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会三力于一时,超五浊于一生。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7

会三力于一时,超五浊于一生。

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如时雨之润草木,各得生长;若春阳之照临大地,咸蒙化育。古人云,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有求皆遂。谓可以不断惑业,顿脱三界轮回。一生西方。圆证三种不退,圆净四种净土,只此一生,便补佛位。虽有如此胜益,人多疑而不信。此何故也?盖由不知此一句万德洪名,即是弥陀无上觉道。是彼佛大愿大行因圆果满之所庄严成就故。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世众生。夫既是全德立名,全名即德。众生称念佛名时,乃以名召德,全摄弥陀功德,成己之功德。而罄无不尽。何以能将佛之功德收摄无遗,成为众生自己功德?这不能不归功于自己一念与佛无二无别的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心性。此之心性,也是聚穷三际,横遍十方的。横聚交彻,即法界体。众生正念佛时,即全体化为佛法界矣。法界一相,何分彼此。犹如帝释天之因陀罗千珠宝网。一珠之光,影入千珠。千珠之光,影入一珠。重重交罗,彼彼互摄,无有障碍。幽溪法师《净土生无生论》偈云,“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正持名时,佛心生心,融为一体,全摄佛之功德,成己功德成为可能。观经上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金口诚言,应当谛信。或有人问,是心是佛,这是佛二字,是自佛呢?还是他佛呢?答道,既是自佛,亦是他佛,自他不二啊!约佛边说,一切众生是我心内众生。约生边说,一切诸佛是我心内之诸佛。正因为如此,行人持这句阿弥陀佛时,就会有三种力在起作用,一种是自心性功德力,也可称为本觉内熏之力,第二种是持名功德之力。第三种是弥陀弘誓摄受力。会三力于一时,就有可能令末世障重生死凡夫,即此一生,横超此娑婆五浊秽土,生彼极乐五清净土。一生西方,即得与佛同寿,自然圆证三种不退,圆净四种净土,只此一生便补佛位矣。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中说,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有此者,指只此一生,便补佛位之殊胜利益也。圆通梵法师《会宗集》引般舟三昧经言,念佛往生有三种力,一者本有佛性力,二者慈光摄取力,三者念佛三昧力,此三种力,如三股绳,合成大索,能牵重物。三力相资,必生净土。所说如出一辙。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
下一篇: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六
 彻悟禅师语录卷下2
 《佛顶文句》摘要 经题 玄义
 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辑要3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一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弘扬台宗,必须走台净结合之道路
 《法华经》在五时八教中之地位及其五重玄义
 尽信书,不如无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八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一时与一世[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正分35 佛子当力行者 速灭烦恼[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鼠脑「戈登」在佛法上的意义[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选择侍者[栏目:发愿]
 脊椎人生[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依止对境必须审慎观察[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天衣义怀禅法略述[栏目:温金玉教授]
 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第四章﹕谨 Chapter Four: L..[栏目: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无形的安慰[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