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善恶一念间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55
善恶一念间
 
  善与不善只在于一念间  恶念一起,烦恼就生,而至步步堕落;善念一起,朝向美善、光明的大道前行,必然快乐无比。我们照顾好这念善心,知足常乐,就能过着祥和乐利、幸福的生活。
 
  心善,则人生充满希望与祥和;心恶,则时时不得安宁,烦恼不断。不同的人生,只因观念的不同或是一念偏差而步步皆错,反之,心起善念,就能步步精进。
 
  佛陀在世时,带着比丘们游化于印度恒河两岸,从小国家到大国家,从小村庄到大城市,不畏辛劳地将智慧传达给世人,期待人人能够通达真理,打开无明的心门,展现出智慧之光。
 
  当时有位国王觉得自己的国家不够强大,他认为领土愈大、人民愈多,表示自己的权力愈充足,因此不断地开疆辟土,侵占别人的国土、抢掠他国的人民财产。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这个国家,大臣向国王禀告:“国王,佛陀长期游化于恒河两岸,所到之处皆受到当地人民的敬重、供养;现在他带着数百名比丘已经接近城门口,国王是否也能迎接佛陀进宫供养?”
 
  国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却认为:这群比丘不事生产,浩浩荡荡地到每户人家托钵,岂不是加重国家的负担?因此不允许他们进城来。
 
  为了不让比丘们进城,国王带领群臣出城阻拦,此时忽然间狂风大作,尘沙飞扬,大家不得不闭上眼睛。一阵狂风过后,太阳出来,飞尘及风沙也落下了,天空一片明朗。而国王一直等到日将西下,始终没看到佛陀带领的僧团,因此就收兵回城。
 
  然而,正当国王领兵出城、风沙大作时,佛陀和比丘们早已进入城内。由于城里常传说:“世间有位觉者叫佛陀,由一群圣者追随着修行。”因此家家户户在看到佛陀的来临,内心都很欢喜地供养佛陀及僧众。
 
  当国王回到城里,看到人民把佛陀和比丘的钵盛满了食物,把丰盛的供品顶在头上,那么地安详、敬重,内心感到非常震撼,以及未曾有过的安详与喜悦。心想:原来我的人民是这么富有、善良,充满安详和快乐。
 
  当佛陀和比丘们接过食物向前走后,国王目不转睛地看着佛陀离开。
 
  自从国王从政以来,每天都为了想扩张国土而烦恼不安,当他看到佛陀安详的举动,又看到自己的人民富有而善良,便静下心来想:从前都是和大国比较,当然样样不足,但是回头和弱小贫穷的国家相比,我应该要满足!
 
  因此他生起忏悔、惭愧的心,回到王宫后便向大臣说:“大家帮忙打听佛陀落脚之处,我要请佛陀到王宫受供。”
 
  大臣便到佛陀休息的树林下恭敬礼拜佛陀,表达国王的心意;佛陀很欢喜地接受邀请,隔天就到王宫接受国王的供养,并在国王要求下为他皈依。这位国王最后也成为拥护佛法的三宝弟子。
 
  善与不善只在于一念间  恶念一起,烦恼就生,而至步步堕落;善念一起,朝向美善、光明的大道前行,必然快乐无比。
 
  我们要照顾好这念善心,知足常乐,就能过着祥和乐利、幸福的生活。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习贤良断恶行
下一篇:无求与贪婪
 以禅思开启大爱
 捞金币的年轻人
 回归本性
 创造生命的活水
 有智慧的信任
 贪婪与懈怠
 为富不仁的董事长
 无悔的生命之旅
 净心的扫把
 善恶一念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断恶行善就是逐渐调伏内心烦恼[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的心情[栏目:超然法师·岁月枯思]
 1997年 禅修营第一天[栏目: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三[栏目:张秉全居士]
 走自己的路 修自己的心[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佛法是本性清净[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为何越修感觉空间越小?[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10 三重楼喻[栏目:百喻经译]
 s-33 阿弥陀经疏钞(明 袾宏)[栏目:《阿弥陀经》之注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