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华经品题略解—授记品第六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3

授记品第六

梵音和伽罗,此云授记。亦云受记、受决、受莂。授是与义。受是得义。记是记事。决是决寂。莂是了莂。(莂,分别之义)诸经或破受记。如净名云,为从如生得受记,为从如灭得受记。如无生灭,则知无记。思益云,愿不闻记名。大品云,受记是戏论。今经云何(说授记)?答,若见有记记人,此见须破。若菩萨誓记,此记须与。(此通途答)又世谛故记。(世谛有建立故)第一义谛故无。(四教并论二谛,不能以真难俗)又四悉适时故记。如下说(四教各论四悉)。今经有五种记。若通途记。如法师品初,若别与记,如三周后。(一、通别)若正因记,如常不轻。若缘因记如法师品十种供养。若了因记,如授三根人。正因记则广,缘了记则狭。(二、三因)或迟记或速记。(三、迟速。迟如声闻,速如龙女。)或佛记,如此文品,或菩萨记,如常不轻。虽无劫国之定,亦得是记。(四、师弟)复有悬记,如化城品未来弟子是。(五、现未)首楞严三昧经明四种记。今经具之。未发心与记,如常不轻品。发心现前无生三周记是也。四悉者,原夫诸佛本为大事因缘出世,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今大事已显,佛已说竟。众生已入,畅佛本怀。众生愿满,法应与记。如父遇子,岂不付财。又,行人无量世行愿愿在今佛。文云,其本愿如此,故获斯记。此两缘,是世界悉檀故记。(初约机应相对,第二单约物机)又,二乘闻经,改小入大。圆因已足,因必招果,故如来与记。又,时众咸知,发愿为生身法身内外眷属。或愿但生彼土,饶益众生。此两是为人悉檀故记。(一已生己善,二能生他善。)又,授二乘记,破欲退大入小菩萨。何者?若定有二乘,可退为小。今无二乘,何所可退。(一破欲退为小之恶)又破欲发二乘心者,彼证已舍,我何为取。(二破欲发小心之恶)又,破未改小者,则便改小。(三正破小恶)又,将证小者,即不取证。(四破将欲证小之恶)此四对治悉檀故记。又,无生现前,必由实解,开佛知见不谬,故与受记。又,一切众生,但正无缘,(但有正因,无缘因)今小乘闻经信解,正缘具足,开佛知见,故与受记。此两是第一义悉檀故记。此四记摄一切诸受记尽也。中根人闻法(说)譬(喻)二周,开三显一,具足领解,如来述成。虽自知作佛,而时事未审(知)若蒙佛诚言,授其当果。劫国决定近远了莂,则大欢喜。今从佛授与得名(得佛之名)故言授记品。又,通论,则记十界事,皆名授记。今但记作佛。又,四教佛皆有授记,今唯在圆。又,法身应身二记,今且在应。

本迹,则诸大弟子久已得记。今迹示初受,以引实行。

观心者,能观心性即空假中,即为诸佛授记。亦能授一切记,如常不轻。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华经品题略解—化城喻品第七
下一篇:法华经品题略解—药草喻品第五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辑要3
 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
 净土十疑论讲记
 法华经品题略解—法师品第十
 持名念佛,有事持理持
 一句弥陀,圆具十门
 真念佛人,用不得禅门知识开示
 楞严经十番显见纲要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十
 法华经品题略解—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论宗“于教二谛”(理净)[栏目:三论宗文集]
 为什么说修行需要借助上师之教言?[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有一位善知识突然对我态度转变,我难过了一阵子,唯有靠念佛开解...请问该如何处理?[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为什么讲戒的法师很少?[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相应3经 比丘经[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中级佛学教本 第二十二课 佛经的传译 (一)[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为什么有人念佛求财得财,有人求财不得财,甚至反而亏本?[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贪染[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白文殊修法仪轨——速疾加被甘露光[栏目:修法仪轨]
 如何完善生命[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