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对净宗学人的修行也是一种障碍吗?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65

居士:净土三资粮讲的是信、愿、行,莲池大师特别提到“厌”,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对净宗学人的修行也是一种障碍,你对此有何看法?

法师: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有厌离心?它是来自智慧的一种关照。

一切众生都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但往往很多的人他自己意识不到这个苦,他就堪忍(娑婆世界意为“堪忍”)。堪忍我们的三毒烦恼,堪忍我们种种不如意的苦难现实。在这种状态当中,能够敏锐地透过生命的现象知道它本体上的苦的话,这就有点智慧了。进而我们了解“苦”是由烦恼所招感的。当我们了解到是由于自己的烦恼(贪、嗔、痴、慢、疑)感招了五浊恶世的依报和陋劣身心的正报,自然就会升起一种厌离心,所以这种厌离心也是一种智慧的透显。这是从它对现实的关照来看,产生厌离,这个厌离一定要有一个新的参照系,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超然的存在,那就是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一真法界。它其实也是我们清净心里面所升华出来的一种参照系,通过认知、接纳、信受、神往,而后才会产生的一种心理。所以厌离和欣求正好是一体两面,由厌离激发出了欣求,由欣求一真法界的清净,又带动了厌离心,互相增上。众生有的是从厌离心开始,有的是从欣求心开始,无论从哪个开始,它都会产生一种相互影响、增上互动的效果。

确实,如果净业行人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他的愿就不恳切,他就会贪生怕死。贪生怕死就是对“我”的执著,身见还没有看破,没有看破就有一种贪恋执著。就好像有的念佛人,他也念念佛,实际上他天天想到的是他事业很繁忙,没有时间念;还有的人甚至说“我现在没有时间学佛,等我退休了再来学佛”等等,这些都是不具备厌离心的表现。或者这段时间生意亏了,又生病了,这时候他好像有点厌离心;到时候一看,身体又强壮了,又赚钱了,又当官了,那厌离心又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厌离心成了他的一个避难所,“唉呀,生活好苦,赶紧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如果生活非常顺利,“唉呀,去西方极乐世界还要等一等,这已经就是我的极乐世界了”,有空调、有冰箱、有娇妻美眷......

所以世间人一定要以八苦为师,要有这种苦难感,以此激发我们的厌离心。凡夫众生要生起厌离心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从厌离心下手。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即使是净土宗历代祖师,对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同的判断,怎么圆融?
下一篇:越是拼命念佛,烦恼越重,脾气越大,是弟子不适合学净土法门吗?
 怎么专一念佛?
 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师或居士他们还会有病?..
 请问法师,弟子经常做恶梦、怪梦,不知该怎么办?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怎么忆佛?
 福德浅薄、心浮气躁,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该如何静下心来摆脱颓废?
 我是一个农民,要种地,可是有时庄稼上会长很多小虫。不打农药,影响收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应日本关系中华民国之五团体欢迎会致词[栏目:太虚法师]
 修无常观的重要性[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法会缘起与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将心安此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改风水相貌,从心地里面改[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路头何在[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六祖坛经讲话 第六 忏悔品 经文.注释[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学佛问答 第六四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梵吉沙的故事[栏目:觉性的故事]
 10.世界上什么事情最痛苦?[栏目: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