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堂讲话 第一辑 五、念佛必须认真念
 
{返回 道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18

五、念佛必须认真念

诸上善人:昨天讲的发愿的道理,一定要特别记忆在心中,不可忽略,因为发愿是一步最要紧的功夫!设若我们只知念佛,不知发愿,是则有行无愿,终不能生到西方去的。蕅益大师说:「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大师又说:「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当然不是说,有愿无行亦得往生。假若有愿无行,则成空愿,如何可以往生?这里只是强调发愿之重要而已,并不是说不需要念佛,不念佛仍然生不到西方去的。

比方说:诸位听说灵山寺在打念佛七,不但相信念佛好,而且愿意来参加,可是并没有开步走,始终也不能到灵山寺呀!有信愿而无行,亦复如是。

有人说: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这种疑问,是把念佛行门看得太容易了。所谓「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按道理讲,决定不会错的。因为我们能不能生西方,紧要关头,即在「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设若我们到了临命终时,能以心不颠倒,念十念阿弥陀佛,决定得生。不但十念,即念一念阿弥陀佛,亦决定得生。然而谁能保险我们到了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呢?平时既不用功,到了临命终时「四大分散,八苦交煎。」如何还记得念「十念」阿弥陀佛呢?恐怕连一念都想不起来啊!要想临命终时有把握,知道念佛,是则必须得到一心不乱的功夫。如何方能得到一心不乱的功夫呢?是则必须打念佛七,所以我们现在打念佛七,其目的即在求证一心不乱。倘若得到一心不乱的功夫,到临命终时,方能「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否则平常不念佛,直等到临命终时才念,在道理上虽然讲得通,但在事实上恐怕不是这样简单。惟恐诸位忽略了行持,所以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念佛必须认真念」。「认真」即是临事不苟且,我们念佛,要认真的念才能够念出功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希望,现在分三段来讲:

第一、勿负初心:我们这个念佛堂里,有这么多的人来参加念佛,真是难得!尤其诸位居士们,每日为世间事,已经忙得不得了,能于百忙之中,抽出一点闲空,到这里来用功,实是难中之难!每日早晨有很多居士赶来做早课,做完了早课,都又回家去了。我很奇怪!他们为甚么不在寺里吃早粥呢?在寺里吃过早粥,接着念佛,不是省却往返之劳吗?据说:他们不能在寺里吃早粥,女居士要赶回家做早饭,早饭后,还要洗衣服,照应小孩,料理家务。男居士要赶回家吃早饭,早饭后还要上班办公,或去做生意。白天都没有闲空,直到晚上,下了班,吃过晚饭,赶上八点至十点的时间,来听开示、念佛。有的办公的地方,离家太远,来不及回家吃饭,直至念完佛,才回家吃饭。早上,为赶来做早课,两点钟就得由家里起身,好赶上三点钟的早课。啊!这样发心,是多么勇猛,多么虔诚啊!我听说之后,感动得直流眼泪!又有许多居士,专为打七,告了七天假来的。这都是自动发心,真诚精进,如是用功,没有不得利益的。所谓「初始发心,成佛有余!」但是勇猛心好发,恒久心难持,过了几天之后,不知不觉之中,就懈怠下来啦!我们必须想一想:是谁逼迫我们念佛的?不是我们自己主张的吗?既是自动发心,为甚么始勤终怠呢?再回头想一想:我们在准备来打七的时候,摆脱一切俗务,突破一切障碍,非来打七不可,这道心是何等的坚固呢!初进念佛堂来,甚么事都不愿思虑,只知一心念佛,这道心是何等的勇猛呢!设若能以把持住这个初心,还怕不证得念佛三昧吗?然而这个初心为甚么会动摇呢?怎么于不知不觉之中,就会懈怠下来呢?因为我们是博地凡夫,具足一切烦恼,为烦恼所迷惑,所以不自觉知;为烦恼所转动,所以道心退堕;为烦恼所驱使,所以妄想炽盛,烦恼成了修行的障碍,所以叫「烦恼障」。我们的法身慧命为烦恼所害,所以又叫「烦恼魔」。我们现在是打念佛七,固然没有闲工夫来讲「法相」;但对于根本烦恼不能不有个认识。否则我们天天给烦恼作奴隶,自己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哩!根本烦恼有六个:第一是贪烦恼,贪心一起,能以染污道心,能以生起一切苦恼。比方我们正在念佛之时,忽然想到升官发财,或者想到男女之色,这就是贪烦恼魔来了。第二瞋烦恼,瞋心一起,能生憎恨恚怒,能令身心不安,能作一切恶事。比方我们正在念佛之时,忽然想起某人实在对我不起,我一定要报复他,而且非报复他不可!当下坐立不安,直欲找这个冤家对头打架拚命,这就是瞋烦恼魔来了。第三痴烦恼,痴心一起,对于事理,皆不能明白,又能引生一切迷惑。比方正在念佛之时,忽然想到十万亿佛土之外,不会有个极乐世界,「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也不过是两句空话,这就是痴烦恼魔来了。第四慢烦恼,慢心一起,总觉到自己比别人高,结果能生很多苦事。比方正在念佛之时,忽然想到某人不如我,他为甚么总是站在我前面,坐在我前面呢?讲学问,讲道德,哪一样可以赶得上我呢?这就是慢烦恼魔来了。第五疑烦恼,疑心一起,于诸谛理,犹豫不决,能障碍信心。比方正在念佛之时,忽然想到念佛的人这么多,倘若都生到极乐国去,如何容纳得下呢?这是疑俗谛。又想到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不出自心,自心怎么会有这么大呢?这是疑真谛。因之念佛的信心,发生动摇,这就是疑烦恼魔来了。第六恶见烦恼,恶见就是颠倒知见,与佛所讲的道理恰恰相反,故名颠倒知见。恶见心一起,能生「恶慧」,而障「善见」。比方正在念佛之时,忽然想到念这几天的佛,身体太吃亏了,假若再念两天,恐怕要害一场病,还是少念两天吧!这是「身见」。又想到人死如灯灭,死了就完了,哪里有个中阴身去生西方?这是「边见」。又想到「只见活人受罪,谁见死人带枷?」作恶的人既无地狱可堕,念佛的人何有西方可生?这是「邪见」。又想到以前所学的外道功夫,确实有点功夫,现在念佛念了好几天,也没念出个所以然呀!这是「见取见」。又想到外道不戒杀生,不是一样生天堂吗?佛教何必要戒杀生呢?这是「戒禁取见」。

以上五种颠倒知见,总名恶见,都能够障碍念佛的善见,这就是恶见烦恼魔来了。烦恼魔来了,如何降伏它呢?这并不太难,我们应当知道,这六个根本烦恼,不过是一个妄想而已。妄想只是虚妄幻想,并无本体自性。妄想起时,不需要对治它,我只是念我的佛,不要理它,它自然就消灭了。所以说降伏妄想并不太难,难在这句佛号念不纯熟,因此要回想到最初发心来打七时,是何等的勇猛,怎可以让自己懈怠下去?必须打起精神来,再接再厉,勿负初心!

第二、勿靠他人:我们有一种最要不得的习惯,就是依赖性。无论甚么事,都要依靠仰赖着他人。在世法上讲:有了依赖性的人,决不能创建事业,自立立人。起初是庸庸碌碌,毫无志气,不能见贤思齐。继之以泄泄沓沓,毫无建树,形成不愤不悱。终之以依依阿阿,惟人是赖,竟致趣于下流!在佛法上讲:有了依赖性的人,决不能弘法利生,自度度人。起初是随随便便,人云亦云,不能确立誓愿。继之以悠悠泛泛,人修亦修,形成无功无行。终之以糊糊涂涂,随人起倒,竟致懈怠堕落!儒书上说:「舜何人耶?予何人耶?有为者亦若是。」佛经上说:「诸佛悉从众生来,彼既丈夫我亦尔。」我们读到这些世间出世间的格言法语,自当有所启发,有所警悟!决定要破除不良的习惯,切勿稍存依赖之心。然而初始发心的人,不懂义理,不会修行,自然需要亲近良师善友。所以每逢启建念佛道场的时候,总要请一位法师来主七,每天开示念佛的道理,不但初学的人能得到「依解起行」的利益,即是久学之士也有「一番提撕一番新」的好处。至于在善友身上所得的利益,那就更多了,或者对于某一义理,不甚明了;某一问题,有所疑难,现在主七的法师在,不是正好请求开示吗?然而不敢去请问,因为对于法师存有敬畏之心,所以不敢多所陈白。在道友方面,就方便得多了,可以随时请问,随处质疑,不了解的义理,可以得到了解;不解决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这是在解理方面所得的利益。至于在修行方面,当然获益更多,比方说:在此地参加打七,早上两点多钟,即须起床,三点钟就要上早殿了。当居士的不但没有这样起早的习惯,而且因为昨天念了一整天的佛,全身的骨头,都觉着酸疼,实在想多睡一会,可是其他的道友都起床了,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再睡,只好勉强起床了。到晚上十点钟,总算把今天的功课交代完了,可是实在觉着疲乏劳累,赶快上床休息吧!忽然看见其他的道友,仍然在佛堂里,打坐的打坐,拜佛的拜佛,自己的道心,也就油然而生,于是也到佛堂里拜佛去了,这都是在善友方面得到的好处。也就是《阿弥陀经》中所说:「得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的好处。但是要请诸位注意:这里所说的是「随众用功」,不是说「随众打混」!我们亲近良师善友,求解学行,这是对的。但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必须自己念,决不可依靠他人!古德云:「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他人吃饭既不能饱我自己的肚子,则他人念佛亦决不能代我了脱生死,所以说勿靠他人。

第三、专一深入:希望他人念佛代自己了生死,或者不会有这样的愚痴人,可是事实上往往有的,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五天了,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呢?如已证得「一心不乱」,则了生脱死可操胜券。倘若未能,则必须勇猛精进以求证得。若是他人念佛我也念,他人不念我不念,甚至他人念佛我在打妄想,这就是随众打混了!自己的生死大事,自己不努力去办,等着别人替你办吗?这是别人替不了的事啊!所以念佛一定认真的念,然而如何才是认真呢?即是要把这一句佛号,念得字字分明,同时自己的心中,观想得清楚,耳中也听得明白,这就是认真念。第一句佛号念得好,再认真的念第二句、第三句,以至无数句。句句佛号,都要从最虔诚、最恳切的心中念出来,这样才算认真,这样才算用功,这样才有了生死的希望!

有人说:我们虽然用心念佛,但是对治不了妄想,念不了几句佛号,妄想就来了,怎么办呢?

妄想来了就怕不知道,所谓「不怕妄念起,只怕觉照迟!」只要能认真的念佛,妄想一起,立刻就能知道,知道了不要理它,仍然提起佛号念下去,妄想自然就灭了。

话说多了「打闲岔」,诸位还是认真的念佛吧!


{返回 道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堂讲话 第一辑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
下一篇:佛堂讲话 第一辑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
 佛堂讲话 第一辑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
 佛堂讲话 第五辑 四、以坚持四种戒法,为入道根本
 佛堂讲话 第五辑 七、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道源老法师纪念文集
 佛堂讲话 第四辑
 佛堂讲话 第三辑 三、忆佛念佛必定见佛
 佛堂讲话 第三辑 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佛堂讲话 第二辑 六、念佛与劝请
 佛堂讲话 第六辑 七、善根福德,正助双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灭罪求福(陈无我)[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一章 心中心法 11 千座未悟[栏目:元音老人]
 化解瞋恨,转「成所作智」[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启机请法 闻教当机[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难行莫胜忍[栏目:上师讲故事]
 相应4经 三法经[栏目:相应部 37.妇女相应]
 高级佛学教本 第十三课 三论宗 (二)[栏目:高级佛学教本]
 大乘菩萨戒的精神 讲记 三[栏目:智海法师]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七)实修者方能清楚辨析显密见解之差异[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