」,就是入色界四静虑能断除这么多的烦恼。「以彼亦是静虑所治法故」,这个也是色界四禅所对治的烦恼,这样子就是在欲界里边的欲、恚、害能断,还有其他的烦恼也都能断,这是第一个威力的相貌。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静虑,能作自己菩提资粮,及所依止;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即此静虑,能作自己菩提资粮,及所依止」,这是第二科「资粮成熟相」。「即此」色界的四静虑,所成就的四静虑「能作自己菩提资粮」,能为自己得圣道的因缘,所以叫做资粮。「及所依止」,就是此色界四静虑能为你作一个依止处,就是依止四静虑修四念处就可以得圣道了。

「亦即能作同事摄事」,你自己修,成就四静虑,也能「作同事摄事」,就是教化众生修四静虑的时候,你可以和众生一样地,相同地学习四静虑,所以他是摄化众生的事,也就是同与众生修行的事情,这样子就可以成熟有情了,就是成熟众生的圣道。如果你教化众生修禅定,你自己不修,你就没有这个同事摄的这种力量,也就不容易成熟有情了,是名第二。

 

黄三、饶益自他相

现法乐住以自饶益,其心寂静,最极寂静,远离贪爱。

这是第三科「饶益自他相」。「现法乐住以自饶益」,就是现在,你现在在你的身心里边有这个四静虑的特别安乐住,住在这里边感觉到非常安乐。「以自饶益」,这就是对自己有了利益。这个出家人出离了烦恼的家,然后来到非家的地方修学圣道,初开始学习圣道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也没有世间的欲乐,世间的欲乐放弃了,就是没有。但是初出家学习圣道,对于圣道没有成就,所以这个现法乐住也没有,这时候心里面什么也没有,那么这个时候是一个困难的时候。现在这个修行人成就了色界四禅,他是有了现法乐住,这时候比较好了,比较稳定了,所以「以自饶益」。

「其心寂静,最极寂静,远离贪爱」,成就了现法乐住之后,他的内心是非常寂静的。这个世间上的欲不能扰乱他,而他内心里面有禅定可以安住,所以叫做「其心寂静,最极寂静」;这个最极寂静还是不同于其心寂静的。「远离贪爱」,远离世间的欲的贪爱,那就叫做「其心寂静」;远离禅定的贪爱呢,那就是「最极寂静」。

 

《披寻记》一二三八页:

现法乐住以自饶益等者:〈静虑品〉说: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陵本四十三卷一页)此应准知。

「现法乐住以自饶益等者:〈静虑品〉说」,这个菩萨地里面有个〈静虑品〉。「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若诸菩萨所有静虑」,不是一种静虑,所有的静虑,都有一个共同的相貌,就是远离一切虚妄分别,心里面明静而住。「能生身心轻安」,若是成就了内心的无分别住的时候呢,就会引起心轻安和身轻安,这两种轻安就会现起来,「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这时候寂静又进一步的寂静,「最极寂静」。

「远离憍举」,初开始成就色界初禅或者二禅、三禅、四禅的时候,心里面这个高慢心就来了,就有高慢心,就是憍举。那么也爱着这个禅定的境界,所以有「爱味」。这个时候是其心寂静,其心寂静是远离了欲界的烦恼,这个最极寂静的时候呢,就是「远离憍举」,心里面不憍慢。虽然有这样优越的成就,但是心里面不高慢,这叫做最极寂静。也「远离爱味」,对于这个禅定里面的境界也不爱着,所以叫做远离爱味。

「泯一切相」,就是灭除这一切虚妄分别相,这句话通于世间禅,也通于出世间的禅,这个二禅能灭除去初禅的寻伺,那么三禅能灭除去二禅的喜,四禅能灭除三禅的乐,那么这也可以说是「泯一切相」。但是若是修四念处的时候呢,能灭除去所有的分别相,那么这就有深浅了。「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陵本四十三卷一页)此应准知」。

这个地方是说饶益自己的相貌,得到了禅定以后对自己有利益。

 

于诸有情,无损无恼,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前面是饶益自己,这里是饶益他。「于诸有情,无损无恼」,得了禅定的这个人,对于众生的情况,他的内心「无损无恼」,无损恼于众生。因为内心里面没有烦恼,就不会去伤害众生,不过众生可能会去扰乱这位菩萨,而菩萨还是不恼乱众生,所以叫无损无恼。或者说众生对于菩萨恭敬供养,菩萨内心里面若生了贪心呢,那就是菩萨对于自己有所伤害,那么这是一种。若是众生对于菩萨不恭敬供养,触恼菩萨,菩萨内心里面有了烦恼的话,那就叫做恼,恼乱了自己。现在这位菩萨不管众生是恭敬不恭敬,供养不供养,其心「无损无恼」,就是心清净。由这样的清净的禅定,「以饶益他」,以利益众生,就这样的清净心,也就是慈悲心,或者是有其他的行动来利益众生。「是名第二」,这叫作「饶益自他相」。

 

《披寻记》一二三八页:

于诸有情无损无恼等者:此即菩萨饶益有情静虑,如〈静虑品〉别释其相应知。(陵本四十三卷二页)。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此因缘,智得清净,能发神通;于当来世,生净天处,得静虑果,是名第四。

这是第四「与当来果相」。「由此因缘」,由于此位菩萨成就了现法乐住,能饶益自他,所以他的智慧得清净,使令内心里面没有烦恼的污染,智慧得清净,就能发出来神通。能发出来神通,那么这也能饶益众生。

「于当来世,生净天处」,那么现在他还是在人间的人,那么成就了禅定,在将来的时候,现在这个生命体结束了,他将来生到什么地方呢?生到「净天处」,就是生到梵天处,生到色界四襌了,在那里得到一个报得的色界的四静虑的果报。「是名第四」,这是第四「与当来果相」。这样说呢,这个「资粮成熟相」、「饶益自他相」,就是指现在说,「当来果相」是将来的境界,有这样的差别。

 

玄二、结

是名静虑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更没有其他的了。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地六、般若(分二科) 玄一、释(分四科) 黄一、断所对治相

般若四相者:谓诸菩萨具足妙慧,能断无明慧所对治,是名第一。

现在是第六段「般若」。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又分四科,第一科「断所对治相」。

「谓诸菩萨具足妙慧」,这个菩萨他具足了非常好的智慧。「能断无明」,能够灭除去这个无明的烦恼。这个无明,我们学习了〈真实义品〉,对于无明它的相貌应该是清楚了一点,就是不知道世间上一切法都是自性空,但有假名;不知道这回事,为假名所迷惑,那就叫做无明。现在能断无明,那当然是要修学止观;修学止观能把无明消灭了,不再为假名所迷惑了,超越假名了,那就叫做妙慧。

「慧所对治」,这无明是智慧所对治的,所灭除的烦恼。「是名第一」,这是第一「所对治相」。那么这个相还是后三相的根本,如果你不灭除无明,后三相的功德是不能成就的,是名第一相。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般若,能作自己菩提资粮,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即此般若,能作自己菩提资粮」,这是第二「资粮成熟相」。「即此般若」能为自己的无上菩提作因缘,你有了这个智慧,你才能做殊胜的功德。「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你成就了这个智慧的时候,你就用智慧去做布施,用智慧去爱语、用智慧利行、用智慧同事来「摄事」,来摄化众生。这四样: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摄化众生的一个事情,一个摄化众生的因缘,就能够成熟有情的圣道。「是名第二」。

 

《披寻记》一二三八页:

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事成熟有情者:此中成熟有情具四摄事,由诸菩萨妙慧为先,能以四种摄事方便,于诸有情普令摄受调伏成熟故。

「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事成熟有情者:此中成熟有情具四摄事」,就是具足这四种摄事来成熟有情。「由诸菩萨妙慧为先,能以四种摄事方便,于诸有情普令摄受调伏成熟故」,由诸菩萨先要具足般若的妙慧,具足这个。「能以四种摄事」,这时候你才有能力以四种摄事为方便,「于诸有情普令摄受」,才能教化众生,普令众生摄受佛法,其实就是学习佛法,普令众生学习佛法,来调伏烦恼、成就圣道,才能做这件事。

 

黄三、饶益自他相

于所知事如义觉了,能引广大清净欢喜,以自饶益。普为有情称理说法,令其获得现法当来利益安乐,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于所知事如义觉了,能引广大清净欢喜,以自饶益」,这是第三科「饶益自他相」。「于所知事如义觉了」,「于所知事」就是蕴界处;世间的缘起,出世间的缘起,「所知」。「如义觉了」,如这个世俗谛,如胜义谛的,你能够明了。「能引广大清净欢喜,以自饶益」,你有了这个般若的智慧,不为世间的假名所迷惑的时候,你就会在内心里面就引发广大清净的欢喜,广大的欢喜,清净的欢喜。「以自饶益」,这样的欢喜,对于自己就是一个饶益。

「普为有情称理说法」,这里是饶益他人。你有了这样的智慧,如义觉了的关系,你能普遍地为一切众生,为有情「称理说法」,能合乎二谛;合乎世俗谛,也合乎胜义谛地为众生宣扬佛法。「令其获得现法当来利益安乐」,使令众生得到现在的利益安乐,将来的利益安乐。「以饶益他」,来利益众生。

若是没有这种条件呢,那也是,也就是算了,也无可奈何。你有这个条件,你有这个条件是能够「如义觉了,能引广大清净欢喜,以自饶益」,你有这个条件达到这个程度,「普为有情称理说法,令其获得现法当来利益安乐」,但是不肯努力,这就是遗憾了。「是名第三」,这是第三「饶益自他相」。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是因缘,摄诸善根,能正所作,于当来世,能证二障离系,谓烦恼障离系,及所知障离系,是名第四。

这第四科「与当来果相」。「由是因缘,摄诸善根」,由于你成就了妙慧饶益自他,你不断地这样做的关系。「摄诸善根」,你就成就了很多的善法,成就了很多的功德,就是很多很多的功德都从你这个智慧里面发出来了。「能正所作」,你能够如法地行菩萨道。

「于当来世,能证二障离系」,你现在这样做,你就会有成就,在将来世,将来世的时候,能够成就二障的离系。什么叫作「二障离系」呢?第一个是烦恼障的离系,就是爱、见的烦恼,第二个是所知障的离系;这两种障碍都消除了。这个烦恼障是凡夫的烦恼,我们没得圣道的人这个凡夫的烦恼。这个所知障虽然凡夫也有,其实它是圣人的烦恼,就是得了圣道的人,他还有很多的事情不知道,还有很多的佛法还不明白;也不知道众生的根性,不知道怎么样用佛法来教化众生,这些无知都叫作所知障。那么灭除去这两种障,将来会成就这两种障的系缚都远离了,那么这就是第四种「与当来果相」。

 

《披寻记》一二三九页:

摄诸善根能正所作者:谓由妙慧与信勤念定及慧为摄受因,是名摄诸善根。能成菩萨正所应作,是名能正所作。

「摄诸善根能正所作者:谓由妙慧与信勤念定及慧为摄受因」,这上面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样解释。「摄诸善根能正所作」这句话怎么解释呢?「谓由妙慧」,因为你成就了,知道假名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这就是妙慧。成就了这个妙慧呢,就能够与信为摄受因,与勤念定慧作摄受因。「摄受」是什么?就是成就,你有这样的慧以后,你就成就了信进念定慧了,信进念定慧因此而得成就。

前多少年有一个居士提出个问题说:「我信佛很多年了,但是我反省我自己,我究竟信什么?我不知道。」这句话就是回答这个问题了,就是信进念定慧;你成就这五样功德了,那就表示你信佛,你对于佛法有信心了,你有信、有勤、有念、有定、有慧,那就是你信佛了,表示这个意思。这个是不但是在家居士,就是出家的法师也包括在内,你对于佛法,你这五种你都具足了,就表示你信佛,表示你信,你对于佛法有了成就。

当然这个头一个「信」这个字呢,就是相信缘起:有染污的缘起、有清净的缘起、有世间缘起、有出世间缘起,你相信缘起那就是有信。我们说起来这句话好像很容易,「我相信缘起」,但是真实「相信缘起」这句话,这里边有深有浅,可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么这个「勤」,不懈怠,也不简单。是吗?到那个时候你不告假吗?这个勤也不简单。「念」,你心里面常常有正念,这事不容易,有定、有慧更是不得了。因为有妙慧,就成就了信进念定慧,这个慧也是有深有浅的,到佛的境界是最圆满的。

「是名摄诸善根」,这个「摄诸善根」就是这么讲。「能成菩萨正所应作」,那就是行菩萨道了,也就是修学圣道,教化众生修学圣道,这就是「能成菩萨正所应作,是名能正所作」。

 

玄二、结

是名般若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是名般若威力四相」,四种相貌。「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亥三、结

是名法威力。

就把这个「法威力」结束了,就是这个六波罗蜜就是法威力。你常常学习六波罗蜜有所成就,那就是有法的威力。

 

戌三、俱生威力(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俱生威力?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神境通,神变的威力,第二个是法威力,现在第三个是俱生的威力。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诸佛菩萨俱生威力」,怎么叫作诸佛菩萨的俱生威力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堪忍大苦」。

 

亥二、释(分五科)  天一、堪忍大苦

谓性能忆念诸本生事,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不由思择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大苦,悉能堪忍。

「谓性能忆念」,这个「性」其实就是心,这个心能忆念,能够忆念过去的事情,就是「诸本生事」,这个「本」就是以前,过去的事。过去的事,过去世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做各式各样的人,去度化众生的事情。

「为欲利益诸有情故」,过去的时候为欲利益诸有情故,这个菩萨不是为利益自己,欲利益诸有情,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相貌。「不由思择于极长时」,不需要特别去观察,于极长的时间内种种猛利的大苦、种种无间的大苦,「悉能堪忍」,都能够受得了,都能受得住。

这个事情呢,如果是没得到禅定,没得圣道,这个大苦你很难忍受,就是小小的有一个蚊虫来咬你,你能受得了吗?都不见得受得了。说是猛利无间的大苦能受得了,实在就是菩萨能够修六波罗蜜,得了禅波罗蜜,得了般若的智慧了,他能够从世俗谛契入胜义谛,所以这时候这个忍力特别强,忍力特别强,他就是不在乎,这就表示这个意思。菩萨忆念过去行菩萨道的时候,为众生受了种种苦,所以现在对于苦的事情,他完全不介意,他能堪忍大苦,能受得了。但这上面是说为欲利益众生,不是无益苦行,不是这个意思。这是第一科。

 

天二、乐利他事

为欲利益诸有情故,欣乐领受能办有情利益事苦。

现在是第二科「乐利他事」,好乐利益众生,做这个利益众生的事情。

「为欲利益诸有情故,欣乐领受能办有情利益事苦」,菩萨为了想要利益众生。利益众生,从慈悲喜舍来看呢,就是有两个利益,有两件事来利益众生:一个是生活上的问题,第二个就是思想上的问题;从这两方面来利益众生的,就是生活上困难,菩萨用慈悲心去解除他的困难。那么慈悲喜舍这个舍字,是在思想上解除众生的苦恼,其实这两个困难,还是思想为根本。

「为欲利益诸有情故,欣乐领受」,很欢喜地领受,「能办有情利益事」所受的「苦」,能够成办利益众生事情的时候会有很多苦恼你要接受的,那么菩萨很欢喜地来接受这件事。受了这样的苦呢,能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这样子,那么这是「乐利他事」。

 

《披寻记》一二三九页:

欣乐领受能办有情利益事苦者: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业,由彼所生种种忧苦,菩萨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利他众苦。如〈忍品〉说。(陵本四十二卷十页)言十一种利有情业者,如〈戒品〉中饶益有情戒说。

「欣乐领受能办有情利益事苦者: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事「业」,有十一种利益众生的事情。「由彼所生种种忧苦」,由于做这十一种事,就会引出来很多的苦恼。「菩萨一切皆能忍受」,能忍受这个苦。「不由此缘,精进懈废」,不因为受苦,「我就不做这件事了!不做这十一种事情!」不会这样子。

「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利」益「他」的「众苦。如〈忍品〉说。(陵本四十二卷十页)言十一种利有情业者,如〈戒品〉中饶益有情戒说」的。我们常诵菩萨戒的时候,菩萨戒已经说了这十一种事,这在〈戒品〉里有说。

 

天三、生龤史多

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上生第四龤史多天,尽龤史多寿量而住。

这是第三科「生龤史多」天。「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他上生到第四龤史多天。由下面向上面数呢,就是四大王众天是第一,忉利天是第二,夜摩天是第三,龤史多天是第四;为利益诸有情故,就生到第四天去。「尽龤史多寿量而住」,龤史多天的寿量那么多,就会有那么多的寿命,他不会中夭的。

 

《披寻记》一二三九页:

史多寿量而住者:有寻有伺地说:四大王众天以人间五十岁为一日一夜,三十日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诸天众,寿量五百岁。如是所余,乃至他化自在天,日夜及寿量,各增前一倍。(陵本四卷四页)由是当知史多天寿量四千岁,然有中夭,菩萨上生无中夭者,是故说言尽史多寿量而住。

「尽龤史多寿量而住者:有寻有伺地」那个地方「说:四大王众天以人间五十岁为一日一夜」,我们人间五十年这么久,那么四大王众天是一日一夜,他的一日一夜和我们人间五十年是相等的。

那么「三十日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这是这样子。「彼诸天众,寿量五百岁」,彼四大王众天的寿命呢,就是他们的时间是活了五百岁,这样子,时间是这样的。「如是所余,乃至他化自在天,日夜及寿量,各增前一倍」,比前面一天增加一倍。比如说是忉利天呢,就比四大王众天增一倍,就是人间一百岁,忉利天是一日一夜;这么三十日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那么忉利天的寿命,它那里的时间是一千岁,一千年。那么夜摩天呢,就是又是增加一倍,就是两百岁;人间两百岁,他是一日一夜,也是三十日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那么他是两千岁。

龤史多天呢,就是人间四百年;忉利天是一百年,夜摩天是二百年,那么龤史多天是人间四百年,四百年它一昼夜,这样子也还是(三十日夜)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他的寿命是四千岁。

那么龤史多天以上是化乐天,那么就是八百岁。八百岁,人间八百年,它是一昼夜,那么是三十日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那么他的寿命是八千岁。

那么他化自在天呢,人间就是一千六百年,它一昼夜,这样子,他的寿命活一万六千岁,这是这样。「各增前一倍。(陵本四卷四页)由是当知龤史多天寿量四千岁,然有中夭」,可是龤史多天的寿命,天人那个寿命有的人就是活四千岁,但是也有人不到四千岁也就会死掉的,叫中夭。「菩萨上生无中夭者」,菩萨若是生到那个龤史多天呢,他不会中夭,一定活满了四千岁的,「是故说言尽龤史多寿量而住」。

这个事情是那样,譬如说是佛在世的时候,譬如说弥勒菩萨生到龤史多天去,那么和弥勒菩萨同时的人间的人也生到龤史多天去的话,那么弥勒菩萨在那里四千岁,那里的天人愿意随着弥勒菩萨下生人间的话,那么当然也是四千岁就来到。如果后来,比如说今天有的众生愿意生到龤史多天去的话,那么弥勒菩萨四千岁的时候,你今天才到那儿去,你要随着弥勒菩萨来人间,你就是不足四千岁了,那么你就是有中夭,就是有这个意思。

 

有三胜事,映彼受生诸天子众:一、天寿量,二、天形色,三、天名称。

「有三胜事,映彼受生诸天子众」,这是生龤史多天。龤史多天有三种,就是菩萨生到龤史多天去,有三种殊胜的事情。「映彼受生诸天子众」,这个「映」实在在这里就是超越的意思,超越了「彼受生诸天子众」,就是在龤史多天受生的诸天子,都不如菩萨那么殊胜,那三种事。那三种事呢?

「一、天寿量」,那么菩萨一定是尽寿而住,那么其他的人不一定,所以这是天寿量的事。「二、天形色」,菩萨的功德殊胜,虽然同在天上住,而菩萨的形色特别殊胜。「三、天名称」,菩萨是大功德人,所以他的名称远闻,诸天所不能及。

 

《披寻记》一二三九页:

一天寿量等者:谓寿量终尽故,形色广大故,名称普闻故,由此三事映彼受生诸天子众,故名为胜。

「一天寿量等者:谓寿量终尽故」,而不会中夭,所以超过诸天。「形色广大故」,所以也超过诸天。「名称普闻故」,所以也是超过诸天。「由此三事映彼受生诸天子众,故名为胜」,所以叫做殊胜,就是这样。

 

天四、下生人中(分二科) 地一、辨相(分十二科) 玄一、将欲下生相

将欲下生入母胎时,放大光明,普照世界。

这是第四科「下生人中」。前面是「堪忍大苦」、「乐利他事」、「生龤史多」,现在第四科「下生人中」。因为人在天以下,来到人间嘛,所以叫下生人中。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生到人间的情况。分十二科,第一科「将欲下生相」。

「将欲下生入母胎」的「时」候,就是菩萨从龤史多天来到人间,入母胎的时候。「放大光明」,菩萨放大光明,「普照世界」,照耀这个世界,都是光明了,没有黑暗了。这是第一个相貌。

 

玄二、入住出胎相

于降母胎入住出位,皆正了知。

第二是「入住出胎相」。「于降母胎入住出位,皆正了知」。就是入母胎的时候,分三个阶段:一个是入母胎,一个住在母胎里面,一个从母胎那里出来,这三个阶段。「皆正了知」,菩萨完全是明明白白的,没有错误,没有颠倒想。

 

《披寻记》一二四○页:

于降母胎入住出位皆正了知者:意地中说:云何四种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初谓轮王,二谓独觉,三谓菩萨,四谓所余有情。(陵本二卷十九页)此当第三,故作是说。

「于降母胎入住出位皆正了知者:意地中」,这个第二地,第一地是五识身相应地,第二地是意地。「意地中说:云何四种入胎」,入胎有四种差别。

「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就是第一个人入母胎的时候明明白白的,这是我父亲、这是我母亲,明明白白他是入母胎。「不正知住出」,等到住母胎的时候,和从母胎里面出来的时候,就糊涂了,就不知道,不知道是住,也不知道是出母胎,有这种事情。「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入母胎、住母胎都是明明白白的,但是不正知而出,出胎的时候就糊涂了。「三、俱能正知」,入、住、出都完全明明白白的。「四、俱不正知」,完全都是糊涂的。那么有四种,这四种不同。

「初谓轮王」,第一种入胎呢,就是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呢,这就是转轮圣王,就是他这一生,他在入住出的时候,他不是转轮圣王,就是这一生他能做转轮圣王。这位轮王他的能力是这样: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是这样。在《俱舍论》上解释这件事呢,轮王,转轮圣王就是在过去生里边修了很大的福报,广大福,修了广大的福德。修了广大的福报,有什么事情呢?就是他入胎的时候因为福力的关系,使令他有正念,这个正念不失掉,所以知道这是我母亲,这是我父亲,知道这件事,他不糊涂。但是这个住胎、出胎的时候就糊涂了,只能维持这么一个境界,是这样,「初谓转王」。

「二谓独觉」,这个独觉,第二就是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他这个时候他还不是独觉,就是他还是个……,还没有得辟支佛道,就是这一生能得辟支佛,可是在入住出的时候,不是辟支佛,那么他这时候有什么境界呢?就是入住都是有正念,明明了了,出的时候就不知道了。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辟支佛多少生以来修学佛法、修学智慧,使令他有正念,他也是有福报,但是以智慧为殊胜,所以由智慧的力量,使令他入胎、住胎的时候,心里面有正念而不糊涂,但是出胎的时候就不明白了,这是这个第二。

第「三谓菩萨」。菩萨呢,菩萨就是「俱能正知」,入住出都是明明白白的。那因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福德和智慧都殊胜,所以他的正念有力量,入住出都知道,是这样子,是这位菩萨的力量大。

第「四」种呢,「谓所余有情」,所余有情就是入住出都不知道,都没有正念,那就是像其余的这些凡夫境界,都不知道,不知道这是父亲,也不知道母亲;入胎的时候糊涂,住胎、出胎都不明白。

在这个《大毗婆沙论》上解释这件事呢,在轮王这个地方呢,也初果圣人,初果、二果圣人也是这样,就是入胎的时候知道,等到住胎、出胎就不知道了。而说这个初果、二果也是约他当来说的,不是现在,他现在入住出的时候不是初果,这个时候他当然是前生有栽培,所以他有这个力量,能够正知,正知入胎,但是住胎、出胎就没有正知了。这个前面这一段文,是「(陵本二卷十九页)」说的。

「此当第三,故作是说」,这里说是菩萨「将欲下生入母胎时,放大光明,普照世界,于降母胎入住出位,皆正了知」,这是约菩萨说的,所以这个三阶段都是明了的。

 

玄三、出胎初生相

既出胎已,即于地上,不待扶侍,而行七步,自称德号。

这是第三段,出胎初生的相貌。既从母胎里面出来以后,即于地面上呢,「不待扶侍」,不需要有人来扶侍他,不需要假借别人的扶侍,他就能自己的可以走七步。「自称德号」,他是:「我生胎分尽,是最末后身」,要度化一切众生这些事情,就是他是一切众生中最殊胜的人,说这话。

 

《披寻记》一二四○页:

自称德号者:谓如经说:佛作诚言:我是正等觉者,如是等类应知。

「自称德号者:谓如经说:佛作诚言:我是正等觉者,如是等类应知」,这个在《佛本行集经》、《普曜经》这上面有说到这些事情。

 

于初生时,有大威德,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等,散以种种天妙华香,持天伎乐,上妙衣服、幢旛宝盖、殊胜供具而为供养。

「于初生时,有大威德,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等,散以种种天妙华香」,菩萨在初生的时候有大威德力,有大威力,有大德行。诸天,还有龙,还有药叉,有的地方写个天龙夜叉,这个「药叉」就是捷疾鬼,或者也翻个暴恶鬼。「健达缚」翻到中国话翻个香阴,以香为食。「阿素洛」翻个无酒,他这个众生没有酒,不像人中有酒、天上也有酒。「揭路荼」翻个妙翅鸟,「紧捺洛」翻个疑神,头上有一个角,这个叫疑神。「牟呼洛伽」翻个大蟒神。这些都是大威德的这些天神。

「散以种种天妙华香」,菩萨初生的时候,这些天龙八部用种种的天妙华香,散在那里,来供养菩萨。「持天伎乐」,拿着天上的伎乐,还有天上的「上妙衣服」,还有「幢幡宝盖」,幢是圆的,幡是扁的,还有宝盖,「殊胜供具,而为供养」。

 

玄四、生身庄严相

又以无上三十二大丈夫相等,庄严其身。

这是第四「生身庄严相」。菩萨以无上的,没有人高过他,就是三十二大丈夫相,「等」那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

 

《披寻记》一二四○页:

又以无上三十二大丈夫相等者:此中等言,等取随好。如是相好,〈建立品〉中一一别辩应知。(陵本四十九卷七页)又此相好菩萨地中已名为得及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是故此中作如是说。

「又以无上三十二大丈夫相等者:此中等言,等取随好」,就是八十随形好。「如是相好,(建立品)中一一别辩应知。(陵本四十九卷七页)又此相好菩萨地中已名为得」,这是在没有成佛的时候,在菩萨地的时候,已经得到这样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及胜清净」,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特别殊胜、清净、庄严的。「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到成佛的时候是最殊胜,没有比他更高上的。「是故此中作如是说」。

 

玄五、自体增上相

住最后有最后生中,一切怨敌,一切魔军,一切灾横不能侵害。坐菩提座,以慈定力,摧伏众魔。

「住最后有最后生中」,这是第五科「自体增上相」。「住最后有最后生中」,这个生命体叫「有」,这个生命体是最后的「有」,那么以后就没有了,以后就不是这个,没有。小乘佛教说佛也和阿罗汉一样,也是入无余涅槃以后再没有这件事了,是这样子,所以叫「住最后有」。「最后生中」,这个「最后生中」就是这一生是最后生,比如说若是生到兜率天,那不能算是最后生,因为从兜率天结束了,来到人间这才是最后生。

「一切怨敌,一切魔军,一切灾横不能侵害」,都不能侵犯这位菩萨。「坐菩提座,以慈定力,摧伏众魔」,「坐菩提座」就是坐那个草座能得无上菩提,故名为「菩提座」。以慈三昧的定力,降伏了很多的魔,佛是用慈悲心降伏他们的,而不是用斗争的心理。

 

《披寻记》一二四○页:

住最后有最后生中者:谓诸菩萨于此生中,菩提资粮已极圆满,或生婆罗门大国师家,或生剎帝利大国王家,能现等觉阿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作一切佛所作事,是名略说菩萨最后生。如〈生品〉说。(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五页)其义应知。

「住最后有最后生中者:谓诸菩萨于此生中,菩提资粮已极圆满」,就是三大阿僧祇劫栽培菩提的因,到这个时候已经极圆满了。「或生婆罗门大国师家」,婆罗门是读书人,特别有学问的大国师家。「或生剎帝利大国王」的「家」里边,是特别有权利的人。「能现等觉阿憺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这一世就能够得无上菩提,就得一切种智了。「广作一切佛所做事」,这一生中广大地做了很多佛所做的事情教化众生,就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是名略说菩萨最后生」的相貌,「如(生品)」里面有「说。(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五页)其义应知」。

我说一个故事好不好?就是这上面说到「一切怨敌,一切魔军,一切灾横」。有一次佛到一个鬼的住处去,到了鬼的住处去,这个鬼不在,鬼的眷属在,这个鬼本身不在这里,但是佛来到他的家,很快地这个鬼就知道消息,就回来了。回来了,见到佛以后,就对佛不同意:「你到我家来,我没有请你来,请你走!」这个鬼对佛说这种话。那么佛就说:「好!」佛就离开了,就出去了。离开了他的这个家,然后这个鬼就又后悔了,又出去请佛回来,那么佛就回来。我看到这里,我在想:如果是你,你回来不回来?你可能不回来,但是佛回来了。回来以后,这个鬼又驱逐佛,把佛又驱逐了,那么又把佛请回来。请回来,就是驱逐了两次,请回来两次,那么第三次又把佛驱逐了,然后又第三次请佛回来,这个鬼就对佛这样子。

我在想:佛是大福德人,大威德人,这个鬼敢对佛这样子。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对佛有一点戏弄,有一点戏弄佛这种味道。等到第四次要驱逐的时候,又要驱逐佛,佛说:「你已经请我三次了,第四次我不走了!」这个鬼说:「你不走,我从你的面门,把你的身体撕开,叫你流血而死!」佛说:「我看这个世间上,没有一个人能把我的身体撕开,睿我流血而死的。」这时候鬼不出声了。

但是看那段文,这个鬼的儿有善根,佛就当时在那里为他们说法,他的儿得圣道。这件事做好了,佛走了,有这个事情。

这上面说「一切怨敌,一切魔军,一切灾横不能侵害」,他不能伤害佛,不能伤害这个菩萨的。菩萨到这个程度,没有怨敌、没有魔军、没有灾横能侵犯佛的,能伤害菩萨的,没有这种人。一个是佛的这个,菩萨的福德太大了,神通也是特别地广大,威德广大,所以没有这些事情。说我们于其他的人有怨敌、有魔军、有灾横,这是因为我们的功德不圆满,很多的过失,有这个问题。

 

一一支节,皆悉备足那罗延力。

菩萨这个时候,他「一一支节」,一支一节,节节就是这个骨头有一节一节,这个手臂和足这是一支一支的。「皆悉备足那罗延力」,都具足了那罗延的力量。

 

《披寻记》一二四一页:

一一支节皆悉备足那罗延力者:《俱舍》颂云:身那罗延力,或节节皆然,象等七十增,此触处为性。论自释言:佛生身力等那罗延,那罗延力,其量云何?十十倍增象等七力,谓凡象、香象、摩诃诺健那、钵罗塞健提、伐浪加、遮怒罗、那罗延,后后力增前前十倍,如是身力触处为性,谓所触中大种差别。

「一一支节皆悉备足那罗延力者:《俱舍》颂」上说:那罗延是个天力士的名字,端正勇健,力量非常的大。「身那罗延力」,就是说菩萨的最后生,他的身体有「那罗延」的那个力量那么大。「或节节皆然」,或者是一支一支、一节一节都有这种力量。这个「那罗延」的力量有多大呢?

「象等七十增,此触处为性」,有七个象,七个象都是十倍十倍地增加,力量就是这么大。「此触处为性」,就是眼……,「触」就是感触,就是身体这个触觉,以触为他的体性。

「论自释言」,这个《俱舍论》来解释这个颂说。「佛生身力等那罗延」,佛的这个父母所生的这个身体的力量,与那罗延的力量相等。「那罗延力,其量云何」,那罗延的力量,这数量有多少呢?「十十倍增象等七力」,这个象,有七个象,就是一个一个象都是十倍十倍地增长,这样子。这是什么意思呢?「谓凡象」,就是一般的这个象。「香象」,就是十个凡象等于一个香象的力量,十个香象的力量等于一个「摩诃诺健那」象的力量,十个「摩诃诺健那」的力量等于一个「钵罗塞健提」这一个象的力量,也是十个「钵罗塞健提」象的力量,等于一个「伐浪加」的力量,十个「伐浪加」的象的力量,等于一个「遮怒罗」一个象的力量,这一共是七个象。那么十个「遮怒罗」的象的力量,等于一个「那罗延」的力量。「后后力增前前十倍」,比前面,前面的力量十倍后面的力量。「如是身力触处为性,谓所触中大种差别」,这个「所触中」就是身体里面有个「大种」,四大种,地水火风四大种有这样的力量。

 

玄六、习诸工巧相

于稚童时,不由习学,自然善巧于诸世间工巧业处,疾疾能入。

「于稚童时,不由习学,自然善巧」,这是说身体的威力,现在第六科「习诸工巧相」。「于稚童时」,这个菩萨在儿童的时候,不需要学习,「自然善巧于诸世间工巧业处,疾疾能入」,自然地有善巧的智慧,对于世间各式各样的工巧业的地方,疾疾能够悟入,能够契入,就能通达无碍。

 

玄七、成等正觉相

无师,自然独处三千大千世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这是第七科「成等正觉相」。这个「无师」,就是没有人教导,没有老师教导他,他本身自然地就「独处三千大千世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就得到阿憺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那么,悉达多太子出家以后,先是亲近一个得无所有处定和非非想定的两个仙人,后来就去修苦行。修苦行以后,才在菩提树下坐,修缘起观而得无上菩提,所以说无师,自然独处三千大千世界,证得阿憺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得」就是成就了,成就一切种智。

这个地方呢,在《佛本行集经》上也有提到,是在明星出时;得无上菩提的时候是这个明星出的时候,这个时候得无上菩提,不是夜睹明星得无上菩提。夜睹明星呢,这个是王勃有个释迦佛的成道记,他好像有这么一句话,夜睹明星而得无上菩提。若是你常常静坐的时候,当然眼睛是闭上的嘛,这个第六识一注意的时候,就是你睁开眼睛,眼识也是不起作用了。所以说,这夜睹明星这句话,这句话就是外行话了,是外行话,是不对的嘛!而我们一般的人,或者是我们就是不必说了,有些大法师写出来这个文章也是说夜睹明星而悟道,也是这样讲,这就是有点问题了!你静坐的时候,你第六识若用功的时候,眼睛有作用吗?能睹到明星,你能看见明星吗?并且是这个,这种说法有一点……,禅宗的人有一点合乎口味。它就是,就是这样子,说是夜睹明星而悟道,有一点禅宗的味道,但是王勃也未必是懂得禅。所以这个地方呢,应该把它调过来,不要再说这个外行语。「无师,自然独处三千大千世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应该是这样。

 

玄八、转正*轮相

索诃界主大梵天王自然来下,殷勤劝请,哀愍世间,宣说正法。

这个「索诃界主」就是娑婆,旧翻译叫娑婆,这是新翻译叫索诃。索诃是翻个「忍」,通常我们解释是什么?是「堪忍」。这个世界的众生,很多的苦都能堪忍。但是这个在真谛三藏,他不这么解释,也是翻个「忍」,翻个「忍」是什么意思呢?说这个大梵天王,他在人间的时候,这个人心量很大,他不嫉妒障碍,能允许,能容忍别人有很多荣幸的事情,他心里面不嫉妒,所以叫作忍,这么解释。

「索诃界主大梵天王自然来下」,就是从天上来到人间。「殷勤劝请,哀愍世间,宣说正法」,很殷勤劝请佛慈悲世间众生苦,宣说正法,解脱众生的生死大苦。那么「自然来下」呢,就是他自己主动地来到人间来请佛说法,是这样意思。

 

玄九、住极寂静相

其定寂静,设大云雷,曾无觉受,安然不起。

「其定寂静,设大云雷」,这底下第九科「住极寂静相」。「其定寂静」,就是成佛了,他内心的寂静是特别地深。「设大云雷」,假设天上有大云、有雷,「曾无觉受」,佛也可以不听到。「安然不起」,还是安坐那里不动。

 

玄十、受诸供养相

为菩萨时,一切禽兽蠕动之类,皆极仰信,常来归趣,随其所欲亲附而住。既成佛已,下至旁生,亦来供养。如彼弥猴献清净蜜,世尊哀受,欢喜舞跃。龙云常候,洗便降雨;若出游行,止而不落。

「为菩萨时,一切禽兽」,这是第十科「受诸供养相」。为菩萨的时候,「一切禽兽」,飞禽走兽,「蠕动之类」,这些虫蚁。「皆极仰信」,都是敬仰佛,相信佛。「常来归趣」,这些众生常到佛这里来归依。「随其所欲亲附而住」,随他自己的欢喜都是在佛边住。

「既成佛已」,在菩萨的时候,随其所欲亲附而住;既成佛以后,「下至旁生,亦来供养」于佛。「如彼猕猴献清净蜜,世尊哀受,欢喜舞跃」,这是有这猕猴,他献清净的蜜,把一个清净的蜜奉献给佛,世尊慈悲也领受。「欢喜舞跃」,这个猴特别欢喜地跳舞。这还是有个故事的,这个故事不要讲了!

「龙云常候,洗便降雨」,这个龙能兴起来很多的云,常常在等候着佛。「洗便降雨」,佛要沐浴的时候,它就下雨。「若出游行」,佛要出游行的话呢,「止而不落」,就不下雨了。

 

玄十一、宴坐树下相

菩萨如是若坐树下,一切枝条并皆垂影;随荫其身,曾无亏舍。

「菩萨如是若坐树下,一切枝条并皆垂影」,这是第十一科「宴坐树下相」。「菩萨如是」,菩萨有这样的威德,若坐在树下的时候呢,「一切枝条」,这个树的枝条,并皆都垂下来,这个影荫覆着佛。「随荫其身,曾无亏舍」,就随顺佛所坐处,来覆荫佛的身,从来没有过亏舍的,没有这件事,从来没有说不荫其身这件事的。

 

玄十二、念无忘失相

证菩提已,于六年中,魔求其便,竟不能得。常俱行念,每恒现前;由此念故,受想寻思生住灭等,无不觉了。

「证菩提已」,这第十二科「念无忘失相」。「证菩提已」,佛得菩提道以后。「于六年中,魔求其便」,魔王他注意佛有什么污点没有,有没有黑点没有。「竟不能得」,在六年中都看不出来佛有一点污染的事情。

「常俱行念,每恒现前」,佛的正念在行住坐卧,一切时都有,都是有正念。行的时候也有正念,坐的时候、卧的时候,一切时都和正念在一起,叫作「俱行念」。「每恒现前」,常常地现前,正念现前,而不失掉正念的。

「由此念故,受想寻思生住灭等,无不觉了」,由于有这样的长时的正念的原因,说是这个心与一切法接触的时候有受、有想,还有寻思这些事情。这个念头的生起,这个念头的存在和消失等「无不觉了」,心里面随时都明白。

 

《披寻记》一二四一页:

常俱行念每恒现前等者:此显如来无忘失法。所谓如来普于一切所作事业,普于一切方处差别,普于一切所作方便,普于一切时分差别,念无忘失,常住正念,是名常俱行念每恒现前。由此念故,诸有所作无不觉了。言受想者,谓即意行。言寻思者,谓即语行。生住灭者,谓身表色。等言,等取入出息风,谓即身行。如是一切,三业所摄应知。

「常俱行念每恒现前等者:此显如来无忘失法」,他没有忘失正念的时候。「所谓如来普于一切所作事业」的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普于一切方处差别」,不管在什么地方,不同的地方。「普于一切所作方便」,「方便」有的时候当方法讲,有的时候当个行动讲,在这里应该说是行动吧!「普于一切时分差别」,在时间上的事情。「念无忘失」,佛的正念从来没有失掉的,「常住」在「正念」里边。「是名常俱行念」,就是他这个念和他的这个行为,一切时都是在一起,「每恒现前」。

「由此念故,诸有所作无不觉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明明了了的。像我们吃饭的时候,吃这个东西是好吃不好吃,不知道。因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吃饭的时候打了妄想,就不知道了,那就叫做失念。这里面说佛没有这回事,「诸有所作无不觉了」。

「言受想者,谓即意行」,这个「受想」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意行,就是你心里面的活动,要有受想,心才能活动。「言寻伺者,谓即语行」,就是你要心里面有寻思,你才能说话,叫语行。「生住灭者,谓身表色」,这是你的身体表现于外的相貌,叫作生住灭者。「等言,等取入出息风」,生住灭等这个「等」指什么说的呢?指入出息的风,入息、出息就是风,入息风、出息风,我们或者说是气,就是这个入出息,指这个说的。「谓即身行」,这个入息出息,叫作身行,就是我们身体能活动。如果你没有入出息的时候,这个身体就不能动了,是这个意思。「如是一切,三业所摄」,这就是指三业所摄「应知」的。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五 安乐品[栏目:法句经]
 笑看诸子出火宅 大白牛车喜开怀(超敏)[栏目:其它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七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It is not easy to meet[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有人骂你打你都能忍才是入道(宣化上人)[栏目:忍辱]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2 心土不二[栏目:元音老人]
 平等敬人得无量功德[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无死的金刚心 第3章 净境中的金刚持[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参禅的先决条件(虚云和尚)[栏目:禅宗文集]
 圣开法师 法语[栏目: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